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芳
摘 要:在互聯網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因信息技術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順應形勢,教師必須做好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借助信息技術革新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形式和學習方法,給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促使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1-010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1.065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在我們的基礎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也越來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教師的教變得更加輕松有效,學生的學也變得更加有趣生動。隨著信息技術的持續發展,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要不斷創新,將新的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去,使兩者完美融合。接下來,我就從幾個方面談一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相融合的一系列策略。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內容的整合
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要貼近生活”“數學問題生活化”。事實上,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們有一定生活基礎的數學知識,并且對此更感興趣。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的“原型”,依靠學生對感性材料的直接興趣,激發學生創新。如果我們能夠從教室內部尋找數學現象, 當然是一件非常簡便的事情。例如,在學習長度、形狀等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就地取材,讓學生用手上的度量工具,親手測量課桌、書本、教室的各個邊長,從而形成基本的度量和單位的概念。如果教學內容不方便從教室內部找到數學現象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手段將生活現象帶到課堂之中來。例如,在學習“統計計數”的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找到一段關于某機場一天飛機起落情況的視頻,通過快放慢放,讓學生用統計計數的方法記錄該機場飛機起落的數據。所以,有了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幫助,小學數學課堂就可以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整合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二、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創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形式
有了信息技術的輔助,小學數學課堂相對以往的上課形式更加靈活,能夠貼合小學生的實際,安排一些更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數學學習活動,讓學生學得更加輕松有趣。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豐富的聲音、圖片、視頻等的綜合表現能力,給學生打造出活潑生動的數學情境氛圍,讓小學生能夠沉浸在一定的情境中,更加投入而直觀地去觀察、理解數學現象。另外,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啟發學生多思考,只有多思考,才能讓學生真正從內心去理解數學,把數學知識變成自己的智慧。比如,借助多媒體課件將一些數學問題用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雖然也是在提問,但這樣的提問方式會讓學生感覺不同尋常,更富有新意,更有興趣,從而活躍他們的思維。
三、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促進小學生對數學的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學習是促進學生獨立自主能力發展的良好教學方式,通過激發學生內在對學習的熱情和好奇心,讓他們自覺投入到數學的研究中來,這就需要我們繼續深化素質教育的改革創新,在數學教學中將學生自身的主動性激發出來,教會學生學會自己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如今,互聯網信息技術使得我們在信息獲取方面變得更加容易。當我們遇到了不管哪方面的疑問的時候,都可以試著打開互聯網,用搜索引擎將有關的內容搜尋出來,我們還會發現,這個世界上跟我們一樣有類似疑問的人真的很多,而且他們比我們還要先想到這些問題,對于數學問題也是這樣,有了問題可以去網上搜一搜,基本不會毫無所獲。另外,互聯網上也有很多的熱心的專業人士,搜索不到解題思路時可以將問題發布到網絡社區,很快就會有人解答。所以,當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小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對于他們學習主人翁意識的塑造大有好處。與此同時,學生在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的信息技術素養也得以提升,這正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一種能力。即使上再多的信息技術課,學會再多的信息技術知識,如果脫離了應用也便很快就遺忘掉了,因此,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與數學素養是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
四、借助多媒體技術因材施教
學生的數學水平是存在差異的,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對數學知識的領悟能力較差,或者是學習方法不夠到位,或者是因為缺乏良好的學習品質,不管什么原因,差異存在是一種正常現象,而教師要注意到這一現象,在教學上進行差別對待,避免一刀切的情況。因此,在教學新內容前,教師必須先作調查,記錄下學生對學習內容掌握的程度及要求,根據不同學生情況給其制定不同的學習安排讓不同學生的需要在一節課內得到較大程度的滿足,真正做到因人而異,有的放矢。為了提高這種因材施教的效率,又不給正常工作帶來太大的工作量,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實現這一目標。通過互聯網多媒體信息技術平臺,教師可以給不同水平的學生布置不同程度的作業,讓人機交互的形式幫助每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種實時反饋的方式非常適合小學生,他們非常感興趣。當然,這需要教師提前做好大量的工作,如制作交互型的練習題庫,給不同水平的學生分配不同的練習任務,設計激勵話語等。有的時候甚至還要給學生一些小小的物質獎勵,從而激發他們內在的動力。
總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整合有多種途徑和方法,不拘一格,其效果是傳統教育技術難以比擬的。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多參加信息技術的培訓,多提高自身本領,在教學中也要多反思,逐步將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提高上來,將其自然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去,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發揮更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小霞.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初探[J].學周刊,2016
(32):144-145.
[2] 姜爍.信息技術環境下對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設計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3] 劉云.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活動設計與實踐[D].河北大學,2015.
[4] 賴艷彬.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數學空間與圖形)[D].東北師范大學,2012.
[責任編輯 馮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