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昆
摘 要: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張載說:“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由此可見興趣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學生只有積極主動地投入并探索,他們才能真正地收獲知識,真正地學好這些內容。因此,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濃厚興趣就成為當前化學教師關注的主要焦點,也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根本。主要以學生的興趣培養為出發點,提出了幾點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學習興趣;信息技術
化學是一門抽象性與科學性都十分強的學科,對于思維正處于發展階段的初中生來說,一味地進行灌輸式教學難以達到教學目標,也難以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充分挖掘化學課程中的教學資源,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就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也是教師的首要目標。
一、結合生活實際,激發學生興趣
化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具有緊密的聯系,將生活常識與化學教學相結合可以有效地拓展教學的內容,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的廣泛應用,從而有助于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與動機,使其積極主動地探索研究,進而為高效教學的實現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學“氧氣”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介紹生活中應用氧氣的實例,如在醫院里有專門的供氧設備,用于有需要的病人;潛水員下海時會帶有專門的潛水氧氣罐等;在生活中還有一些需要隔絕氧氣,以免產生不良影響,如真空包裝食品,防止食品氧化變質;刀表面涂油防銹等。通過為學生介紹這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實例,可以讓學生對氧氣有初步的認知,也會使他們認識到化學知識的廣泛應用,從而可以在潛意識中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為課堂教學有效性提供保障。
二、運用口訣教學,增強教學趣味
初中化學教學中的知識點復雜繁多,這些零碎的內容學生很難系統地進行記憶,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要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為學生介紹一些趣味的學習方式,如利用口訣記憶知識等,這樣的記憶方式既可以減輕學生的記憶量,又可以讓他們體會到學習化學的樂趣,從而有助于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托盤天平的使用時,很多學生在操作時都會按照課本上的順序呆板地進行操作,等到讓他們自己脫離書本操作時,學生還是按照自己的習慣來,導致稱量出來的數據差異很大。那么在教學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總結出這樣的口訣:“左物右碼先調零,天平一定要放平,砝碼大小順序加,完畢歸零放盒中。”這樣的口訣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也樂于這樣記憶背誦。在記住了這個口訣后,學生在操作時就可以一邊背口訣一邊按照步驟進行操作,從而大大地提高學生稱量的準確度。
三、注重化學實驗,調動學生熱情
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可以說,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進行化學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實驗的特點設計教學內容,從而將學生難以理解的實驗步驟生動而形象地呈現出來,從而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
例如,在教學“制取氧氣”的實驗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操作,在操作時各個小組的成員可以相互監督,以保證實驗操作的準確性,在制取完氧氣后,學生就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驗證。當他們看到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后,學生的心情就會變得十分激動,他們也會親身地感受到化學知識的神奇與奧妙,從而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動機與潛能,使其更積極地進行化學知識的探究與學習,真正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其化學素養。
四、借助信息技術,豐富教學過程
信息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也逐漸普遍,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設計初中化學教學也是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之一。面對多種多樣的教學內容,教師要巧妙地進行設計,將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豐富教學過程,真正提高學生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原子的結構”這一節內容時,由于學生很難通過自己的學習來了解這些內容,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生動形象地播放原子的結構圖,并將原子核和電子等也都用不同顏色的圖案表示出來,從而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原子的結構,理解原子核與核外電子的排布情況,從而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趣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保證。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根本,也是提高學生能力的基本途徑。化學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找到更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從而在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下,真正地實現化學課堂的高效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宇.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生化學學習興趣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
[2]馬如飛.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2).
[3]廖蘇聯,宋晶瑩.加強化學實驗教學保證初中化學教學的實效性[J].考試與評價,2016(8).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