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婕婕
摘 要: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縮寫,譯為全球定位系統。GPS通過導航衛星與地面站之間的連接,為全球提供24 h完全精準的定位信息。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逐漸提高,GPS技術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在生產生活中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應用,GPS的重要性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了體現。在教育方面,根據對我國本科教學評估結果的分析,GPS全球定位技術也被列入教育方案當中,為我國人才的培養提供最前沿的技術研究成果。然而我國的科學發展水平每天都在提高,技術也在不斷更新,因此對于學生的培養教育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教學方案,力求為學生提供最新的技術結果,以實現最好的教學效果。該文將針對GPS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以及GPS教育改革的具體措施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全球定位系統 教學改革 發展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b)-0022-02
近幾年來,我國的電子科技與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同時促進了很多行業以及相關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改善,GPS全球定位系統也在該隊列當中。GPS作為家喻戶曉的一項全球定位技術,一直備受青睞,不僅在日常生活中為人們提供方向導向、位置查詢,也在大型事件中作為一項重要武器。除此之外,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GPS的作用原理及其應用情況也被列入相關專業本科生的培養教育方案當中,GPS的課程教學能夠將全球定位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給本科大學生,對于相關專業的學生進行更加直觀、近距離的技術展示,利于學生的深入學習。正因為GPS課程教學對學生有如此重要的意義,所以教學方案也必須緊隨科學技術的發展腳步,不斷調整課程設計結構,豐富教學方法,以此提升教學效果。
1 GPS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1.1 GPS基本介紹
全球定位系統(GPS)是新一代普及率較高的衛星導航和定位系統,較突出的優點為:精準度超高、覆蓋范圍廣泛、全天24 h提供服務、產生效益極高等,正是由于這些顯著的優點,使其在我國大到國防空中監測,小到大型建筑工程的測量、資源勘探、交通監管乃至人們日常生活出行方面都得到了應用,并且受到各行各業的認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升,GPS也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生活,例如車載GPS定位、GPS定位手機等產品的出現徹底將GPS帶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為GPS全球定位技術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1.2 GPS全球定位系統的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GPS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以多種形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無疑堅定了GPS 更進一步發展的腳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GPS也不斷加快自身改進的步伐,開始向國際方面學習最先進、最頂端的GPS全球定位技術,先后引進了記載多路抑制技術和低角度衛星跟蹤技術,強力優化了RTK初始化。自GPS盛行以來,一個致命的弱點——低仰角衛星跟蹤一直阻礙著我國GPS技術的發展,這一缺點嚴重影響了GPS的品質,并且降低了定位測量結果的精準性,所以向國際方面引進最新GPS定位技術能夠有效彌補低仰角衛星跟蹤給整體定位效果帶來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GPS產品的性能,更加促進了GPS技術日后的發展。
1.3 GPS全球定位系統的未來發展趨勢
如今GPS在我國發展之迅速令人欣喜,不難想象,在接下來的幾年,衛星導航技術將會在人們認可的眼光下發生質的飛躍,隨著技術的漸漸發展,多個衛星導航系統將會進行組合,將各自的優點進行融合,使用戶的定位準確性達到最優效果。此外,車載GPS定位系統在近幾年使用率有了很大的提升,這是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結果,也是我國日益成熟逐漸走向國際并占領國際市場的科技發展的產物,而在今后,車載GPS定位系統還會繼續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不斷激發自身的發展潛力,與其他高新技術完美融合,為大眾呈現出我國科學技術強大的一面。
2 關于GPS教育改革的具體措施
2.1 明確實踐教學目標,找準實踐教學定位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國家也在跟隨著時間的腳步不斷強大,如今我國已經在國際上占有主導地位,無論是科技或是經濟,都在穩步提升當中。在這一切皆進步的時代,我國對于人才的培養和教育加大了關注力度,學生是我們國家未來的棟梁,學生的教育水平決定著我國未來的發展水平,因此,學生的教育必須全面并且深入。GPS是我國發展形勢極佳的一項全球定位技術,現在也開始加入到我國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教育隊列當中,不同于其他理論或道德品質的課程教學,GPS技術的課程教學需要學生接近技術,接觸產品,切身體驗,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因此,在GPS的教學改革中,首先應該明確教學目標,找準實踐教學的定位,制定明確清晰的教學方案并嚴格執行,以保證GPS定位技術實踐教學的高效性和全面性。
2.2 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優化實踐教學內容
枯燥單一的教學內容會使學生失去興趣,從而大大降低了學習積極性,因此在GPS教學改革中應該注意實踐教學內容方面的改善,教育應以獲得知識和培養能力為中心,在灌輸理論知識的同時萬萬不能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最大程度地豐富教學內容,將枯燥的理論知識教授與實踐操作課程相結合,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才能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保證教學效果。
2.3 注重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優選實踐教學方法
與國外相比,我國教育方面明顯的劣勢是缺乏學生之間的開放式交流,缺少思想的碰撞,這也是學生積極性不高且大多被動學習的原因,要想增強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自學、應用和創新的能力,實踐教學的方法是關鍵。對于GPS技術這種實踐課程的教學,小組討論、小組發表、團體設計等團體性學習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生對課程的積極性,進而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4 注重綜合能力評價,改革實踐教學考核方式
如今我國人才培養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應試教育,從小激烈的升學競爭使學生具備了一項“優秀”的技能——應試能力,這樣的學習環境和教育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忽視了學習知識的真正目的,一心學習如何應對考試,而這樣缺乏綜合能力培養的教育是很危險的,這很大程度上浪費了學生的精力與時間,將學生引導至錯誤方向。GPS技術的教學應該完全杜絕這種現象,GPS技術教學本身就是一項實踐教學,在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應首先培養較好的動手操作能力,其次是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GPS課程的教學中,首先應該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告別以往的片面的考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著重對實踐能力與思考能力的考查,以保證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的全能人才。
3 結語
學生的教育應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最終目標,因此,無論是GPS等先進技術的實踐教學還是其他種類的課程教育,都應該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進行改善,調整教學結構以保證為學生呈現最新的知識,為社會培養最優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迪.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要素模型分析[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0(4):157-159.
[2] 匡翠林,戴吾蛟,蔡昌盛,等.《定位原理與應用》課程教學改革—— 面向卓越測繪工程師教育[J].礦山測量,2013,19(8):94-97.
[3] 張勤,王利.“測量原理與應用課程教學研究與改革[J].高等理 科教育,2007,6(1):1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