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秀
摘 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課堂氣氛死氣沉沉,那么教學效率就難以有效提升。所以就要讓課堂“活”起來、“動”起來。就如何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活躍提出幾點建議,以期有效地改善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成長。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興趣
只有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能取得成功。作為教師,要讓學生在有趣的課堂活動中“動”起來,“活”起來,成為數學知識的發現者、探索者。
一、“有趣”激發興趣,數學“有意思”
數學知識不像語文知識那樣,有優美的文本,生動的故事,也不像科學課那樣充盈著有趣的實驗、神奇的奧秘,數學課成為枯燥、乏味的代名詞。如果教師把數學知識融入有趣的故事中,讓數學知識也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不斷加深,學生一定會很感興趣。記得上《生活中的負數》時,我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學生喜歡的大頭兒子生活的片段。告訴學生:“本來大頭兒子要來我們學校,可是小頭爸爸給他一個任務,讓大頭兒子感到為難。”學生異口同聲追問道:“什么任務?”我告訴大家:“小頭爸爸讓大頭兒子算一筆賬。”于是揭開了本堂教學課學習的主要內容,學生認真地幫大頭兒子算起了家里的收支情況。隨著畫面的不斷推進,接著教師用正負數表示收支數,課件又展示出大頭兒子來回的費用,學生知道了大頭兒子來不了的又一個原因。與此同時,我趁勢引導若費用為基數,差的部分用負數怎么表示,我們怎么幫他一把,學生爭先恐后,各抒己見,捐款湊錢,愛心得以深化。學生的思維一直隨主人公不停的活動,學得很輕松,覺得很有意思。
二、真正動手操作,數學“好玩”
現行的課本無論哪個版本,動手操作的內容都比較多,但大多數老師為了及時完成教學任務,都不敢在動手操作上多逗留。殊不知,那正是學生最愛的課堂氣氛。在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時,設計了“一個正方形,鋸掉一個角,還有幾個角。”課件中的數學小精靈聰聰剛提出問題,大多數學生毫不猶豫地回答“三個”,也有的想了想回答“五個”,也有的學生認為只有“四個”。我不否定每一種答案,也不繼續演示課件,學生一臉茫然。這時,我讓學生自己來排除錯誤的答案,并說明其原由,最后再來畫一畫。通過一個個實驗,學生發現了正確的答案,于是由驚訝轉而欣喜。這是動畫課件再次彰顯學生剛才的操作,又一次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的課,學生感到印象深,趣味濃,余味長。根據學生這一特點,教學中設計形式多樣、有趣的小游戲,讓學生在玩中練,樂中學,就十分有必要,學生就覺得數學很好玩,漸漸地愛上數學課。
三、把生活融入數學,數學“很有用”
讓教與學跳出書本,走到現實生活中,使數學課堂大起來。如,超市的價格標簽,銀行的利率,自己買文具、面積估計以及幫媽媽買衣服的總價……都成學生學數學的原素材。如,學《乘法分配律》時,我就從幫媽媽買衣服入手,讓學生了解到一件上衣,一條褲子的價格后,出示買衣服的動畫課件,我提出買三套衣服花多少錢。學生因為這本身是自己親身體驗過的,解答的方法各不相同,自然引到了分配律上。我繼續讓學生在周圍找這樣的實例,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就這樣在不經意中學生掌握了乘法分配律。只有真正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讓學生既對數學內容進行拓展,又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達到學習數學的真正目的。
四、把課堂還給學生,讓思維活起來
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交流者。和學生共同探究,只要教師在旁邊引領他們,用賞識的目光欣賞學生積極表現的點點滴滴,關注學生的方方面面。學生才能在快樂中學習,在成功中長大。例如,在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38頁中:××看書,不小心把書合上了,但他記住了兩頁的和是81頁,他打開的是哪兩頁?看完書本上的信息,我們進入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同學不假思索地說是37頁和44頁,教師接著引導學生可能是65頁和16頁或者是25頁和56頁,也可能是38頁和43頁……“老師錯了,38和43頁不是面對面,25頁和46頁也不是面對面”于是,學生開始翻自己的書本,已經由單純的依靠老師教授轉變為發現者,他們迫不及待地搶著說:“面對面的兩頁書一面比另一面多一頁。”我高興地表揚了學生。進行拓展練習編類似的題目,我繼續啟發道:“剛才有個同學看一本書,不小心合上了,可我記得兩頁和是92頁,她打開的是那兩頁?”片刻,有人報出了答案46頁,有人就反駁了,怎么沒有多一頁。就是啊,那應該是哪兩頁呢?這時有學生說道:“老師這兩頁都是46頁是錯的,兩頁的和不會是雙數,這樣不會多一頁,就不是面對面的兩頁。”我繼續引導:“對啊,面對面的兩頁書的和有什么特征呢?”讓學生在自己的書本上找規律,原來都是單數,就這樣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自主探究,他們在親密交流中發現了奧秘。
總之,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維活起來,靈感動起來,使數學課堂興趣盎然、精彩紛呈。
編輯 趙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