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德
【摘要】班主任在管理中會遇到各種性格任性的學生。任性性格不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也會形成心理健康發展的障礙,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班主任,應重視任性學生的問題,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教育,促使學生任性性格得以轉化。
【關鍵詞】任性學生 心理健康 轉化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85-01
一、家校合作,改善任性性格形成的外部環境
家長的教育行為會對孩子性格形成留下深深的痕跡。現在許多家庭物質生活條件較好,父母對孩子過分寬容和嬌縱,容易滿足孩子的要求,對孩子的無理取鬧要么無原則地放任,要么采用打罵等簡單粗糙的教育方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任性的性格。
新學期開學不久,小亮便問題頻發,我和其他老師對他多次進行談心,但幾乎沒有什么效果。于是我利用周末去家訪,接待我的是他的爺爺奶奶。我了解到,小亮平時的零花錢都是外地打工的媽媽直接寄給他的,由于覺得不在孩子身邊,只要小亮提出要錢,都能夠全部滿足,給的錢也超出了小亮的實際需要。爸爸白天不在家,脾氣并不好,小亮犯錯后經常是一頓謾罵或者毒打,小亮很怕爸爸,不和爸爸正面接觸,小亮稍有不如意便朝爺爺奶奶發脾氣,爺爺奶奶拿他沒辦法,認為小亮是家里的獨苗,犯了錯總是包容嬌慣,一味地依著孩子。
了解到小亮的情況,我認為小亮一系列不良表現的根源在于家庭教育,我為他家開了這樣一個藥方:要求小亮媽媽嚴格控制小亮的零花錢,建議小亮爸爸先改變自己暴躁的脾氣,阻止小亮爺爺奶奶的過分溺愛。小亮家人意識到這樣下去的后果,逐漸接受了我提出的意見,經過一年的家校配合,小亮以前的毛病得到了根除,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以情感人,激發性格任性學生奮發向上的動力
李鎮西說過“愛,不等于教育;但沒有愛,肯定沒有真正的教育”,對于犯了錯誤的性格任性學生,班主任要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談話時要言真意切,心平氣和,要善于捕捉、放大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找準切入點,真正觸動學生的心靈深處。爭取性格任性學生打消內心對老師的抵觸,敞開心扉與老師產生共鳴。
那天早上的最后一節課,小亮語文作業沒有交,還頂撞語文老師。這種事情在小亮身上已發生過多次,我把他叫到辦公室,極力控制住自己的火氣,我發現小亮的衣服很臟,放學后把他帶到我家,一邊洗他的臟衣服,一邊和他談家里的情況。原來最近小亮奶奶身體不好,小亮回家后要幫忙做家務,便理直氣壯地沒有做作業。我覺得教育的契機來了,及時表揚他幫奶奶干活的行為,稱他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同時讓他把自己的行為做出反思,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雖然以后的一年里,同樣的情況也出現過一兩次,但小亮克服了任性的性格,進步有目共睹。
三、榜樣示范,發揮優秀學生的感染效應
在性格任性學生的教育中,我利用青少年崇拜和模仿的心理特點,用影視或名著中人物的具體形象和具體情節,對他們進行暗示和啟發;選取現實生活中一些針對性強、教育意義深刻的典型人和事,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比如在教育愛打架的學生時,我給他們舉了當代名人馬云的事例。馬云上學時成績差,而且經常打架,但后來樹立追求成功人生的夢想,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終于取得讓全世界矚目的成就。通過馬云的故事,班中那幾個經常打架學習成績又不好的同學找回了信心,變得愛學習,表現也好多了。
當然,也可以就地取材,以本校或本班的人和事為榜樣,運用學生身邊的正面典型事例來教育和引導任性學生,能讓學生覺得更真實、更具體,也更有說服力。或者舉一些反面事例,比如成龍的兒子房祖名從小過于任性,終究誤入歧途受到法律的懲罰的反面教材為他們敲響警鐘。
運用榜樣示范方法,可以將抽象的教育形象化、具體化,能引起性格任性學生的強烈共鳴,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集體教育,讓性格任性學生融入到班集體中
教育性格任性學生如果光靠班主任的單打獨斗,往往效果并不如人意。班主任要善于發揮班集體的力量,在班級內營造好良好的輿論氛圍。通過對班級學生中發生的典型事情的剖析,喚醒性格任性學生及全班學生的良知和善意,培養正義感、榮譽感和向心力,從而引導性格任性學生積極約束自己的行為,改變缺點,提高素質;其次,也可以充分利用班級集體活動的契機,感染、引導和鼓舞他們,培養他們樂于助人、關心集體的內在動力,改變他們性格任性的心理誘因;另外,還可以有針對性的設計主題班會,讓優秀學生通過小組互助的形式,用愛和集體的溫暖感化吸引任性學生,使他們體會到集體的溫暖并產生對班集體的熱愛,從而促使他們轉化。
現在,性格任性學生的數量呈日益增多的趨勢,他們的教育也是無法回避的課題。作為班主任,應該以高度的責任心,不斷研究和探索性格任性學生的教育方法,努力轉化他們,讓性格任性學生在校園中一樣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