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莉+蒲祖康
(廣西科技大學,廣西 柳州 545006)
【摘 要】本文總結了當前高校禮儀教育現狀和畢業生禮儀修養狀況,分析了當前高校禮儀素養教育過程中畢業生禮儀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在高校就業指導課中加強現代禮儀教育,不僅增強了高校畢業生禮儀修養,而且能有效提升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的競爭力,進一步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的觀點。
【關鍵詞】高校;就業指導課;畢業生;禮儀修養
近年來,在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攀升和經濟下行嚴峻的就業形勢下,盡管各高校對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已經日益重視,普遍加大力度,主要開設了《畢業生就業指導課》,設立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推廣就業信息網等,但調查發現,部分高校畢業生仍存在禮儀素養較低、社交禮儀意識淡薄、禮儀規范欠缺、禮儀標準自行放低、禮儀情感狹窄等禮儀文化修養水平不高的問題,不僅嚴重影響了畢業生的素質形象,成為畢業生就業的阻礙;而且也對高校高素質人才的輸出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加強高校畢業生禮儀教育,既是對我國優秀傳統禮儀的繼承,也是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需求,更在高校高素質人才培養、社會和諧風氣形成、整體國民素養提高等方面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一、高校禮儀教育現狀
當前已將禮儀教育納入教學科目或劃為重點教學課程的高校屈指可數。雖然有些高校已將禮儀課程納入正常的教學日程,但其課程設置一般為非限定選修課,課時占有量小,很難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大多數高校則是將禮儀教育劃為就業指導課程中的一或兩課時,并多以理論知識的形式淺嘗即止,禮儀教育深度和應用性很難保證。
二、畢業生禮儀修養狀況
調查發現在高校畢業生中普遍存在禮儀素養低,不懂禮、不守禮、不尚禮的現象。其表現總結為:一是社會公德和遵紀意識淡薄。現實校園中常常表現為:破壞公物如踐踏草坪、破壞公共桌椅、破壞欄桿和垃圾桶、上課遲到、曠課等;二是自尊心強但不尊重他人,常見的有:遲到、曠課卻豪無悔意、無法接受企業對他們的層層考驗,被拒絕就覺得自尊受到了傷害等;三是缺乏誠信和愛崗敬業精神,畢業生未經用人單位同意擅自毀約、離崗等現象屢見不鮮。
此現象并非個案,因此分析當前大學生禮儀失范的原因,并在就業指導課中注重并加強禮儀教育刻不容緩。
三、當前高校禮儀素養教育過程中畢業生禮儀缺失的原因
筆者通過查閱文獻總結了當前大學生禮儀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教育缺失。具體表現為:一是父母在教育過程中未能做好禮儀典范,未將尊重、關愛他人、嚴于律己等禮儀教育的核心思想傳承給子女;二是更多父母重點關注的是子女的成績是否能進重點院校,忽略甚至放棄了家庭教育中禮儀修養塑造這個重要內容。
(二)學校教育缺失。理應是禮儀修養培養的黃金階段—中小學教育階段,卻受應試教育、升學率至上環境影響,未將禮儀修養的培養定為教育主流,因此禮儀修養缺失現象即使嶄露頭角也未被引起重視,最終淪為禮儀教養隱患,一旦在某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倡導下就可能轉化成為現實的失禮行為。
(三)外界輿論的影響。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傳統的禮儀觀念不斷遭受新思潮沖擊,社會上不道德、不文明、禮儀缺失的現象屢見不鮮,無時無刻對價值觀念還未成型的大學生帶來消極影響。加之禮儀缺失的新聞每天充斥在學生生活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學生對傳統禮儀教育的認同感,再加上青年人缺乏正確辨別能力,不能有效地運用自我防御和抵制機制,最終導致他們出現對禮儀教育產生困惑、抵制,進而影響他們對禮儀教育的積極性。
(四)畢業生對禮儀素養培育的不重視。多數畢業生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強化各種專業能力、面試技能培養、外在形象包裝,卻往往忽視了加強禮儀素養的重要性,從而放松了對禮儀素養的培育。有些大學生雖然認識到了禮儀的重要性或對禮儀知識有一定認識,但由于缺乏實踐規范訓練或持之以恒的培養,最終未能將禮儀修養內化為自身習慣,因此也時常出現失禮的言行,甚至于還存在錯誤認識,認為禮儀素養培育并不重要,自行放低禮儀的標準,對于旁人不合規范的禮儀更是視若無睹。
因此,高校就業指導課作為畢業生接觸社會的“第一課”,在開展過程中對
畢業生強調和宣揚加強禮儀修養的重要性,進而真正實施禮儀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四、加強現代禮儀教育在學生就業指導課中的重要作用
