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靜
【摘要】公共管理主要是向公眾提供服務,并以公共利益為主要目的,因而是廣泛且復雜的公共活動。其中,管理創新思維主要是受經濟社會轉型的影響,公共管理推動社會進步并不斷完善政府組織管理機制的一種思維途徑。對公共管理創新思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展開深入研究與分析,提出具有針對性的策略,能夠更加順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趨勢,進而全面推動公共管理的文化與體制創新性發展。
【關鍵詞】公共管理 創新思維 發展 機遇 挑戰
新時期背景下,公共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更加復雜,而其承擔的責任也更大,為此,公共管理者應當具有長遠目光與胸懷,同時還應當具備創新思維。所謂的公共管理關乎大部分人的利益,是一項公共性的活動,能夠為公眾提供服務并追求公共利益。正是由于公共利益的多元化,使得公共管理也具備了創新特征,而且管理創新同樣離不開創新思維。
一、管理創新思維概述
(一)管理創新思維構成
所謂觀念,具體指的就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反映而形成的認知以及看法,同時也可以指代人感官在外部客觀事物的影響之下所形成的特定認知,也就是常說的表象或者是印象。另外,觀念也是反映社會存在的社會意識。
所謂知識,具體指的就是則是在政府自然并改造社會實踐過程中,人們累積的精神文化以及認知成果[1]。因而,針對管理創新思維而言,相關人員必須要具備廣闊的知識面,同樣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構建健全的知識結構,進而解決更多困難。
所謂問題,具體指的就是人思維認識過程當中,已知和未知、已有和未有間存在的矛盾。而管理創新思維活動通常將管理問題作為重點,主要的目的就是解決管理問題。在思維活動當中,涵蓋了主觀認識以及客觀事物間存在矛盾的本質思維問題。通常情況下,就是通過思維對象解決矛盾所提出的思維任務。
(二)管理創新思維特征
一般來講,管理創新思維對能夠反映現實的管理活動十分依賴,屬于能動且復雜的一個過程,同樣具備了本身發展規律。
第一,否定性。管理創新思維否定性主要是從反面亦或對立面展開思考管理,進而及時排除管理當中的落后且過時內容,而肯定其中先進且具有價值的內容,基于此形成全新管理思想。對于管理創新思維來講,不僅是對當前管理行為的一種否定,同樣也否定了能夠反映過去亦或是當前管理行為的一種思想。
第二,獨立性。管理創新思維一定程度上展現出主體創新思維獨立的性質。而站在主體角度分析,其中主要包含個體與群體創新思維兩部分,這兩者互相依存并共同進度[2]。所有管理創新理論觀念在最初階段并不是由群體構成,而個體創新思維應當與客觀管理發展的規律相吻合,與管理具體需求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夠得到大眾認可,更好地管理活動提供服務。
第三,自變性。具體指的就是,從管理創新思維向傳統管理意識的轉變,充分彰顯出管理科學發展的具體過程。然而,從傳統管理思維向管理創新思維方面的發展,則真實地反映出管理思維進一步發展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則是管理創新思維辯證否定傳統管理意識的過程,同樣也是管理創新思維的自變過程。
二、公共管理創新思維發展的機遇
在公共創新思維發展的過程中,與當下機遇存在緊密的聯系。但是,機遇卻是稍縱即逝的,因而,機遇把握也與人們知識存在直接關系。在公共管理創新思維主體方面,公共管理者不僅要抓住個人發展的機遇,同樣還應當追求組織發展機遇。由此可見,機遇能夠推動個人以及組織的成長。而在感知機遇方面,同樣具有特殊性,而發展機遇的理想性則與管理者對于可能環境預期存在聯系。其中,全球化與政府機制的全面改革為公共管理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因而,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公共管理創新思維質的飛躍。
而管理者在追求機遇的過程中,一定要能夠感知,同時渴望追求機遇并堅信機遇會推動組織的全面發展。在把握機遇方面,需要合理地運用系統管理控制方式,并且重視管理策略以及方向,對機遇予以科學運用。另外,在運用資源方面,應堅信已經找到真正機遇,之外是一無所有的。對于資源的控制,應潛在負擔,能夠正確地預測風險的成本。總的來講,在發現機遇的同時,也要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并找出全新機遇,這同樣也是公共管理創新者所需具備最為基本的素質。
三、應對公共管理創新思維發展挑戰的有效策略
為了進一步推動公共管理創新思維的發展,就必須要使其具備創新性以及綜合性,甚至是預見性與多元性。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同樣為國家公共管理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極大動力。在我國,針對現階段政府公共行政問題與全球化這一嚴峻挑戰,一定程度上為公共管理創新思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首先,政府公共行政需轉變管理創新的思想。在全球化背景下,對政府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管理理念中應當涉及到社會、任務與結果和顧客導向等內容。而以上導向需要將客戶需求當作政府公共部門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樣也是政府改革過程中要依據的主要目標,進而彰顯出管理的服務型特點[3]。
其次,對政府職能管理創新思想的定位。在政府職能重新界定方面,主要的內容就是泛化與弱化。為此,公共管理創新思維的發展同樣需要將以上兩方面內容作為入手點。目前,政府職能泛化具體指的就是不斷強化國際經濟以及技術的合作,進而對公民與企業在其他國家合法權利予以全面保護,同時還應當積極地提供公共性的服務。
再次,形成全新服務范式管理創新思維。在全新服務范式管理創新思維方面,需要采取的措施具體表現在:數字化政府的構建,提供在線服務,特別是對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合理使用,進而對公共事務展開管理并提供公共服務。另外,在政府公共行政中要不斷擴大信息技術應用和服務的范圍,在網絡信息技術的作用下,形成全新組織形式以及管理機制。其中,主要的內容就是利用網絡對管轄范圍之內的公共事務進行處理,并實現公共服務的傳遞,一定程度上更深人地了解了政府,同樣政府也更加了解人民群眾。這樣一來,政府在信息收集和處理方面的能力也將提高,同樣增進了辦事的效率。
最后,對國外現代化管理創新的方法予以積極地運用。為了能夠與全球化發展的趨勢相適應,公共管理者創新思維的發展同樣需要對國外組織先進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念予以適當地引進,轉變單一管理方式,對政治法律以及經濟管理等多種方法和手段予以綜合運用[4]。其中,可以合理地編制戰略計劃并貫徹落實戰略管理工作,重視領導和管理工作,進一步促進政府公共部門的發展,提供在線服務并不斷增強服務的質量。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得市場和政府更加協調,與此同時,還能夠對管理機制予以全面建設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不斷發展,而公共管理同樣受到了市場規則的約束以及形勢考驗,因而,公共管理創新思維發展同樣面臨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充分利用人類智慧,對發展機遇予以正確地把握,進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公共管理,進一步推動公共管理的全面改革。而通過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同樣十分重要,需要提高重視程度。
參考文獻
[1]呂涵.公共管理創新思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4):90-93,96.
[2]李喜童,李璐.論創新思維的涵義、特征、過程及其修煉[J].商業時代,2011(18):144-145.
[3]王保國.關于創新思維與邏輯思維關系的哲學思考[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8(2):102-108.
[4]陳瓊.公共管理價值新視角——論生態思維與生態型政府的構建[J].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15,24(6):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