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八奎
【關鍵詞】 數學教學;信息技術;優勢;
注意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3—0110—01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是指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它能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那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呢?
一、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1.利用信息技術化解教學重點和難點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動態演示,能彌補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不僅可處理其他教學手段難以處理的問題,化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教學“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相交于一點”時,傳統教學中由于學生在作圖時總會出現種種誤差,導致他們很難領會數學內容的本質。但利用信息技術就不同了,在幾何畫板或“Z+Z”智能教學平臺里,只要畫出一個三角形,用菜單命令畫出相應的三條線,就能觀察到三線交于一點的事實。然后任意拖動三角形的頂點,改變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發現三線交于一點的事實總是不會改變的。
2.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上數學課總是離不開畫圖,這些作圖中有部分是機械的、重復的,有些還相當繁復,并且有時作圖本身對達到該節課教學目標的意義并不大,此時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畫圖,就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如,教學“圖形的平移”一課,可以先選中平移對象,之后完成平移,既簡單、明了,又直觀、形象。實踐證明,利用信息技術代替教師、學生做這些工作,徹底減輕了負擔,讓教師、學生能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層次的教學和學習環節中去,使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1.信息技術可以作為計算、作圖、數據處理的工具
在數學的學習和應用中往往需要進行大量的、繁瑣的計算,需要作出復雜的圖形或者圖象,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處理。信息技術可以完成這些基礎性的數學活動,從而使得學生把精力集中在對問題的思考與分析、對數學規律的探究與反思、對數學本質的理解與把握,進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
2.信息技術可以發展數學思維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思維學科,數學活動的核心是數學思維。當我們在抽象思維遇到障礙的時候,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直觀形象地展示數學對象,而且還可以展示數學對象的構造和變化過程,反映出數學本質,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因此,信息技術使得數學對象形象化,使得數學關系明顯化,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更高層次的數學對象,開展高水平的數學思維活動。
3.信息技術可以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在教學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可以作為方便的教具。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使用現成的課件、資源庫,并選擇能夠揭示所需問題的數學本質的資源組織教學,形象直觀地演示數學對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中應注意的問題
1.不要一味追求信息技術的“技術含量”,忽視先進的教學理念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重在其“實用價值”,并非其技術含量的高低。有的教師認為軟件越高級,會用的人越少越好。其實這偏離了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初衷。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思想的現代化,遠勝于教學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教師要認真鉆研教育理論,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的規律,使信息技術在教師的駕馭下發揮最佳作用。
2.應與傳統教學方式優勢互補
整合既要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又要與傳統教學方式優勢互補。例如,有理數的運算、方程和方程組的求解等,用傳統教學一樣奏效,但方程與函數的關系以及許多幾何問題等,則采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直觀、形象,能展現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其效果與傳統教學很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巧妙選擇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是必然的,作為教師應該充分學習并熟練掌握信息技術,且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有效開展數學教學。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