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松

摘 要:本文針對企業的實際需求,達到切實提高生產、服務一線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和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培養具備建筑工程測繪、測量、監測、勘察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高素質、技能型市政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人員,廣州番禺執業技術學院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與建設、教學模式、教學評價、教學運行管理制度、雙導師團隊建設、激勵與保障機制等方面等進行了試點系統設計。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市政工程技術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a)-0000-00
課題來源: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十二五”第三批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為深化工學結合、產教融合,進一步完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促進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構建校企分工合作、協同育人、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市政工程技術專業與廣東質安建設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在2015聯合開展了“招生即招工、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并于2015年4月開展聯合了招生。
1 學徒在崗情況
學校和企業于2015年3月聯合發布招生簡章,招收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學生,并于2015年4月組織了自主招生考試。目前學徒均在崗,其中男學徒主要在生產部門,從事監測、檢測的學習工作;女學徒目前主要在公司經營部從事招投標相關的工作。
2 現代學徒制培養方案制定情況
2015年6月10日,舉行了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三方協議(“現代學徒制”聯合培養協議、企業用工合同)簽訂儀式。
在“現代學徒制”聯合培養協議中學徒合法權益作了明確規定:學員就讀期間即是甲方(廣東質安建設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員工、也是乙方(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甲方承諾所有學員享有本單位員工(學徒工)待遇(含薪酬、津貼、五險一金等),乙方承諾所有學員學業完成經考核合格后,可獲取乙方出具的由國家教育部統一印制的普通高等學校??飘厴I證書。甲方負責與畢業學院簽訂新的用工協議或勞動合同。
在“現代學徒制”聯合培養實施過程中,合作企業嚴格遵守與學校簽訂的聯合培養協議以及與學員簽訂的用工合同的條款,按照學員所從事的崗位工作,每月支付給學員相應的薪酬、津貼、個人社保。
是校企雙主體育人,學生具有雙重身份(學生、學徒),因此,在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時,市政工程技術專業與合作企業一起進行了充分的調查與研討,以企業崗位現實需求與未來發展需求為依據,同時兼顧學徒個人發展需求,確定了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2年)的在崗培養的崗位。經校企雙方協商討論,對教學任務進行了分工,形成“學校課程+企業課程”的課程模塊。
3 教學運行與管理機制建設情況
3.1共同組建工作小組
在學校層面,由學校和開展學徒制試點的合作企業共同成立了聯合招生招工領導小組,校企共同制定招生章程,并通過學校招生宣傳和企業招工宣傳渠道對社會和考生公布,接受考生的預報名。校企共同對報名考生進行招生招工面試。學校完成學生錄取時企業完成準員工錄用。
組建由校企雙方人員組成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小組,其成員由學院主管教學的院長、市政工程技術專業負責人、骨干教師以及企業領導和技術骨干組成,如圖1所示。工作小組主要負責現代學徒制市政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與審議、課程設置與課程標準的制訂與審核、課程考核標準的制訂與審核,“雙導師”團隊的建設、教學質量監控、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和校企合作有關文件的制訂完善等工作。雙方在各自單位成立執行機構,負責聯合培養過程中各自單位承擔工作的具體實施。
3.2 共同制訂教學實施運行與管理制度
學校和企業共同制訂了“市政工程技術現代學徒制”招生(招工)章程,學院制訂了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現代學徒制教學日常管理制度》;出臺了《現代學徒制課程考核的指導性意見》,建立了“雙導師”的選拔、培養、考核制度;建立了定期檢查、反饋等形式的《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監控制度》。
4 校企雙元制育人實施情況
