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書+華海紅+趙雅玲


【摘要】 目的 探討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出血性休克患者的可行性以及感染發生及預防情況。方法 68例異位妊娠伴出血性休克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34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給予補充血容量、吸氧、保暖以及糾正休克的治療, 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開腹手術, 實驗組采用腹腔鏡手術, 比較兩組手術相關指標以及術后感染發生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術中最低血壓、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輸血量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發熱例數、發熱持續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1個月, 兩組切口均為甲級愈合, 實驗組術后無感染發生, 對照組有4例發生院內感染(11.76%), 經對癥抗感染處理已好轉, 兩組感染發生情況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抗休克治療的同時, 采取腹腔鏡手術, 對異位妊娠出血性休克患者術后恢復以及減少感染發生方面具有顯著效果, 適合推廣。
【關鍵詞】 腹腔鏡手術;異位妊娠;出血性休克;感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1.025
Feasibility and infection prevention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ectopic gestation hemorrhagic shock patients LI Hong-shu, HUA Hai-hong, ZHAO Ya-li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ongguan City Changan Hospital, Dongguan 52384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feasibility and infection prevention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ectopic gestation hemorrhagic shock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68 patients with ectopic gestation hemorrhagic shock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4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received blood capacity supplement, oxygen inhalation, warm keeping and shock correction for treatment after admission. On this basi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laparotomy,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laparoscopic surgery. Comparison was made on operation related indexes and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inimum intraoperative blood pressure and oper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nd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ignificance of fever cases and du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shorter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off-bed activity time and hospital stay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1 month of follow-up, both groups had grade A healing wou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no case with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while there were 4 case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11.76%), which were improved by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of infe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along with anti-shock treatment provides excellent effect fo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infection decrease in ectopic gestation hemorrhagic shock patients, and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promo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ic surgery; Ectopic gestation; Hemorrhagic shock; Infection
異位妊娠指的是受精卵著床位置在子宮體腔以外的位置, 主要發生部位包括卵巢、子宮頸、腹腔以及輸卵管等[1-5]。對于異位妊娠患者, 妊娠一旦破裂, 將發生大出血, 患者很容易發生失血性休克, 對其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6], 臨床上傳統多采用開腹手術治療,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推廣, 臨床上逐漸開始采用該技術進行治療, 因此為了探討兩種方法的差異性, 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68例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研究,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5月本院婦產科收治的68例異位妊娠伴出血性休克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34例。實驗組年齡25~40歲, 平均年齡(35.9±4.7)歲, 平均停經時間(39.7±7.5)d, 平均陰道流血時間(11.4±3.1)d, 其中輸卵管峽部妊娠13例、輸卵管壺腹部妊娠8例、輸卵管傘部妊娠8例、卵巢妊娠5例;對照組年齡24~41歲, 平均年齡(35.3±4.4)歲, 平均停經時間(38.5±7.6)d, 平均陰道流血時間(10.9±3.3)d, 其中輸卵管峽部妊娠13例、輸卵管壺腹部妊娠8例、輸卵管傘部妊娠7例、卵巢妊娠6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年齡、停經時間、陰道流血時間、異位妊娠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給予補充血容量、吸氧、保暖以及糾正休克的治療, 同時進行術前準備, 實驗組采用腹腔鏡手術, 患者取仰臥位, 全身麻醉, 常規消毒, 在臍部以上1 cm位置置入腹腔鏡, 下腹兩側對稱位置做5 cm和5 cm穿刺孔, 置入器械進行手術操作, 對于尚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采取輸卵管開窗術, 對于無生育要求的患者采取輸卵管切除術, 卵巢異位妊娠患者進行卵巢胚胎剔除術, 電凝胚胎組織, 給予內凝止血。對照組采用開腹手術, 患者取仰臥位, 全身麻醉, 常規開腹, 將積血吸凈然后快速進行止血處理, 對盆腔情況進行探查, 再根據妊娠的位置、類型以及患者的生育要求進行手術。
