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敏異
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教師和學生成為了平等的關系,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創設活躍的課堂氛圍,加強和學生的互動交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針對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教學改進,促進教學的高效進行。互動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還要和他們成為學習上的伙伴,和他們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使課堂教學在活躍的氛圍中進行,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活動教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和學生處于平等的關系,和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溝通,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使他們喜歡上教師,并把對教師的喜愛轉化到對數學學習的喜歡,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發揮他們的思維活躍性和創造性,深入理解所學知識。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能讓學生敢于和教師交流,在遇到數學難題時,能主動和教師討論解題思路,在教師的指導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和諧的互動氛圍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在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他們能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充分思考,使他們的探究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提高。通過師生互動,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了清楚的了解,能結合他們的情況進行教學設計,使課堂教學內容真正符合學生的數學需求,讓他們在主動探索中獲得不斷提高,實現高效的學習效率。
二、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要實現高效的互動教學,教師在對學生的方法和學習方向進行指導下,不要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過多的干涉。在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教師要給他們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探究教材內容時,能借助已有知識的遷移作用進行分析,找出新舊知識的聯系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遇到數學難題時,教師不要急于告訴學生解題方法,而是要讓他們進行獨立思考,通過深入分析問題中的信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獨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思維獲得了發展,他們能充分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和具備的數學能力進行探索,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三、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加強和后進生的互動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對學習優秀的學生比較關注,在他們遇到學習上的問題和困難時能夠給予及時的幫助,而對中等生和后進生的關注較小。在缺乏教師關愛的情況下,后進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在上課時經常會出現擾亂課堂紀律的情況,使課堂教學不能順利進行。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在開展互動教學時,要重點關注后進生的學習情況,通過耐心的交流溝通了解他們對數學的態度和情感,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多給予后進生鼓勵和幫助,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愛,產生學好數學的信念。在指導后進生學習時,教師可以給他們設計難度較低的學習任務和數學問題,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完成學習任務,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在學習中獲得的成就能成為后進生進一步學習的動力,他們在數學課堂上不斷追求新的進步。隨著學習主動性的提高,使后進生有機會走入到中等生、優等生的行列,使班級中的學生都不斷發展和提高,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效率。
四、創設問題情境,在互動中啟發學生思維
問題情境的創設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還能對他們的思路進行引導,讓他們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獲得啟發,順利解決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利用趣味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認真探究教材內容,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例如,在教學“圓”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你知道為什么汽車的輪子都是圓形的嗎?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紛紛進行了討論,把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內容,解決所提問題。通過趣味性的問題,讓學生對教材內容產生了好奇心,他們想要快速解決問題,積極主動地進行了教程內容的探究。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有目標地進行學習,在思維活躍的情況下深入分析知識,掌握了圓的性質,使他們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五、開展合作學習,加強生生互動
在互動教學中,即包括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還包括生生之間的互動。在教學數學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把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在小組中進行合作探究和討論,利用集體智慧的力量,掌握數學知識,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深入。在合作過程中,教師還要和各個小組進行互動交流,了解小組學習的進步和解決不了的問題,對他們進行指導,使他們通過深入思考掌握所學內容。例如,在教學“統計”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并給每個小組提供多種物品,讓他們在合作中完成統計知識的學習。在合作過程中,學生首先通過自主學習認真閱讀了教材內容,掌握了統計的方法,然后在合作中完成了統計活動,使課堂教學在生生互動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六、在評價中進行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小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付出的努力渴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及時評價,能讓他們獲得來自教師的激勵,產生學習的自信心,勇敢地向數學知識和數學難題發出挑戰。要實現在評價中進行互動,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重視他們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公平、公正、全面地評價,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斷進行改進,提高數學綜合能力。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可以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動相結合的方式,使他們通過評價能夠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找出改進和努力的方向,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總之,在小學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師要認真探究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互動教學,使他們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發揮創造性,在探索精神的引導下進行深入思考,把握知識的重難點,促進他們數學探究能力的不斷提高。在互動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和引導,還要對他們的學習方向進行指導,使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使課堂教學在活躍的氛圍中高效進行,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