為促進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校企雙方采用 “做中學、學中做”的半工半讀形式培養現代學徒制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建立了課程負責人制度。授課地點的具體安排為:基本素質課程在學校進行;所有專業及專業基礎課均在企業授課,為此企業專門配備了授課教室以及多媒體設備,以保障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校企雙方為保證教學質量,專門引進了企業高級技術人才擔任四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人才培養計劃中的其余專業及專業基礎課程的理論部分由學校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的專任教師完成,畢業設計以及專業課程中的實踐部分由企業技術人員和學校專任教師共同承擔,每一個現代學徒制學生均對應了一個企業師傅,負責學生專業課程實踐部分的學習以及日常生活、工作,同時學校還安排了專任教師對學生進行跟進,并與企業、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工作情況,企業的反饋以及要求、建議等,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更好的服務于企業,更好的達到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雙導師制共同培養一線市政工程技術管理人員的要求。
5 雙導師團隊建設情況
5.1 學徒制校內教師
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具備與企業交流、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具備土建類專業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及教師職業資格,具有相當于市政工程技術及相關專業中級以上的專業技能職稱,取得市政工程或建筑工程行業執業資格證書并有相關企業技術工作經歷,語言表達能力強,善于與學生溝通。
5.2 學徒制企業教師
對于校外導師的聘用,需根據教學任務,由課程負責人提出報告,經學校二級學院教學負責人審核并報經教務處批準,方可與受聘教師簽訂聘用合同,并將校外教師專業技術任職資格證書或行業執業資格證書、學歷證書的復印件及校外教師登記表報學校人事處審查備案。企業教師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學院負責,并由教學秘書、現代學徒制主管教師與校外教師聯系,協助解決校外教師工作中的困難和要求,及時向校外教師傳達學校的有關安排和要求。校外教師應嚴格按照學院要求,高質量的完成教學及實訓任務。校外教師的教學質量納入了正常教學質量的監控范圍,二級學院定期組織督導及學院其他教師聽課、評課。
6 激勵與保障機制建設情況
按照校企雙方協定,“市政工程技術現代學徒制”學員所有學費(按國家規定標準收?。┦杖雽儆诩滓译p方共同擁有,并按照人才培養方案中企業課程學時與校內課程學時所占計劃總學時的比例進行分配,每學年結算。
雙方有權共同擁有“市政工程技術現代學徒制”所產生的所有權益,包括共同開展教學研究與項目研發成果的知識產權,共同開展技術服務所產生的經濟收益,以及向政府相關部門申請的政策支持、經費投入等。雙方共同維護“市政工程技術現代學徒制”正常的運作秩序,共同維護學生(學徒)的法律權益。學校需單獨為學生購買人身意外保險,企業負責對學生購買“五險一金”,保障學徒的利益。
根據現代學徒制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學校和企業共同制訂了“市政工程技術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校企雙方共同開發了理論與技能課程及相關教材、共同對“雙導師”師資隊伍的建設與管理進行了研討,制定了相關文件;共同組織了對教學過程和結果的考核評價、共同開展了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修訂了實踐教學大綱,按照一線檢測技術能力培養的需要對實訓場所進行規劃、購置實訓設備和優化實訓內容,確保實訓設備對接企業設備、實訓環境對接工作環境、實訓項目對接工作任務、實訓過程對接工作過程。
企業負責“市政工程技術現代學徒制”學員企業工作(學習)的日常管理,制定管理細則并提交理事會審議。學校負責“市政工程技術現代學徒制”學員校內學習的日常管理,制定管理細則并提交學校審議。企業負責提供在企業運行所需的工作場所、設備工具、學習資源等,負責學員在崗工作、學習的人身與財產安全,在學校協助下做好在崗課程的教學組織與運行、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學校負責提供校內運行所需的教學場所、教學設備,包括多媒體教室、實訓室、圖書閱覽室、教學器材設備等,做好學員的學籍管理,在甲方協助下做好校內課程的教學組織與運行、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
7 結束語
通過一年的實踐,現代學徒制市政工程專業的教學過程做到了課堂與實際項目的相互融合、公司試驗與項目實施有機銜,學校與企業有機銜接。通過完成一體化教學,學徒真正做到了學習、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交替,學生本身是企業的員工,在完成真實的崗位工作任務過程中,進行了崗位綜合能力的訓練,遞進式提升了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學生的技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趙鵬飛,陳秀虎,“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思考[A]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2:38-44
[2] 郁桂珍.公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現代師傅”隊伍建設的實踐與思考[G].教育職業,2015,07(c):21-23.
[3] 劉媛媛,匡瑛.中國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反思[J].職教研究,2013,1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