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
摘 要:新世紀將喚起人們對科學與藝術的綜合創造力的認識。作為未來一代的藝術學子們,在進行傳統美術創作的同時更好地融入現代科技,創作出更優秀的藝術作品,是未來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個關鍵時期,就更需要藝術家們運用自身的綜合實力,創新傳統美術和現代科技藝術的接觸點、融合點,使二者融會貫通,創造出更大的藝術價值為世人共享。
關鍵詞:現代科技;傳統美術;繼承與發展;融入;創新繪畫;沖擊與影響
1 現代科技的興起
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多種因素合力的成果。自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思想解放運動以來,科學就從宗教迷信的精神束縛中被解放出來。經濟發展為科技進步奠定了物質基礎,加上國家重視發展科技,為科技進步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氛圍,進一步激發了科技人員的創造熱情。文藝復興運動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實現了科學史上的一次革命。直到20世紀末電腦出現,人們開始運用電腦進行多種工作。學習電腦運用成為人們必備的一種技能,人們開始用電腦畫畫,顯示器可以顯示出作者描繪的所有視覺形象。電腦技術以快速的經濟回報,讓電腦美術很快向各個繪畫領域進軍。
2 傳統美術與現代科技的繼承與發展
傳統美術的傳承是文化的內在屬性,也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對于傳統繪畫的繼承,不僅要注意傳承文化的民間藝術,還要重視其民族性、群體性以及傳統與現代技術交織在一起的文化發展。比如壯族傳統的繡球,它在缺失后是如何在現代科技文化語境中轉換角色,尋求到了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并得以重生和復興的?我們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讓文化再生產,需要學會從人類學到藝術繪畫學等很多學科之間交叉的手法入手,從繡球的傳承環境、機制、傳承人等層面記錄傳承過程。再把繡球這一壯族傳統的民藝事象和創造傳承繡球工藝利用現代科技制作成多種視頻,供后人學習和掌握。還有對于很多作為中國文化的母體藝術,如雕塑、剪紙、年畫、版畫等傳統民間美術,我們更需要理解和解讀民間文化中蘊含的意境與精神特征,在傳統和現代科技的比較中發現相互之間的融合點。并且,準確把握哪些是可以保留的,哪些是利用好現代技術就可以創新甚至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的,有效地在傳統美術精髓的基礎上去發展,并將其融入現代設計中,使其更加貼近現代人的審美需求。
3 如何把傳統美術更好地融入現代科技繪畫中,實現繪畫的創新發展
傳統的美術大多建立在人文科學的基礎上,通常崇尚自然,尋找更美、更真實的寫生意境,以更好地表現本土傳統色彩和現代科技市場色彩的相互結合。在傳統的美術色彩學習中,首先要了解在我國傳統的繪畫色彩構造中,基本的色相對比是紅、黃、藍。而這些高純度的顏色,通過畫家們對它們之間的面積的調節,更好地獲得了明確的色相,組成了比較穩定而統一的色彩結構,達到了一種和諧的色調。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場,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下沉花園廣場的環境色彩設計中,充分運用了中國傳統色彩,表達了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豐厚歷史底蘊。其中,響鼓紅墻的色彩設計,就是傳統的“中國紅”充分利用白天和夜間的不同光源,表現傳統和現代科技觀念的融合。再如,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的服飾以紅、黃兩色的傳統色彩為主色調,運用傳統的有祝福寓意的祥云圖案為裝飾紋樣,采用了高科技的材料和技術,更加凸顯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特征。這是把傳統美術更好地融入現代科技繪畫中的表現,更是對美術的一種創新發展。
當然,面對包羅萬象的世界,有人會認為傳統美術已經該淘汰,應該被放棄了;有人則認為設計是一門現代技術,與傳統美術是兩碼事;還有人認為民間傳統美術是寶貴的,但是太過龐雜厚重,無法去碰觸。正是由于這些人的片面認識,一些設計人員在設計中只是跟風,拼命地追求所謂的“時尚美”,在設計中生搬硬套一些西化的形式,故弄玄虛,孰不知長此以往,我們傳統的民間繪畫藝術就會失去民族的根源,變得寥寥無幾。面對新時期藝術的不斷發展,我們有必要引領后人對科學與美術進行綜合創造力的認識與改進,讓我們在傳統美術這片豐富的土壤中達到美術科技創造的巔峰。因此,就要不斷地掌握先進的表現工具和手段,逐步提高自己的藝術表現水平。當今,我們會看到很多古裝版電視劇中的形象設計,藝術家們在藝術造型中,既保留了傳統手工上的繪畫剪裁設計,又加入了現代科技中的3D效果,不僅為觀眾帶來了較大的視覺沖擊力,更是把二者很好地進行了融合和創新發展,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4 現代科技對傳統美術的沖擊與影響
長期以來,傳統美術畫家大多以采風、寫生的方式進行藝術創作,不停地從中尋找靈感,創作出的作品一般是獨一無二的。并且,一些設計學科也一直沿用以繪圖為主的單一的繪畫寫生訓練手法。現代科技使現代藝術設計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觀眾面前。比如,很多廣告設計、環境設計、服裝設計等都因電腦這一媒介的出現拋棄了傳統的繪畫方法和工具材料,突破了自己藝術表現手段的局限而大顯身手。藝術家通過在計算機顯示屏前討論設計方案,觀察任意角度的設計效果。如果要更改設計方案的大小、角度,只需輕輕一點鼠標鍵盤,并選出最佳的設計方案。不可否認,現代高科技的電腦美術的產生給傳統美術繪畫帶來了劃時代的變革,不僅大大提高了藝術設計的質量、設計效率和自動化水平,更營造出一種全新的藝術創作效果。比如,當今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它們的制作分為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技術。網頁上流行的Flash動畫就屬于二維動畫,而最有魅力并運用得最廣的當屬三維動畫。但是很多藝術人才卻忘了,一部好的作品除了要有好的腳本、經驗豐富的導演,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傳統美術繪畫出最具有魅力和靈魂的人物造型,從而更好地打動觀眾。現代科技在影響傳統美術的同時也在制約其發展,畢竟用電腦科技設計出來的人物場景是虛擬的、無生機的,沒有太多可收藏的價值。
作為未來一代的藝術學子們,在進行傳統美術創作的同時,更好地融入現代科技發展,創作出更優秀的藝術作品,是未來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大家不管在今后的工作中是立志成為設計師還是走藝術家路線,都應當認真地去學習和探尋傳統美術與科技之間融會貫通的發展之路,充分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為社會未來的文化生活提供更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當前,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以及國外各種藝術觀念都對中國傳統美術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和影響。雖然不能直接下定論是好是壞,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對于生活在我國傳統美術文化氛圍中的人們,各民族、地域的習俗觀念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審美觀,尤其是帶有本土特色的藝術產品所展示出的熟悉的親和力,更能打動觀者,從而產生更深的交流和溝通。在這個關鍵時期,需要藝術家們用自身的綜合實力,創新傳統美術和現代科技藝術的接觸點、融合點,使二者融會貫通,創造出更大的藝術價值為世人共享。
參考文獻:
[1] 吳嚴明.文化的再生產[D].中央民族大學,1996.
[2] 任晶晶.現代科技對傳統美術的強大沖擊[D].長春大學,2010.
[3] 羅志.探索現代科技對傳統美術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