摘 要:該文結合國內外教師隊伍配置的形勢,通過對南陽市13縣區教師資源情況分析比較,對鄉村學校的體育教師隊伍建設進行深入調查、比較分析找出切入點。為鄉村體育師資均衡發展,給該地區教育主管部門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縮小南陽市城鄉教育差距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參考,并對發展南陽市農村體育教育事業進言獻策。
關鍵詞:教育資源 合理配置 鄉村 體育教師
中圖分類號:G5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c)-0249-02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的發展有賴教師隊伍建設,學校發展的關鍵在于教師,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的實踐者、組織者和指導者;農村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是農村體育師資力量的建設,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尤其對加強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體育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
1 農村教育研究現狀
農村基礎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農村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教師,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有利于當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教育資源配置是教育政策上的戰略選擇,它涉及有限的教育資源在各級各類教育之間、地區之間、學校之間如何分配。直接關系著各級各類教育事業的發展。具體來說,教育資源的配置影響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影響教育結構及調整,同時影響教育質量。
2 農村體育教育的意義
隨著國家對素質教育的重視,作為實施素質教育主要途經之一的學校體育教育獲得了迅速發展。我國的學校體育教育正面臨著從未有過的機遇和挑戰,鄉村體育教育任重道遠,地區差異特別明顯,基礎教育有獨特的規律性,農村學校體育教育的不斷發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完善人格,還能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要改變當前鄉村的體育教育狀況,提高對體育教育的認識,轉變觀念,充分認識體育教育在鄉村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體育教師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執行者,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農村學校體育的開展質量,所以必須加強農村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尤其是當前整體上與城鎮存在差距的情況下,促進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促進農村學校體育事業發展,讓鄉村體育教育正常有序地開展起來,真正成為推行素質教育的主力軍。提高農村地區中小學生的體質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3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文獻法、對比分析、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等方法。依據實際情況,制定調查表,分別走訪了南陽市13縣市38鄉鎮78所鄉村中小學校,進行了問卷發放,共計發放3 000份,回收有效調查表2 791份,有效回收率為93%份,為研究提供數據依據。
4 調查結果
4.1 鄉村體育教師隊伍男、女結構現狀調查
男、女體育教師比例適當才是合理的教師隊伍,在這方面,體育教師更為重要。
在調查的南陽市38個鄉鎮78所農村學校,體育教師共200人,其中男性體育教師占調查總人數的88%,女性體育教師占調查總人數的12%,男女比例為 7.3∶1。男、女性體育教師比例嚴重失衡,教師性別失衡問題日漸凸顯,并已經從多方面影響到對孩子健全人格的培養。所以說數量合適的女體育教師有利于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基于以上考慮,鄉村中小學女體育教師比例不合適的情況應予以重視。見表1。
4.2 鄉村體育教師隊伍年齡結構現狀調查
年齡不僅是一個人生理功能的標志,也是知識、經驗積累的體現。年齡結構,指教師隊伍年齡的構成。一支良好的教師隊伍,年齡結構要成梯隊分布。
通過表2可以看出農村學校體育教師老齡化比較嚴重,所占比例為32%,經過差異性檢驗, P<0.01,可知鄉村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老齡化比例差別非常顯著,說明新老體育教師比例失衡,造成“青黃不接”現象,體育教師職業對青年人吸引力明顯下降。
4.3 鄉村體育教師隊伍專業結構現狀調查
體育教師普遍存在兼職現象,對專職體育教師的需求還有很大缺口,兼職體育教師一般是有一定體育基礎的非體育專業教師或是其他任課老師擔任,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在調查中有119位專職體育教師,67位兼任教師,14位代課教師。78所農村中小學在校教學班級 7 206個。P<0.05說明鄉村體育教師兼職現象比較嚴重,可見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工作量繁重,面臨著一個專職體育教師短缺的現實問題。見表3。
4.4 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社會地位情況
農村中學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是其學校地位、學生地位、學生家長地位等的綜合體現,是農村中學體育教師這一職業被社會認同并尊重的程度。見表4。
該調查從數據上看,在社會對農村中學體育教師地位認定結構中,僅66.1%的被調查者認為體育教師比較受到社會公眾的認同與尊重,學校的評價和認知度占48.2%,學生認同占比為56.7%,高達84.9%的農村中學體育教師不認為自己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5 結論
該市鄉村教師隊伍存在年齡老化、學歷與知識層次偏低、學科配比不合理等結構性問題。完善教師招聘機制,著力解決鄉村教師結構性缺員和鄉鎮師資不足問題,加大招收體育特崗教師力度,特別是增加女體育教師招收數量。加大鄉村體育教師培訓力度,保障專職專用,落實素質教育總體目標。
增加地方體育經費投入,鼓勵企業、社會團體、社會公益基金等引進,完善鄉村體育設施、器材配備,努力改善體育場地設施資源條件,改善農村中學體育教師教學條件,為農村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提供硬件保證。
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能促進體育教師進行自我反思,改進工作,追求專業發展,從而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結合學校、社會、學生的評價,客觀綜合地評價體育教師。
參考文獻
[1] 中國教育統計年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馬書彬.合理配置我市中心小學優質教育資源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