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麗
摘 要: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說,在新課改不斷深入和發展的今天,小學數學教師要逐漸摒棄和優化傳統的教學方法,順應時代的要求,了解學生的需求,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創新和優化既有的教學方法,促進更多的學生在21世紀的今天取得更好的成績,并實現全面的發展和進步。采用理論分析等研究方法,在闡述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幾種基于新課改的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教學方法;新課改;方法創新
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新課改背景下,更多的小學數學教師意識到了創新教學方法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但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更多的創新其實是紙上談兵,并沒有落到實處,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和不足:
一是教師仍舊占據課堂的主體,學生主要是根據教師的要求來完成一系列的任務;二是一些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設計考慮得不夠全面,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探索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三是教學內容定位不夠精準,不符合學生的特點和新課改的要求。
二、基于新課改的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
可以說,現階段,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較多的問題。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和所掌握的理論知識,提出了幾點在新課改理念下創新小學生數學教學工作的方法,具體內容如下:
1.堅決貫徹和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眾所周知,理念指導實踐,所以說,方法的創新首先需要理念的更新和創新,而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堅持和落實是使得方法得以創新的關鍵。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創新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堅持以下幾個基本點:一是能夠認清自己的角色,明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避免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的存在;二是能夠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和學生成為真正的朋友,在幫助學生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制訂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案;三是能夠在實際教學中倡導自主學習,做好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工作,使得更多的學生能夠獨立地思考一系列的數學問題。
而要想確保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堅持以上幾個基本點,就需要學校等力量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為教師提供一定的平臺,并加強對其的培養力度。首先,需要對教師開展專業化的培養和訓練,讓更多的教師意識到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次,要以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為平臺,為教師構建一個較為專業和系統的經驗交流平臺,通過在平臺上的互動交流幫助更多的小學數學教師想出更好的教學方案;此外,還要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和獎懲機制,并將其與教師的切身利益直接關聯,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和積極性。
2.優化和革新既有的教學手段
既有教學手段的優化和革新是新課改背景下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關鍵,也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從以下幾個基本的方面著手來優化和革新既有的教學手段。
一是能夠加強對多媒體課堂的建設力度,也就是說在學校資金允許的情況下采購和更新更多的多媒體設備,讓更多的教師能夠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優化自己的課堂。但是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一方面要加強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學習力度,確保自己能夠有效地操作多媒體設備,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而不是過度利用多媒體設備,要確保多媒體等信息設備能夠以一個輔助工具的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不是讓小學數學課堂成為多媒體設備的展示課,或者是僅僅將板書搬到多媒體設備上。
二是教師能夠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到小學數學的實踐教學中去,利用趣味性和實踐性較強的案例開展數學教學,并通過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引起更多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在參與的過程中讓更多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并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價值。
三是將探究式教學方法落實到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去,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從生活中提煉相關的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思考,之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等形式完成對問題的探究,教師再對學生的探究成果進行評價,并進入下一輪的講解過程,這時候需要注意的是不論探究結果是對是錯、是好是壞,都需要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并做好引導工作,以便讓更多的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并樹立自主探究的信心和決心。
小學數學隸屬于素質教育階段,該階段小學生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其今后的素質,教學質量的好壞也影響到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所以說,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今天,需要廣大一線小學數學教師意識到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創新和改革既有的教學方法,提高方法的實用性和有效性,確保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高。真正負起責任,打好基礎,在保證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朝著更高、更好方向發展的同時,使更多小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養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