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兆華+廉福生+張曉華+于靜紅
摘 要:創新思維是靈活性思維、求異性思維等多種思維形式的綜合效應,是一種新的視點觀察事物、分析事物,并能夠提出新見解的一種思維智力品質。在黨十八大上,部署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能力教育在我國日益受到重視,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方面,也推出了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大學生的創新活動就是思維繼承要辯證,打破思維定式,尋找對問題的獨特解決方法,能夠發散思維。
關鍵詞:大學生 創新思維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b)-0221-02
創新思維是靈活性思維、求異性思維等多種思維形式的綜合效應,是一種新的視點觀察事物、分析事物,并能夠提出新見解的一種思維智力品質。人類的文明史,從遠古到今天,從古代的四大發明,到近代工業制造,從鉆木取火到現代化社會的蒸汽機發明,從古代的烽火臺傳播通信到現代社會互聯網技術聯通世界,都滲透著創新思維因子的作用,都是在不斷創新,不斷超越的理事。一個民族的進步,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需要創新;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大學生,培養的創新性思維,就能夠在學習、工作、事業、修養上越來越好,腦子越來越靈,辦法越來越多,視野越來越廣,形象越來越佳,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源泉。培養富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1 培養高素質人才需要培養創新思維
21世紀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核心,就是創新。創新的核心問題是人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決定了人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作為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才搖籃,大學生必須重視加強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和開發。
美國的一些大學在70年代開始就設立知道大學生進行創造發明活動的創新中心,并開設針對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課程,進行專門訓練和培養大學生。德國于1998年發布了的《德國技術能力報告》把“創造知識”當作未來發展戰略。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把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放在了教育的重要位置。
2014年6月,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開幕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定不移創新創新再創新,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2014年9月12日,李克強總理指出“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源泉”。我國1999年《高等教育法》要求,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
在黨十八大上,部署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能力教育在我國日益受到重視,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方面,也推出了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關于創新教育的課程也相繼在一些大學開展。高等學校更富有了培養創新人才的重任,注重教與學的方法,營造有利于創新思維培養的環境,涌現出更好的創新型人才。
2 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定位
加強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必須要準確的定位“創新思維”。創新是科學精神的精髓,創新要從客觀實際出發,勇于探索,用于開拓。大學生的創新活動就是思維繼承要辯證,相對于傳統思想而言,創新思維不受到現成思路的約束,打破思維定式,尋找對問題的獨特解決方法,能夠發散思維。創新思維中具有的多元思維、無界思維、偶然思維、超常思維等知識理論有助于巧妙極致地解決客觀世界中的難題。勤勞改變不了事物發展的本質,汗水提升不了社會進步和發展,只有創新能力和創作型的工作,才能創造奇跡。
大學生擁有創新思維,才能夠自如的應對未來社會的競爭,使自己的人生價值、社會價值更好的體現。大學生作為我國未來事業的建設者,擁有創新思維才是社會注意事業高素質的建設者的體現,使得我們更好的把我政治經濟發展變化的規律,使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方向更加明確,各級政府機關的決策更加科學。
3 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的探索
3.1 創新思維課堂教學,形成有效的創新意識激發機制
創新思維要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寬泛的知識基礎,廣博的知識儲備,重視實踐訓練。訓練學生靈活性思維、求異性思維等能力。
3.2 培養綜合型、創新型師資隊伍研究
教師知識的廣博、素質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教師引導學生創新意識的程度,培養創新意識強,并且也具有很強的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師資隊伍。
3.3 探討構建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教育體系,評價體系
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特別是注意對創造性人才的培養,要具有良好的環境和氛圍。環境上要營造出讓大學生具有較強創新意識,良好的創新精神與較高的創新能力;創造的氛圍要有自由討論的學術氛圍,讓創新人才脫穎。
4 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具有重要作用
作為信息化社會時代的大學生,生活在大數據時代,擁有了綜合運用現有的知識、技能、信息和方法,從而創造性的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發明新技術、新產品,在未來的發展中才能不斷開辟新的天地。
21世紀,各國的競爭實質是以科技發展為主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社會的競爭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競爭,培養了大學生具有創新思維的能力,對國家的發展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利益。要使當代大學生能夠真正的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新,成為獨立、自主、高效的學習者,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生力軍。
參考文獻
[1] 田先華,胡麗芬.論大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分類和培養策略[J]. 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08,18(2):7-9.
[2] 劉成群.淺談大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S1).
[3] 張懷滿. 試論大學生創造性思維與學習[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5):130-132.
[4] 于航.大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有效途徑[J].吉林教育(綜合),2013(2S):4.
[5] 陳治仁.應用型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思考[J].銅仁學院學報,2016,18(5):171-174.
[6] 林鉆輝.大學生創新生態體系的特征與構建[J].教育探索, 2014(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