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悅寧
【摘要】當前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高中生的消費水平呈現出逐年上漲的趨勢,但是由于社會各界對于高中生這一特殊群體的消費情況缺乏規范的指導,導致盲目消費、攀比消費、沖動消費以及攀比消費等情況時有發生,對高中生的身心發展帶來了不好的影響。本文基于現實的角度對于我國高中生的消費行為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并借鑒國外先進的理財教育對規范我國高中生的消費行為提出了合理的解決策略,希望對我國高中生的健康成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理財教育 高中生 消費行為 成長
一、引言
在我國高速的經濟發展速度之下,普通家庭的消費水平明顯提升,給高中生的零花錢也日漸增多,但是很多高中生社會經驗較少,且沒有形成正確的消費和理財觀念,容易導致受到不良社會風氣和他人的蠱惑而胡亂消費,對其今后的發展和個人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應該廣泛的吸收國外對中學生的理財教育經驗,幫助高中生形成正確的消費和理財觀念,引導正確的消費行為,從而為高中生全身心的投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我國高中生消費行為中的不合理之處
(一)缺乏正確的理財觀念
雖然近幾年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一直處于世界前列,人民生活得到了普遍提升,高中生的生活費用也更加富足,但是很多高中生沒有接受過正當的理財教育,不知道應該怎樣管理自己手上暫時用不到的資金,甚至不懂得應該如何進行消費,缺乏正確的理財概念,以至于將大量的生活費用用在胡亂消費或是自我享受之上,甚至利用自己手中的充足資金干一些違法犯罪的勾當上,嚴重影響了高中生的學習成績和健康成長。
(二)消費行為不合理
由于高中生將大量的時間用在了學習上,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接觸社會,社會經驗嚴重不足,且正處于叛逆的關鍵時期,容易一時沖動或是在他人蠱惑下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目前,高中生群體中存在大量的沖動購買、盲目消費等行為,沒有將有限的生活費用用在可以提升學習成績和生活水平的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另外,高中生的消費數額在家庭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即使是收入一般的家庭其消費也占到家庭總收入的一半左右,這種盲目消費的行為無疑大大加重了家庭負擔,給監護人帶來了沉重的經濟壓力。
(三)消費結構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中生將多余的生活費用用在了不正當的地方,如零食消費、模仿消費以及人情消費等占有很大的比重,反而用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金額較少,這種不合理的消費結構不僅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提高帶來明顯的結果,反而這些不正當消費有可能會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如聚眾酗酒不僅給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威脅,還可能在酒后巡幸滋事,甚至會為此而丟掉性命。
三、國外可借鑒的理財教育模式
(一)完善的立法
目前很多經濟發達國家都將理財教育納入到法律體系中,利用法律條文規范理財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美國早在1983年就制定了《國家正處于危機中》這一教育調查報告,明確提出了應該將理財教育納入到現有的教育體制中,并推進理財教育模式的改革。到了2002年又頒布了《將理財教育與學校課程整合》的白皮書,一套完整的理財教育體制被逐步確立。幾年來亞洲國家也開始引進國外先進的理財教育理念,逐步完善本國的理財教育體制,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二)科學的教育目標與內容
在幾十年的發展歷史中,西方國家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財教育模式,具有明確的教育目標,在理財教育上一般將金錢觀、價值觀以及消費觀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并注重這三者之間的關系,通常都是讓學生先具備基本的價值觀與金錢觀,然后在此基礎上通過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具備正確的理財觀念,進而形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三)豐富的教育途徑與方法
目前西方經濟發達國家十分重視學生的理財教育,并始終堅持“早期教育、循序漸進”的培養原則,讓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金錢和貨幣知識,了解金錢的來源,并參與一些簡單的理財實踐。另外,他們也十分重視理財教育中的動手與實踐,鼓勵學生利用假期時間進行社會實踐,充分體驗金錢的來之不易,從而增強其理財意識。
四、國外成功的理財教育經驗對我國高中生理財教育帶來的啟示
(一)完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高中生教育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家長要通過言傳身教培養高中生正確的消費和理財意識,讓孩子了解家庭收支情況,消除虛榮心,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念,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可以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和生活質量上。同時,家長肩負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重任,教導他們尊重勞動,培養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另外,還要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氣氛,真正做到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推動作用。
(二)加強學校的引導和培養
高中生學習任務繁重,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因此學校教育在促進高中生形成正確的理財消費觀念方面至關重要。一方面,學校要在人格和思想上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認清不良消費對個人成長所帶來的消極作用,為學生敲響警鐘;另一方面,要在全校范圍內營造嚴重良好的消費氛圍,形成健康的消費文化,通過創辦主題海報、組織專題講座等形式幫助學生摒棄不良的消費習慣,并加強對消費場所的監督,嚴厲打擊那些引誘高中生進行不正當消費的商販和行為。
(三)全社會共同配合
首先,學校主管單位要尋求政府和部門的支持,凈化學校周邊環境,取締或是遷走不適合高中生進入的消費場所,從源頭上進行治理;其次,要將理財教育列入到國家的教育法制體系中,從低年級開始對學生進行理財教育,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最后,要建立完善的理財教育體制,合理制定理財教育的教學計劃和目標,吸取國外的現先進教育經驗,立足于我國的基本國情進行理財教育的教學模式探索,進而提升學生的經濟素養和社會責任感。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在高中生理財教育方面還比較欠缺,缺乏完善的教育和管理體系。為此,學生家長和學校以及社會各界要提起對高中生理財教育的足夠重視,通過完善立法、健全教育體制以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合作共同為高中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理財教育環境,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理財觀念,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為全面促進其成長準備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