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介英
賞識教育是現在比較熱門的教育理論。賞識教育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賞識教育”之所以有著無窮無盡的魅力,就是因為賞識能夠讓學生更自信,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發展。
我認為賞識是一種欣賞,賞識是一種理解,賞識是一種尊重,賞識是一種肯定,賞識是一種無私的愛,賞識是看得起,賞識是承認差異。
一、讓學生體驗到學習上的成就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做到使兒童愿意好好學習,那你就要愛護、培植他身上的勞動和自豪感。也就是說要讓學生看見和體驗到他在學習上的成就。”在教育工作中,細心觀察,捕捉學生最敏感的東西。那就是成就感。
我班上有一個學生,對數學就是不感興趣,20以內的加減法就是不會,怎么也記不住,口算一道題要費好大的勁。學習很吃力。看著他著急的樣子,我實在心疼。怎么辦呢?我每天都利用課余時間對他進行不厭其煩的輔導,并鼓勵他,你行的!繼續努力,你一定會趕上來的,老師相信你!在我的一再鼓勵下,終于有一天,第一節課口算時,他全答對了。全班學生對他報以熱烈的掌聲。他高興極了,我呢,甭提有多高興了!我抓住這個機會,認認真真地把他表揚了一番。從此,他愛上數學課了,愛進行口算訓練,算得也越來越快。他不再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充滿了自信。由此我覺得,賞識學生是教育中非常聰明的一種辦法。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讓他更愿意為新的成功付出更大的努力。
二、要欣賞學生高尚的道德
蘇霍姆林斯基強調“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所以我們對學生的欣賞決不能僅僅停留在簡單的分數上,對學生道德水平的欣賞也很重要。作為教師的我們,教書育人是我們的天職。但我覺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做人比知識更重要。也就是說,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也許他不是班級中學習最好的一個,不是最干凈的一個,但他是班級中最高尚的一個。一天上午第二節課后,小組長照例分發水果,無意中把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和一個爛了一個洞的蘋果放在李某和同桌的桌子上,李某看了看兩個不一樣的蘋果,毫不猶豫地拿起那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對同桌說:“這個蘋果你吃吧!”自己拿起那個壞蘋果吃了起來。看起來一個非常平凡不過的小事,但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舉動,能說明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我很欣賞這個二年級學生的做法,當時就表揚了他,號召所有的學生要向他學習,讓他對自己的做法感到自豪和驕傲。
三、欣賞學生“獨一無二”的個性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立人格,都有自己的個性。教師對學生的欣賞就是發現每個人身上那獨一無二的特質。教師給予欣賞時,那對學生將有莫大的自豪感。因此,教師要在言行上給予他們尊重;每個學生都有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因此在言行上要給予他們信任;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立的個性,因此要在言行上給予他們理解;每個學生都有長處,都有優點,因此要在言行上給予他們熱情激勵;每個學生都有短處,都有缺點,因此要在言行上給予他們寬容和耐心;每個學生都免不了犯錯誤,因此在言行上要給予他們友情提醒。
四、欣賞就是一種認可
學生在成長階段,有多么期盼別人的認可和欣賞啊!他們期待著人生路上的伯樂——教師的認可。希望教師能及時發現他們的優點和長處,并給予肯定與支持。他們期待著教師贊許的目光。
其實,每個學生都在不同地努力著。教師的一句表揚,他們會興奮很久很久。班級中有個男孩,字寫得比較好,端正、秀氣。就是很小。我給他指出來了,希望他能把字寫得大一點,可是,不見效果。于是,我就告訴學生,過幾天,咱們班要進行寫字大賽,看誰的字美觀大方。我們要把最漂亮的字發到家長群里,讓家長和我們一起分享。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這名男孩下了很多工夫,終于,現在的字比以前大了一圈,既美觀、又大方,漂亮極了!我把他的字用展臺展示給大家看。他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家長也紛紛在微信中評論,給予高度評價。他備受鼓舞,字寫得更好了。同時也激發了其他學生的寫字欲望。
教師的尊重和信任,教師的理解和寬容,教師的激勵和提醒,就是一種愛,教師從事著這種愛的教育,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賞識非常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也讓他看到教師對他的重視和關愛。同時也讓他有了更強的自信,有足夠動力為新的成功付出更多的努力。
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教師怎樣對待學生,決定了學生的命運。賞識猶如生命的營養,賞識是學生無形生命成長的陽光、空氣和水。賞識,能發現一個人的長處和優點。賞識,能融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賞識,能調動人的積極性。賞識,能使人每天進步一點點。賞識,能使人充滿自信,心靈更加舒展。
參考文獻:
[1]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劉捷.專業化:挑戰21世紀的教師[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