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劍
【摘要】信息的透明化和對稱性是促進證券市場正常運行,良好發展的保證。但是目前我國的證券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這樣嚴重的影響了證券市場的運行效率,打擊了投資者對我國證券市場的信心,甚至會造成證券市場的資源枯竭。解決證券市場信心不對稱的問題,需要從制度上進行嚴格的監管,這樣可以促進證券市場實現規范化的發展。信息不對稱已經成為證券市場的普遍想象,這并不是我國證券市場特有的。研究分析證券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對促進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和保護各方利益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論文將從我國目前的證券市場的發展現狀出發,結合信息不對稱的主要表現形式來分析信息不對稱現象產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對我國證券市場帶來的風險和后果進行分析。
【關鍵詞】信息不對稱 證券市場 風險
信息不對稱,顧名思義就是交易雙方所掌握的信息不一致。一般情況下表現為賣家掌握了更多有利于自己的信息,相反也有可能存在。所謂信息不對稱就是信息在交易者之間呈現不均勻的分布狀態,交易雙方沒有同等的享受信息的知情權,導致其中一方從中獲利,而另一方則有可能受到損失。
一、理論基礎
(一)信息不對稱的概念
信息不對稱是一種信息不完全的情況,就是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更及時的交易信息,從而造成交易結果不夠公平的現象。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原因不僅僅是人們的認知能力有限,即人們無法準確的掌握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將要發生的任何狀況,而且由于掌握信心的成本過高的客觀因素導致無法掌握全面有效的信息。所以,信息的不對稱就是信息分布的獲取的不公平性,主要來源是信息的不公平,其次是市場的內幕交易。
(二)信息不對稱的主要類型
總的來說,信息不對稱可以大致分為:信息源的不對稱;信息時間的不對稱;信息數量的不對稱;信息質量的不對稱以及信息混淆。
二、信息不對稱對證券市場產生的影響
(一)證券市場信息信息不對稱的可能性原因分析
證券市場內,信息不對稱是造成證券市場的產品定價錯誤的主要原因,而且還會破壞證券市場本身的有效性甚至造成市場失靈。同時,這也是我國的證券市場之所以出現“政策市”、“投機市”的主要原因。具體形式主要分為;證券市場監管力度較弱造成的信息不對稱;會計法規不夠完善造成信息不對稱以及獲取信心的成本導致的信息不對稱。
(二)證券市場信息部隊成的可能性后果分析
對于證券市場來說,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證券市場可能無法有效的引導投資者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進而影響到市場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具體來說,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會出現兩種結果,分別是“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逆向選擇”是指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投資者不能準確的定位出高質量、高回報的公司。所以,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往往只能根據整個證券市場的平均質量來確定投資價格,進而做出投資決策。這樣做的后果可能會造成最終用于成交的股票價格和上市公司的業績信息不對稱,從而證券市場不能準確的評價上市公司的業績,而且不能對上市公司的經營行為進行約束,這樣就會導致整個金融市場的上市公司質量下降,從而造成證券市場的運行效率低。
“道德風險”是發生在信息不對稱發生之后的事后交易行為,指交易者最大程度的增強自身效用的同時還會做出不利于其他交易者的不合理的行為。例如,我國政府曾經試圖對股票價格進行不同程度的控制,這樣的干預不僅不會對證券市場產生有利影響,反而會降低投資者的風險防范意識,最終只會加大證券市場的風險程度。證券市場由于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內幕交易和欺騙行為是屬于道德風險行為。證券市場信息的龐雜性,信息所處地位的決定性和市場對信息反應的敏感性使得欺騙和內幕交易成為證券市場突出的問題。
(三)證券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分析
證券發行市場信息不對稱有可能造成“劣質上市公司驅逐優質上市公司”的惡果。我國最早的新股的發行采取了審批制度計劃性比較強,后來才去核準制方法發行股票。兩種方式雖然都能將劣質公司排除在外,但是也不能避免渾水摸魚的現象出現。由于投資者、監管者和發行人間的信息不對稱,低質量公司往往不惜代價包裝公司形象,通過粉飾財務報告虛增利潤。而投資者和監管者由于信息不對稱,難以對企業的真正收益做出判斷,最后往往會選擇賬面利潤高和發行市盈率相對較低的低質量公司,而把一部分高質量高市盈率的發行公司擠出去。
政府和投資者之間的內部信息不對稱也會引發證券市場的一些列問題出現。由于我國的證券市場屬于政策市場,所以對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的反應都比較強烈。政府的參與目的是為了控制證券市場的良好運行。當股價出現不正常的現象時候,政府便會通過政策對股價進行調節。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股民會跟隨市場的腳步,股價哄抬效應較熱,易造成風險和收益的不對稱,易造成股價的異常波動。
三、證券市場信息不對稱的解決方式
制定嚴格的證券市場信息披露制度,構筑全方位監管體系,強化監管職能。從基本法律法規、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自律性規則四個層次完善市場信息披露制度,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制度體系框架,通過公布規范化、標準化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從根源上堵住信息不對稱的源頭。同時,構筑全方位監管體系,不僅要加強對企業改制、證券發行、上市監管以及上市公司在資產重組、收購兼并、股權變動、投資項目重大變動、高級管人員重大變動、信息披露、關聯交易和內幕交易等方面的監管,也要加強對券商和中介機構的監管,加強行業自律。
規范證券發行和上市審核制度,逐步建立上市公司合理的優勝劣汰機制,實現優股優價。完善市場競爭機制,盡快實行保薦人制度,杜絕“尋租”行為,確保證券市場誠實信用與“三公”原則的有效執行。避免“檸檬市場效應”的發生,建立健全上市機制和退出機制,實現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確保證券市場的健康穩健運行。
參考文獻:
[1]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閆婷婷.證券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J].青海金融,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