(一)既是大學生繼承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需要。
目前,較多高校畢業生存在著專業知識和道德水平嚴重不平衡的問題,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必要的禮儀教育。因此,在就業指導課程中加強對畢業生進行系統的禮儀教育,不僅可以使其了解并掌握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禮儀規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更可以培養學生將內在的道德品質和外在的禮儀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真正高素質人才。
(二)有效提升了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的競爭力。
禮儀教育是根據社會約定俗成的規范要求,對人們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禮儀修養教育活動,加強禮儀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能有效提升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1.禮儀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補充,能有效提升畢業生的職業素養,幫助畢業生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畢業生的禮儀教育是以德育教育為基礎,將禮儀標準內化為他們的自覺行為,使其學會尊重并有效表達尊重;了解個人形象的重要性并學會自我塑造形象。因此,在高校就業指導課中加強對畢業生的禮儀修養,不僅有助于提升畢業生的綜合職業素養,而且也為其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奠定了基礎。
2.加強禮儀教育,有助于提升畢業生自信心。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形勢下,部分高校畢業生雖然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但在求職過程中表現出期望過高、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現象,最終導致求職失敗。因此,在就業指導課中加強必要的禮儀素養教育,以學校與企業禮儀標準為切入點將禮儀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多方提高其基本的禮儀理論和技能,不僅能提升畢業生自信心,而且能為學生順利就業入職牽線搭橋提供助力。
3.提升畢業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推進畢業生準職業化進程。當前,人際交往溝通能力已成為用人單位最看重的畢業生素質或用人單位招人重要標準之一。一方面,在就業指導課中通過禮儀教育能使學生在真正走入職場之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學會自尊和尊重他人,善待自己和他人,為自己創立輕松、和諧的人際關系環境。另一方面,在就業指導課中通過強禮儀修養,使學生學會運用禮儀規范在面試中或工作中適當地表現自己的內涵和修養,為順利就業增加了成功的砝碼,更好地推進畢業生準職業化進程。
4.幫助畢業生更好地適應崗位要求。在就業指導課中結合企業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地禮儀教育,不僅能幫助畢業生盡快了解和熟悉企業環境,在職場上脫穎而出,促使其盡快完成職業人角色的轉換;而且有助于提升畢業生對企業的歸屬感,提高服務水平,順利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就業指導課中加強高校畢業生禮儀修養,不僅是大學生繼承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客觀需要,而且能有效提升畢業生成功走向社會、步入職場的競爭力。因此,在就業指導課中建立完善科學系統的禮儀教育機制,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技能并結合學生的禮儀教育,使學生真正做到內外兼修,有效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成為人才競爭中的佼佼者。
【參考文獻】
[1]黃豆豆.芻議高校就業指導中應加強禮儀教育[J],文化教育叢,2010,06:175-177;
[2]王衛林,王北陽,張雁凌.試論禮儀教育納入高校就業指導課的意義[J],宿州學院學報,2008,23(6):148-150;
[3]黎明.禮儀教育對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31(02):40-41;
[4]姜瑞華.高職學生入職前商務禮儀素養教育探析[J],人力資源,2013,13:269-270;
[5]呂瑩,許云強.探析高校禮儀教育模式,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J],時代教育,2013,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