1. 3 觀察指標 術中記錄兩組患者最低血壓、術中出血量以及輸血量、手術所需時間, 術后記錄兩組發熱患者的例數以及發熱持續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以及住院時間, 本研究隨訪1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切口愈合情況以及發生術后感染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術中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術中最低血壓、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輸血量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術后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發熱、發熱持續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感染情況比較 隨訪1個月, 兩組切口均為甲級愈合, 實驗組術后無感染發生, 對照組有4例發生院內感染(11.76%), 經對癥抗感染處理已好轉, 兩組感染發生情況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異位妊娠出血性休克是婦科較為常見的一種急腹癥, 傳統治療方式主要采用開腹手術治療。由于開腹手術創口較大, 容易發生感染, 另外出血量較大、患者恢復慢、住院時間長, 因此尋找一種最新的手段治療該病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7, 8]。近年來隨著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 婦產科微創技術也隨之不斷發展, 本研究重點探討兩種手術效果以及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情況的差異, 結果顯示, 兩組患者術中最低血壓、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輸血量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發熱、發熱持續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1個月, 兩組切口均為甲級愈合, 實驗組術后無感染發生, 對照組有4例發生院內感染(11.76%), 經對癥抗感染處理已好轉, 兩組感染發生情況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傳統開腹手術比較, 腹腔鏡手術術中出血量少, 患者術后恢復快, 住院時間短, 手術造成的創口較小, 不易發生感染[9-15]。另外腹腔鏡手術在治療的同時也具有診斷的作用, 在腔鏡條件下, 視野清晰, 在手術的同時可對其他病灶(如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以及卵巢囊腫等)都可進行觀察, 并進行及時的治療處理,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6]。在控制休克方面, 腹腔鏡技術的成熟以及操作者的豐富經驗, 異位妊娠患者合并其他嚴重內科疾病相對較少, 因此對于短時間內的出血性休克, 腹腔鏡一方面通過氣腹條件抑制毛細血管的出血, 另一方面能夠及時探查到出血的位置, 進行及時處理[17, 18]。為了減少患者發生感染, 總結注意事項如下:①嚴格消毒手術器械;②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 熟練操作;③給予患者舒適的護理, 合理營養和進食, 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有助于疾病的恢復。
綜上所述, 在抗休克治療的同時, 采取腹腔鏡手術, 對異位妊娠出血性休克患者術后恢復以及減少感染發生反面具有顯著效果, 適合推廣。
參考文獻
[1] 盧芷蘭, 高凌.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療效比較.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4, 22(6):427-429.
[2] 廖曉紅.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異位妊娠患者卵巢黃體血流動力學變化的應用價值分析.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5(5):826-827.
[3] 黃艷茜. 基于決策樹的異位妊娠病情相關變量對藥物組治療的影響. 廣州中醫藥大學, 2014.
[4] 龍毅, 龍開瓊. 異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體會.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5):156.
[5] 王懷芳. 論異位妊娠的治療. 醫藥, 2015(30):188.
[6] 符怡, 符免艾, 陳紅敏, 等. β-HCG比值聯合子宮內膜厚度預測早期不明位置妊娠者異位妊娠的臨床價值. 中國性科學, 2016, 25(9):104-106.
[7] 焦健, 宋艷, 鄒淑麗, 等. 經陰道彩超聯合腹部超聲在異位妊娠中的診治分析.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4, 14(6):1101-1103.
[8] 張平貴, 龔曉明. 再論異位妊娠的保守治療.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4, 30(8):563-565.
[9] 李鳳玲. 異位妊娠患者腹腔鏡保守性手術后發生持續性異位妊娠的相關因素分析.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4, 23(11):1189-1191.
[10] 謝菲.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卵巢畸胎瘤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31):40-41.
[11] 洪海漫.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療效研究. 中國民康醫學, 2014(14):71-72.
[12] 竇曉青. 腹腔鏡與傳統開腹方式在手術治療良性卵巢腫瘤中的價值對比以及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分析. 中國內鏡雜志, 2013(7):717-720.
[13] 陳皎. 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宮外孕的臨床效果比較. 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28):78-80.
[14] 蘆冬蘭, 李莉莎. 腹腔鏡和開腹手術治療宮外孕的臨床效果對照. 江西醫藥, 2014(8):729-730.
[15] 王洪玲. 腹腔鏡手術治療宮外孕臨床效果觀察. 中國醫藥科學, 2014(12):196-197.
[16] 王開林. 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觀察. 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36):6145-6146.
[17] 尚瑞彥, 張穎, 王雅莉, 等. 不同手術治療異位妊娠出血性休克孕婦感染的調查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6, 26(13):3075-3077.
[18] 曹立萍, 李彩霞, 王冬霞. 腹腔鏡手術治療與藥物保守性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對比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24):4176-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