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文精神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極為重要,是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是當前高校教育教學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問題。文學經典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對提升學生的審美品位,陶冶學生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正確認識閱讀文學經典在學生人文精神培育中的作用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選分析了當前學生閱讀文學經典的現狀。又在此基礎上從提升道德修養、確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形成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等方面,進一步探究了閱讀文學經典在學生人文精神培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文學經典;人文精神;作用
作者簡介:鄺雪英(1968-),河南人,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高級講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6-0-01
人文精神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作用部分,因此,高校應當采取多樣化措施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而文學經典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學生在閱讀文學經典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豐富人文知識儲備,還能夠提升道德素養、形成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確立正確的人生理想。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礎。所以,高校應當采取措施鼓勵學生積極閱讀文學經典。
一、當前學生閱讀文學經典的現狀
1、閱讀方式呈“淺閱讀”特點
調查顯示,65%左右的學生通過電影電視了解四大名著,僅有極少部分學生通過閱讀文學經典感受四大名著的魅力。一些學生僅僅通過連環畫、精簡版、漫畫體會文學經典。影視作品以其獨特的傳播特點,能夠帶給學生聽覺、視覺等感官刺激,因而受到學生的廣泛喜愛。而連環畫、漫畫等閱讀載體,由于簡單易懂、畫面生動等特點,也容易吸引當今學生的注意力。這些現象無不表明,當前學生閱讀文學經典的方式呈現出鮮明的“淺閱讀”特點,這顯然不利于學生領悟文學經典的深刻內涵和文學價值,無法真正在閱讀過程中吸取營養,進而培育自身的人文精神。
2、閱讀興趣較低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方式也隨之發生重大改變,人們獲取閱讀信息的途徑更加便利。視覺圖像促使學生的文化接收方式產生歷史性變革,這一變革對學生的文學經典閱讀產生重大影響。富有沖擊力的圖像促使學生逐漸疏遠文字閱讀,同時開始關注淺顯易懂的快餐文化,文化消費呈現出鮮明的通俗性、娛樂性、商業性和流行性,而對于隸屬精英文化范疇的經典文學作品則缺乏閱讀興趣。
3、未能充分認識文學經典的價值
當前,許多學生未能認識到個人成長和文學經典閱讀之間的內在關系。當今社會大學生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升學壓力,為了緩解或應對這些壓力,大學生在選取閱讀作品時多傾向于快餐式文學作品,或實用性較強的文學作品。調查顯示,許多學生認為文學經典對自己的成長幫助有限。未能認識到文學經典在啟迪思想、拓展心靈、提高人生境界等方面的價值。當然,這也與當下較為浮躁的社會心理有密切聯系。
二、閱讀文學經典在學生人文精神培育中的作用
1、提升道德修養
許多文學經典都包含儒家思想,而儒家教育的主要內容則是道德人格的培養。《孟子》明確指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提倡人們具備獨立的人格。而《三國演義》中則塑造了仁義的劉備、忠心的諸葛亮等人物形象。屈原的《離騷》則表達了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陶淵明的詩歌崇尚自然,并主張不為五斗米折腰。王維詩中則有濃厚的禪意。學生在閱讀這些文學經典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其精神內涵的影響,進而形成愛國主義、忠誠愛人、伸張正義、不慕名利的高尚道德情操。
2、確立正確的人生理想
文學經典的核心內容就是塑造人物形象,并通過這些人物表達自身的理想和情感。許多文學經典中都塑造了具有崇高人文精神的人物形象,以帶給讀者生活動力和情感震撼。文學創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導讀者更加清醒地認識自我,并激發讀者對真理的渴求,提升讀者的自信,喚醒人們內心的勇氣、羞恥、善良,繼而促使人們變得更加高尚堅強,明確自身的人生理想,并為之不斷奮斗。例如,高爾基小說中的許多任務雖然命運坎坷,但卻從不灰心、沮喪,而是頑強地與命運做斗爭,進而彰顯生命價值,實現人生超越。學生在閱讀其作品的過程中將會不由自主的受到這種精神的鼓舞和感染。還有一些文學經典則能夠引導學生明確信仰的力量。例如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具有鋼鐵般的意志,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奮斗。這些人文意識將通過文字逐漸滲透到學生心靈深處,進而鼓勵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
3、形成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隨著社會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學生的就業壓力也逐漸加大,此外,學生在學習、生活、愛情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挫折。一些學生在面對這些失敗與困難時,時常出現灰心、焦躁、逃避等心理,無法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進而引發抑郁、自卑甚至自殺等心理問題,這無疑將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文學經典中的許多篇章和人物則能夠傳達一種樂觀向上的人文精神,激勵學生樂觀看待生活中的種種遭遇。比如孔子曾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李白即便壯志難酬也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些文學經典都能夠鼓勵學生積極面對人生,并形成豁達的人生態度。
參考文獻:
[1]哈迎飛,周忠昊.論通識教育視野下的文學經典教育——以“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導讀”課程建設為中心[J]. 高教探索,2015.
[2]劉加媚.文學經典的教學、閱讀與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J].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