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云惠
摘 要:隨著國家教育領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各學科教育問題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小學作為學生的最初啟蒙階段,教學理念與模式的完善與改進更是重中之重。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及其意義與作用的簡單敘述,進一步討論了其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對學生思維、實踐等各方面素質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在各式各樣的學習方法中,較為先進的合作學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知識的理解記憶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也有所應用。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作為學生新課標教程中的重要學科,其教學方式得到了教師的重點關注。語文閱讀作為語文學習的基礎對學生知識水平的進步具有重要意義。而在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對學生自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合作學習,是最初源于美國相關教育機構目前已經普及到世界各國教學應用中的一種教學方式,指學生通過不同責任分工完成互助性共同學習與進步,具備系統性結構,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平等意識、承受能力、主動學習等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可以有效地督促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完成小組學習目標,從而實現語文閱讀的教學目的。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意義及作用
閱讀教學作為語文學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目的在于對學生自身閱讀水平及理解能力的培養。在學習過程中,良好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使學生增強對文章閱讀的理解能力等。
(一)提升學生閱讀積極性,鍛煉學生個人理解能力。學生在互相協作中提升對語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脫離傳統的教師對文章進行講解與總結的方式,鍛煉學生進行個人閱讀,并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從彼此的交流互動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完善個人閱讀理解能力,更好地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目的。
(二)形成競爭意識、互助精神。競爭意識屬于潛藏類特質,大部分學生平常不會顯示出來,但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互相交流與表現,會激發其潛藏的競爭意識,競爭意識的萌發是學生學習與進步的良好推動力;另外在合作中,對學生的團隊互助精神也是一種培養,讓學生懂得如何在與同伴的共同努力中得到進步與收獲。
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與應用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嘗試合作學習的有效應用有以下幾點:
(一)分組的合理性。合作學習的分組可以在小組、同桌等范圍內進行,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個人閱讀理解能力,通過和諧的互助交流得到展現自己的機會,脫離原有的依附教師講課形式,鍛煉學生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分組過程中要注意不同學生之間閱讀學習能力水平以及性格的差異,若將能力較弱的學生全部分到一組,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或是性格較為內向的全部分到一組,也不利于學生之間的溝通。因此,要確保分組的合理性,保證組內能力、性格等方面不同學生的平均分布。例如,在《小英雄雨來》這篇文章的閱讀學習中,教師可以讓組內學生自主討論小英雄雨來的心理想法與行動等,并引導鼓勵學生鍛煉自己的膽量,提高愛國意識。
(二)合作學習的良好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更加愉快地學習知識。在分組的基礎上,教師要將合作學習教學方式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例如,在《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的閱讀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分角色扮演,教師通過提問或其他方式將閱讀的主題表現出來,也可融入一些小互動,使學生樂于學習,在縮短師生距離的同時形成和諧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學生小組內的交流以及小組之間的競爭。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合作學習更需要良好學習氛圍作為基礎,從而更好地實現合作學習教學方式在語文閱讀中所發揮的作用。
(三)及時布置各類任務并進行指導。在明確合作學習的教學目標前提下,結合所閱讀的語文文章布置思考問題,讓學生動起小腦瓜通過,來得到答案,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性。除了課內規定的文章,教師也可適當進行課外拓展,選擇可以吸引學生的不同體裁文章,如《人造發光植物》這類科技型選讀課文,可以在教學生一些科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思考與認識。布置閱讀任務的同時,教師可以培養學生閱讀筆記的記載習慣,通過合作小組讓學生進行心得交流,最大限度地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另外,雖然合作學習較為提倡學生之間的自主交流與學習,但畢竟小學生的能力有限,因此,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適當進行指導,給學生指引正確的思考方向,對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問題解答等。
文章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及其意義與作用的簡單分析,深入探討了有關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希望可以為閱讀者帶去一定的參考與幫助,使閱讀者可以對相關問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