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小學教育由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向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轉變,并且對小學體育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啦啦操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體育活動,啦啦操運動因其自身的獨特魅力和健康價值,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尤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以此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小學生的身體鍛煉,從而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本文主要對啦啦操在小學體育中開展的價值進行分析。
【關鍵詞】啦啦操;小學體育;價值
啦啦操作為一項富有情感和動作的體育活動,能帶動小學生融入體育學習中。隨著啦啦操運動的不斷發展,啦啦操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小學體育活動中,以此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鍛煉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在小學體育活動中融入啦啦操活動,實現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小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的目的,達到新課標改革的“健康第一”的指導理念,不斷推進小學教學的改革和創新。下文就啦啦操在小學體育中開展的價值提出幾點建議。
一、啦啦操概述
起源于美國的啦啦操是一項富有動感和激情的體育活動。啦啦操的動作要領主要在于集體配合、高難度的手位、動作的過渡和配合等。從操作形式上來分,可以將其分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其中,舞蹈啦啦操以強身健體為目的,包含了花球、街舞、爵士舞、現代舞等多種舞蹈元素,包括跳躍、旋轉、踢腿等舞蹈動作。技巧啦啦操則更多地融合體操、專業舞蹈等帶有技巧性項目,包括跳躍、翻騰等技術動作,具有一定難度性。
二十一世紀初啦啦操傳入我國,因能夠培養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并且富有青春洋溢的動感氣息,迅速受到我國校園體育教學的歡迎。小學生活潑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的啦啦操表演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小學體育中的啦啦操活動是以觀眾為隊員加油助威的一種活動為原型,屬于健美操的一種形式,其動作活力四射、形式新穎、音樂動感熱情,符合小學體育教學的目標,以此,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二、啦啦操在小學體育中開展的價值
1.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
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由于小學生還處于身體發育期,身體素質相對較低,對具有一定技術性的動作理解力較差,只能適合相對簡單的運動方式。啦啦操運動與其他的體育運動方式相比,動作難度系數低,危險系數小,比較容易被小學生理解和掌握,是非常適合小學體育教學的一種活動形式。
啦啦操運動不單單是健美操,也不單是單純的舞蹈動作,它是融合多種舞蹈表演元素和運動形式的一種特殊的舞蹈運動,適合大眾的一種舞蹈表演。在小學體育中開展啦啦操活動,使小學生在歡快的音樂中,以樂曲節奏為中心,以自身舞蹈技術為基礎,進行綜合練習,鍛煉身體的協調性和柔和度,增強小學生的藝術感,從而培養小學生的藝術素養。
2.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小學時期是學生心理發展和成熟的關鍵期,不同學生因家庭環境、教育背景、個體性格等方面因素表現出不同的心理狀態,在面對挫折時,難免有小學生產生一定的心理問題,如盲目自信、自滿、消極等。而在啦啦操運動中,主要依靠的是團隊協作能力,只有相互之間協調配合好才能完成舞蹈任務。因此,通過在小學體育中融合啦啦操運動,不僅提高了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鍛煉小學生的互助能力,還起到培養小學生的團隊意識的作用,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3.鍛煉小學生創新思維
小學生由于心智不成熟,活潑好動,熱愛班集體,愿意表現自我,而這些特質都符合啦啦操運動強調對美的追求和塑造藝術的思想精髓。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通過心理設想、肢體行為等形式,利用生活中的實際情境,活躍啦啦操運動的教學環境;另外可以將視頻、動畫、音頻等輔助教學設施應用到啦啦操運動中,塑造豐富有趣的活動情景,以此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小學生更快地掌握舞蹈動作,從而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
體育教學是一種動態的教學形式,教學不再局限于課堂、班級等形式,但是在教學中也常出現小學生不認真運動等現象。因此,在體育運動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豐富多樣性,可以將舞蹈動作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靜為動,從不同角度、不同的層面來展示教學中的重難點,易于小學生接受和掌握。在啦啦操運動中,依靠多媒體將各種新型動作進行展現、舞蹈套路的創新、效果的表達,都會給小學生帶來深刻的震撼和啟發,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啟發小學生發現美、感知美、傳播美,并逐漸鍛煉小學生的創新思維。
4.激發小學生體育鍛煉興趣
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小學生感到有興趣,才能真正的喜歡上體育課,喜歡運動鍛煉身體。啦啦操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運動。特別是對女生,既能鍛煉形體,又能提高審美,提高創作力與想象力。
5.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以前的課堂上,為達到教學要求,教師常常板起面孔,教師用盡全力示范,喊拍子,然而學生沒有什么激情,教學效果不好,效率不高。而啦啦操是在音樂中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受情感影響比較大。教師與學生在音樂中一起運動,建立一種和諧的、彼此尊重的師生關系,課堂氣氛融洽,教學效果很好。
總之,隨著新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教育由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向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上轉變,強調發揮小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提出了“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思想,同時也對小學生的運動能力、身體健康、社會適應能力等綜合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逐漸將啦啦操應用到小學體育活動中,將富有生機和激情的運動項目融入到小學體育課堂,不僅使學生更易于接受、理解,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還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鍛煉小學生創新思維,不斷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凱.啦啦操運動在鄭州市小學開展的可行性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
[2]安曉倩.小學大課間開展啦啦操活動的可行性分析[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07)
【作者簡介】
柏楓,男,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現任遼寧省撫順市順城區新華二校黨支部書記。研究方向:小學教育教學。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