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仁
【摘 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在教學中我們應該認真分析學生計算失誤的原因,加強教學目的性,培養良好習慣,提高計算準確率。
【關鍵詞】計算能力,失誤原因,計算知識,基本訓練,良好習慣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深的體會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數學離不開計算。計算能力是每個人必備的一項基本素質,是小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和其它學科的重要基礎。因此,培養學生正確、迅速、合理、靈活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
一、認真總結,明確學生計算失誤的原因
1.概念模糊,不理解計算法則。如有些學生計算:1/2 +1/2=2/4,就充分說明學生對于分數概念與同分母分數加法計算法則不清所造成的。
2.口算不過關。如學生口算不熟練,在完成進位加和退位減時出錯較多,乘法口訣還不能熟練背誦,導致乘積出錯或試商出錯.
3.學習習慣不良。如學生在計算時,往往抄錯符號或數據;有的學生列堅式計算時,常常忘了把最終的結果寫在橫式上;有的學生書寫不規范,把變形了的數字看成其他數字,以致出錯。
二、加強教學目的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1.明確目的要求,制定具體計劃
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明確計算能力方面的目的和具體要求。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班級具體情況,制定計劃。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學段提出不同的計算要求,最終達到培養學生正確、迅速、合理、靈活的計算能力。
2.弄清數和數的計算知識
學生能否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掌握理解數的概念、運算定義與計算法則。在教學中要結合具體例題進行講解,使學生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1)在教學中要著重講清數的實際意義、數的組成與分解。數位順序和位置原則以及數的讀寫規則。分數和小數則著重講清他們的定義、單位和性質,為講清算理和計算法則打好基礎。
(2)四則運算的定義,讓學生在計算、解題的過程之中逐步形成和深化。例如:乘法的定義,在開始教學時通過直觀演示,抽象概括、使學生認識“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當乘數是小數和分數時又有所拓展,“一個數乘以小數(分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3)計算法則的講授要突出主要法則。例如:整數、小數、分數的加減法法則中,整數加減法法則是主要法則,也就是相同計數單位對齊才可以相加減。學習新的法則要引導學生與舊知識進行比較,使學生在比較中加以鑒別。例如:學完小數加減法后組織學生對整數加減法與小數加減法進行比較,使學生明確兩者的計算法則是一致的,即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算起,滿十進一,退一當十,在列豎式計算時,整數強調末尾對齊,小數強調小數點對齊。形式上雖有差異,但都體現了“相同數位對齊”這一實質。這種比較使學生分清法則的形式與實質。避免計算時由于法則混亂而出現錯誤。
(4)運算定律和性質是講解計算法則和簡便算法的基礎,教學時要通過具體例題的計算,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分析找出共同特征,然后加以歸納。重視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學會應用。
3.加強基本訓練
(1)基本口算天天練??谒闶菍W生必須熟練掌握的一項基本功,是數學學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因此,小學計算教學要特別重視口算訓練??谒愕膬热莶灰诉^多,要堅持經常。形式要多樣。
(2)重視對估算能力的培養。在平常的課堂計算學習中,在計算前可進行估算,使學生合理靈活地運用多種方法去思考問題。在計算后對結果也進行估算,可以使學生獲得有價值的檢驗。
(3)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加強筆算練習。講授新的筆算方法后第一步練習的目的是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法則指導計算,這時要重視基本題的練習,學會方法、計算準確;其次要求學生在計算的基礎上通過練習逐步形成技能,讓學生獨立做一定數量的基本題,以便牢固掌握計算方法。第三步要求學生從正確到迅速,達到熟練的要求形成計算技巧。這時練習題類型要比較齊全,數據比較復雜,練習形式要多樣化。這樣可以引起學生興趣,逐步達到計算熟練的目的。
(4)加強簡算訓練。簡算的基礎是運算性質和運算定律,因此,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是很重要的。在小學四則運算中,幾種常用的簡算方法學生必須掌握。在計算的時候要讓學生養成一看、二想、三算、四演的習慣。第一先看清題目中的數字和符號;第二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有無簡便方法以及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第三步進行計算;第四步進行演算,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三、培養良好習慣,提高計算準確率
良好的習慣培養應貫穿于整個小學數學的教學之中,在計算中,要著重讓學生養成下面一些良好習慣。
1.閱讀數學課本。教師要重視使用課本,指導學生閱讀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
2.培養學生注意力集中。計算都要抄題,要求學生凡是抄下來的都校對,做到不錯不漏;
3.認真審題。一要審數字和符號,并觀察它們之間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內在聯系。二要審運算順序,明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審計算方法的合理、簡便,分析運算和數據的特點,聯系運算性質和定律,能否簡算,不能直接簡算的可否通過分、合、轉換、省略等方法使運算簡便,然后才動手解題;
4.認真細致計算。計算時,格式要規范,方法要合理,要認真檢查計算過程;
5.良好書寫。要保證計算的正確性,就要養成書寫工整,格式規范的良好習慣;
6.自覺驗算,獨立糾錯。在計算中,要養成自覺檢驗的習慣,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總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只有我們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