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新會計準則對《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進行了修訂,對職工薪酬的理念進行了擴展,提高了企業職工薪酬核算的準確性和全面性,對職工薪酬的會計處理和各種薪酬信息的披露方式進行了規范,對企業職工薪酬核算產生了較大影響,本文對就此產生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薪酬核算;影響
一、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職工薪酬核算發生變化的主要內容
1.職工的范疇進一步擴大
職工是指在我國境內的企事業單位或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和腦力勞動者,不區分民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舊的會計準則僅將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納入職工的范疇,雖然其中包括全職職工、兼職職工、臨時職工,但其所覆蓋的范疇仍然相對狹小。新會計準則中將監事會、董事會成員等未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但由企業任命的人員,及滿足條件的勞務派遣人員,都包含在“職工”的范疇之內,進一步擴大了職工范疇覆蓋面。由于用工形式的擴大,新準則還引入了離職后福利和其他長期職工福利。
2.新增離職后福利的概念
企業對為其提供服務的職工負有在職工退休或解除勞動關系后為職工支付報酬的業務。新會計準則對職工離職后福利進行了明確的概念表述,即離職后福利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在職工退休或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后提供的各種形式的報酬和福利。主要包括設定提存計劃、設定收益計劃兩種。其中,離職后福利還包括失業保險、養老保險等退休福利,此外企業承諾給退休職工支付的養老金等其他退休后福利、職工離職后醫療保障及人壽保險等也屬于離職后福利的范圍。
3.規范了短期應付薪酬的會計核算
諸如職工工資、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職工提供相關服務的年度報告期間結束后的12個月內,企業需要予以支付的全部薪酬稱之為短期薪酬,除了因解除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不在其列,職工的津貼、獎金、福利費、非貨幣性福利、職工教育費、工會經費、短期利潤分享計劃、短期帶薪缺勤、其他短期薪酬等都包含其中。
二、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職工薪酬核算的影響
1.企業職工薪酬核算更加合理、更加精確
新會計準則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明確了職工薪酬會計核算的內容,大大降低了因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導致的企業職工薪酬核算問題,有利于更加精確的反映企業職工薪酬狀況,有利于企業更好地進行薪酬管理,提高人資部門管理水平,促進職工薪酬管理的完善。依據不同層次人才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職工薪酬支付標準,有利于企業職工薪酬核算更加規范化,有利于企業界定職工福利、生產成本及期間成本的范圍,有利于對職工福利的合理界定,使職工福利更好的落實,從制度上維護企業職工利益,同時還有利于會計核算過程中明確政策依據,使職工薪酬核算體系更加規范,使實際人工成本更加透明,極大的促進了企業職工薪酬管理的完善,對留住人才有著重要意義。
2.調整了企業財務的核算方法
新會計準則規定對不同職工的各類薪酬統一核算處理,企業與職工在勞動合同存續期內,職工的應付補償預計做負債處理,對企業各期損益產生相關影響,除辭退補償被確認為當期費用外,根據受益對象不同,應計入的當期費用或資產成本項目也不同。企業應將離職后福利計提分為兩類:一是設定提存計劃;二是設定收益計劃。以L公司的設定提存計劃為例(見表1),L公司按照繳存金額確認應付職工薪酬,按照工資總額的20%計提養老保險,按照工資總額的1%計提失業保險,在向獨立基金繳納固定費用后,L公司則不再承擔進一步支付義務的離職后福利計劃。企業應當將設定受益計劃產生的福利義務歸屬于職工提供服務的期間,并計入當期損益或相關資產成本。
3.新準則對職工薪酬信息披露要求層次更高
職工薪酬的核算內容、信息披露要求,新會計準則都有明確規定,其處理過程必須嚴格按照新會計準則的行為規范處理,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要求、提高信息披露內容的要求層次,使企業職工薪酬會計準則模式更加統一、過程更加規范。企業職工在職期間為企業提供勞務所得報酬,根據確認對象的不同,分別進行會計核算,屬于當期費用的按當期的經營成本處理,計入企業當期資產。會計信息披露層次的提高為職工監督企業薪酬核算質量提供了依據,有效的提升了職工的責任感、使命感。
三、新會計準則下完善企業職工薪酬核算的思考
1.完善非貨幣性福利
企業會計核算過程中的非貨幣性福利職工薪酬,應結合其客觀性和可操作性的特點,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計價處理的同時,不但要體現準則的彈性空間,還要合理的壓縮盈余管理空間,以保障員工的合法福利,嚴防企業利用會計準則空間進行盈余管理。以企業自產商品作為企業職工福利為例,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此項不計入企業的銷售收入,而是通過企業當期的成本費用結轉。以化品生產企業M公司為例,該企業有職工200人,其中180人負責生產工作,20人負責行政管理工作,元旦期間發放的員工福利為企業自產的護膚品,成本價為100元,市場銷售價格為200元,增值稅率17%。企業元旦福利應計入企業當期的成本費用結轉,如表2所示。
2.改進辭退福利
對于職工薪酬的規定,新會計準則也進行了修訂,使得企業職工薪酬會計核算機制進一步完善。尤其將參與生產的職工薪酬計入營業成本這一舉措減少了企業核算人工成本時粉飾財務報表的可能。另外,在會計處理過程中也應注意辭退福利確認標準的規范性,企業在有明確依據的情況下,才可以將解除職工勞動合同的辭職福利列入企業的預計負債科目,防止職工辭退福利成為企業進行盈余管理的工具,進一步規范職工薪酬會計準則。
綜上所述,隨著職工薪酬的會計準則規定越來越規范,對企業人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計核算人員應按照修訂后的會計準則選擇會計核算方法,企業對職工各項福利應按照新會計準則要求進行梳理和評價,對帶薪缺勤、利潤分享計劃等未對其進行會計處理的企業,在企業會計核算工作、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等進行會計核算過程中應依據新的會計準則,進行規范化處理。以便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使企業保持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管理操作指南---建筑業[M].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9:43-47.
[2]于靜.淺談應付職工薪酬會計核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4).
[3]張雪晶.《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修訂)》對企業會計實務核算的影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11
[4]財政部.關于印發修訂《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的通知[S].財會〔2014〕8號,2014-01-27
作者簡介:吳娜娜(1972- ),女,遼寧省臺安縣人,漢族,碩士,副教授,副主任,研究方向:會計教學與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