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穎泓
【摘要】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階段,實現農村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實現社會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前提。本文重點分析了目前我國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現狀,從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進行了詳細討論,并探討了如何實現我國農村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農村發展 經濟發展 可持續發展
農村經濟主要是以農村中的經濟為主,在以農村中的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來作為補充,農村經濟中農村屬于主體,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對象和推動因素。可持續發展是戰略型發展道路,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整個社會時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指的是即合理的利用好農村資源和環境,實現農村體制創新,促進農村和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
一、農村年經濟可持續發展現狀
(一)自然因素
我國屬于多山國家,因此能夠開發的土地面積非常有限,雖然我國的耕地面積占有量是世界耕地面積的10%,但是我國同時也具備了最多的人口數量,因此如果按照人口來進行計算,我國的耕地資源相當貧乏,人多地少的現狀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近些年來我國的天氣變化嚴峻,不斷地發生干旱、洪澇、風沙等天氣給人們的生活和農業的生產都造成了很多不便,影響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建設和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農村的位置比較偏遠,所以信息比較閉塞,很那吸引外商來農村投資,由于發展空間有限、投資環境比較差,嚴重制約了農村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二)社會因素
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發展迅速,但是目前對于很多行業的滲透還是不強,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能力比較弱,農業中科技含量比較低,資源消耗仍然屬于初級階段,同時農業的科學技術開發經費不足,同樣影響了科技項目的實施。我國的農產品大部分都屬于原料性,市場競爭力不強,農產品的價格效益又不高,導致農業生產與市場需求矛盾突出。當前的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同時也要消耗大量的物力和資源。農村的種植方式目前還存在半機械化或者是非機械化的種植方式,灌溉方式大多數是以消耗水量為代價天然灌溉。土地屬于農村的資源基礎,也是生存以來的生活必需品,但是自動1957年以來,我國的耕地面積就在不停地減少,一部分原因是土壤沙漠化,另一部分是如讓鹽堿化,水利工程建設不配套,導致灌溉技術落后,大量的鹽堿和次鹽堿更低出現。生活中人們的生活垃圾排放合格工業垃圾排放,導致周圍環境受到污染,也是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
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分析
(一)樹立科學發展觀
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屬于綜合性的系統工程,一定要著力于我國的基本發展國情,從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的把社會可承受程度和農村改革發展力度相結合,實現農村的經濟改革,通過協調來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要結合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目標,運用系統管理的方式,充分考慮到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因素,動員一切能夠動員的力量,堅持改進策略方針,讓我國的經濟能夠建立在長期穩定的可持續發展機制上,讓社會、人口、資源和環境長期協調統一,實現農村財務和村民收入的長期穩定增長。
(二)實行農科教相結合
加強農村科學教育力度,加強農村的科技創新力度,提升農業生產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農村生產資源的集約性使用。農村要加大科研力度,下大力氣抓好低污染、無公害的農業先進技術開發和研究工作,提升農村的技術含有量,調整農業科研專業機構的合理發展,在農業科研專業機構開發利用實用性技術的同時,也能夠進行長遠規劃,加快技術開發研究的速度。農村需要進行科技教育體制創新,為農村發展培養更多技術創新人才,能夠充分地利用我國的人力資源優勢,提升我國農業生產的生產規模和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我國農業勞動資源和自然資源、經濟資源的利用效率提升。
(三)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科教興國戰略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目標就是在不損害后代人能夠滿足自身生活需求的條件下,滿足當代人的生存需求,通過可持續發展來實現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社會資源能夠永續利用的重要策略方針。科教興國的策略核心內容指的就是人的素質和知識對于社會經濟增長的貢獻,所以在促進農村經濟增長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農村科學教育和衛生公共事業的投入力度,建立起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農村科技、農村教育、農村文化和農村公共衛生體制,能夠有效提升農村整體素質,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的全面進步。
(四)合理利用和開發生產資源
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按照社會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來處理好農村資源使用、開發和保護的工作環節。進行生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中,需要從法律和制度的角度上來制定好農村資源利用和保護機制。機制的制定目標首先是為了能夠提升生產資源認識,把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政策和法規能夠落實到農村可持續發展中,把農村可持續發展作為法治化管理的重要基礎。同時也要強化農村中的各種資源管理,建立起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機構,強化管理職能,通過社會性的總體宏觀調控手段來保證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
三、結語
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屬于我國現階段和將來都必須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只有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夠實現國家的真正富強。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由國家的正確方針指導和我們共同的努力。讓我們共同祈禱我們的農村經濟能夠早日走出發展困境,達到真正的繁榮富強,促進我國社會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邢洪英.當前我國新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J]. 科技視界,2012,(25).
[2]梅冬芳.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淺析[J]. 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03).
[3]宋鳴.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思考[J].特區經濟,2015,(01).
[4]劉勁松.農村城鎮化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矛盾和出路[J].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