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源
美國教育家斯克里溫指出:“形成性評價是指為改進課程教學及其它方案活動而在活動過程中進行的評價,也稱為過程性評價。”在美術課堂上實行過程性評價,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而且可以讓學生學會以積極的態度主動學習、合作學習,以美的眼光看待生活,形成審美素養。我以學校六年級“電影人物服裝設計”課程為例,談一談怎樣在美術課中實行過程性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我運用觀察法和數量研究法來實施過程性評價。觀察法,即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與作業完成的質量和效率等因素。數量研究法,即將記錄所得的作品成績和提交作業的時間等數據進行統計,畫圖表以展示實施階段性評價后學生作業完成的情況。
我在設計過程性評價表時,從本學年所授課程的學習任務中分別制定作品評分細則和學生課堂行為規范評價細則?!半娪叭宋锓b設計”課程共分為四個章節——認識我自己、電影人物重新設計、逐格動畫拍攝、主題設計,我針對這四個章節的內容分別設置了任務要求,并在每節課的開頭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任務,包括已經完成的內容和將要完成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制定了五星評價標準(包括平面草圖類和模型制作類)。采用過程性評價、成績累計晉級的五星評價相結合的模式,每個章節的作業要求有草圖和模型兩項作品任務,每項作業滿分5分,公布每項作業從5分到1分的各條評價細則標準,一共四個章節,共8項作業任務,滿分40分,學生成績累計到達35分即為五星,30-34分為四星,20-29分為三星,10-19分為二星,0-9分為一星。并在作業五星評價的基礎上配合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進行相應地加減分。
過程性評價一方面清楚地把一個學期的幾個任務分解成更小的任務,在規定的時間逐個擊破難點,逐一完成任務。另一方面,過程性評價將評價的著眼點放在過程而非結果,保證了學生課堂活動過程的高效。過程性評價表單如同課程作業的路線圖,幫助學生形成明確的目標意識,增強學生的內驅力。教師以過程性評價要求學生,學生同樣地也用過程性評價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從而更好地完成作品和項目任務。
此外,我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評價表單和分值權重。例如,在過程性評價中,學生可以選擇重點考察自己的哪些領域、要完成哪些任務,并設置每一項的分值。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符合自己特點的設定,既讓學生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能達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還發揮了學生的特長,讓學生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在美術課中實施過程性評價的研究剛剛開始,今后,我將繼續發掘過程性評價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使其更好地輔助教學。
編輯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