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襯襯+張振興+曹陽+奚漢清
【摘要】醫學教育面對的是人的生命和健康,屬于周期長、實踐多、風險高的“精英型”教育系列,所以將醫學生的臨床實踐教學融入醫學教學改革中,著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綜合動手能力和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實踐 醫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253-02
一、醫學教育發展的現狀
長期以來,醫學知識的爆炸,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更新,醫學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的不斷涌現,以及醫學教育的全球化趨勢對當前的醫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而2009年1月1日起執行的《醫學教育臨床實踐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二條則規定:醫學生在臨床帶教教師的監督、指導下,可以接觸觀察患者、詢問患者病史、檢查患者體征、查閱患者有關資料、參與分析討論患者病情、書寫病歷及住院患者病程記錄、填寫各類檢查和處置單、醫囑和處方,對患者實施有關診療操作、參加有關的手術。這即為臨床醫學實踐教學:以培養醫學生具有綜合動手實踐能力、臨床思維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合格人才為目標,將實踐教學構成要素按照科學的方式進行組合,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完善[1]。
二、我院醫學生教育現狀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是由原南通醫學院創辦二級學院,于2005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置的獨立學院。并隨三校合并更名為南通大學杏林學院。學院依托南通大學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共享母體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堅持“以育人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的辦學理念,以培養本科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努力建成綜合性本科教學型院校。學院現有在校生8082人,其中醫學生2613人,約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在醫學教育方面設有臨床醫學、全科醫學、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和護理學等五個專業。在臨床醫學專業積極開展特色專業方向建設,設有兒科學、五官科學、臨床病理學、醫學營養學、臨床腫瘤學、醫學心理學等六個專業方向。
三、我院醫學生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縱觀目前我們的醫學教育,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盡人意的地方,遠沒有達到社會所期待的要求,離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如何加強對醫學生的教育和培養是我們所面臨的重大課題。因此近兩年來我院加強醫學教育的改革力度,采取了多項改革措施。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并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學院決定試行3+2醫學教育教學改革模式,在09、10級醫學生中試行,在11、12、13級醫學生中正式推行。其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
1.在4年級臨床課教學階段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簡單說,由原來的理論到實踐,更改為實踐到理論;將傳統的“上午上課,下午見習”的教學方式轉變為“上午床邊教學、下午理論教學”的新型模式。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在教學方法上至今沒有擺脫上午在學校教室上課,下午到醫院見習的傳統模式,很多時候是背靠病人,或者是很少見到病人,更沒有實踐機會,僅僅是換了個環境,在本質上沒有區別,這樣的培養模式事實上很難達到培養目標,影響了醫學生的培養質量。為此對醫學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改革和探索,加強了實踐環節在醫學生培養中的比重。
2.為本科醫學生聘任兩年一貫制的臨床教學導師,除臨床理論課外,著重對學生的醫學理念、醫學職業道德、臨床技能、臨床思維、溝通交流能力等方面進行訓練和培養。具體做法就是,醫學生從大四開始聘任導師,兩年一貫制(大五畢業實習也由導師帶領)。大四學生上午進病房隨導師或導師組實施“床邊教學與實踐”等,下午進行理論課教學。讓學生有較多時間接觸臨床,接觸病人,接觸實踐,提高學生臨床思維能力、臨床實踐能力。
3.導師帶領學生“床邊教學與實踐”模式恰到好處的應用了案例教學方法,即導師根據一定的學習目的,以實際案例為基本教學材料,將學生引入實踐的環境中,通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多向互動、平等對話和積極研討等形式,提高學生面對復雜臨床情境的決策能力行動能力[2]。在實際帶教過程中,導師針對教材知識、病史、病情發展、病歷書寫等提出問題,學生根據問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撰寫報告,然后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導師對討論的結果結合病人病情進行總結、評價。這種以案例為依據的討論式教學方法體現了以導師為主體、學生為主導的現代教育思想[3],也是“導師制”教學的核心思想。
4.“導師制”教學過程中,導師會根據學院的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集中授課,授課過程通常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導師通常采用電腦實驗、教學幻燈片、網絡視頻、圖片等集中行使。通過幻燈片將主要教學內容以不同的字體、不同顏色、不同線條、不同圖形等形式傳遞給學生,節約了大量的板書時間,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四、我院醫學改革前景展望
我院積極的將實踐教學與醫學生培養有機結合,我們期待這種模式能體現知識與能力并重的教學理念,適應現代醫學教育的要求;能有利于導師自身工作和專業教學的協調,并通過導師的言傳身教,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強化學生的臨床實踐;同時能有利于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個性發展,在醫德醫風、職業規劃、心理輔導、樹立人生觀和世界觀等多方面給予指導。
參考文獻:
[1]施建明.醫學教育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8):74-75.
[2]肖湘.幾種常見的醫學教學方法[J].西北醫學教育.2007.15(4):612-614.
[3]時長江.討論式教學法及其在“兩課”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7):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