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東亮 曹其華 王逸飛
【摘 要】文章通過對職業教育教材現狀的研究分析,結合國內外職業教育教材開發的新模式,提出了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教材程序化開發流程。同時,借鑒服務行業的“增值服務”模式,針對職業教育教材常采用“開發→銷售” 的簡單銷售模式,提出了在教材服務過程中建立教材服務動態閉合更新機制。
【關鍵詞】職業教育 教材 流程化 增值服務
從職業教育誕生的根源來看,職業教育即為特定職業服務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培養為特定崗位服務的技能型人才,帶有強烈的就業指向性;其根本目的是解決教育對象的就業問題。2010 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第三十二條提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要求,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材建設,建立健全教材質量監管制度。” 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促使職業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也為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教材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一、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現狀
國內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學校數量及專業開設范圍在近幾年增長迅速。但是多數職業院校沿用的是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采用學科體系的設置、教材的編排等,基本上與普通高等教育如出一轍,即使部分教材采用了“項目化”“模塊化”設計,也基本上是傳統本科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形式上的修改,有的甚至簡單地將“章、節”改為了“項目、任務”。
經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由于我國高職教育發展時間較短,高職教材建設落后于高職發展的需要,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重理論,輕技能;2.教材開發系統性不強;3.教材內容不能體現發展前沿;4.對學生的引導不足;5.教材內容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職業資格對接不好;6.教材資源立體化程度不高。
二、 職業教育教材程序化開發
筆者通過市場調研、社會調查等方式對專業課程教材開發背景進行調研,在此基礎上進行專業課程體系分析,從而避免教材重復、知識重復的情況出現。然后,在確定教材開發團隊、教材定位、開發思路和職業資格證融入等因素的基礎上,進行專業課程教材規劃、開發方法、能力本位教材開發方案、教材呈現形式等方面的研究,為教材開發奠定基礎。之后,教材開發團隊通過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方式進行,整合研究成果,實施專業課程教材開發。最后,建設包括課件、題庫及其他教學素材(如工程案例、文獻資料等文本類、圖形圖像類、視頻動畫類素材)于一體的立體化配套教材。
三、職業教育教材編寫模式分析
(一)模塊式編寫模式
很多職業的專業化較強,因此相關教材宜采用模塊式的編寫理念。教師可根據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授和訓練。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理論水平有限,且學習能力參差不齊,而模塊式的教材編寫可以使學生免修以前學過的模塊內容,避免了教學資源的浪費。模塊式的編寫理念適應模塊化教學的需求,可滿足一些專業(如汽車應用與維修專業、電子專業)的職業教育特點。目前也有一些中等職業學校在財會專業的主干課程中實施模塊化教學,并編寫會計崗位的配套模塊化教材。
(二)項目式編寫理念
項目式教學將教學內容設置成一項工作或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的實施和完成必須遵循規則和計劃 , 要在規定的時間里按照要求進行,結束時獲得產品和結論等。在進行項目式教材的環節設計時,要考慮到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項目式教材的編寫理念可以是:首先確定大的項目,這一步對應傳統教材中的章;然后確定項目中的任務,這一步對應傳統教材中的節;最后,確定具體的工作內容或者小任務,這一步對應傳統教材中的目。接下來可以設計操作示范步驟、示范項目要點、練習項目分析、協作學習(交流、討論、分工協作)、完成練習項目、學習評價等環節。教師運用項目式教材組織教學的過程,也就是項目式教學實施的過程。
四、職業教育教材增值服務創新
目前,職業教育教材供應服務主要集中在教材本身或附加數字資源,并沒有注重用戶(教師/學生)的體驗,也無配套的服務,造成教材開發與教材使用無法實現優質對接。借鑒服務行業的“增值服務”模式,在教材銷售推廣過程中采用增值服務,即擴充教材供應鏈服務產品種類,讓用戶買到的不僅是教材本身,更多的是與之配套的服務。同時,提升教材生命周期服務質量,采用如教材開發人員組織教材使用相關培訓、建立信息反饋系統、提供相關實訓配套產品、聯合開展示范授課等多種模式,讓教材用戶更好地享有相關服務,真正提升職業教育教材質量。
五、總結
我國職業教育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斷增大,對職業教育教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十三五”高職規劃教材建設已經啟動,只有不斷研究現存教材的問題,通過模式創新、服務創新和機制創新才能實現優質教材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檀仲麗, 鈔俊榮. 高職項目化教材建設研究[J].群文天地, 2012(6):260.
[2]王丹丹, 牛曉宏. 高校教材的數字化服務營銷方式研究[J].今傳媒, 2011(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