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義成功鄉農業服務站,遼寧 朝陽 122413)
摘 要:隨著農業生產水平的迅猛發展,人們對農產品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食品健康已經成為人們非常關注的問題,人們對無公害農作物的需求,推動了環保綠色有機農產品產業的發展。肥料是農作物增產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圍繞綠色農業生產,更多的農戶選擇在生產中施用農家肥,但受傳統增產觀念的影響很多地塊告別了農家肥一直多年單一施用化肥,或減少了對農田進行農家肥的投入,最終造成耕層變淺,使土地不能“飽餐”,出現了土壤板結、“營養不良”癥狀,作物生長后期表現變黃,產量降低,種出的農作物品質低、銷量差,降低了土地經濟效益的產出,而要恢復和保持土壤肥力,必須增施農家肥,促進有機生態農業的發展。
關鍵詞:農家肥;農作物;作用
中圖分類號:S1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21
1 農家肥種類
農家肥種類多且來源廣、數量大,養分全面,肥效持久,成本也比較低,是綠色生態農業的基礎。農家肥是日常生活中利用糞便或生活垃圾做無公害處理而成,農家肥主要成份是有機化合物,可以改善土壤的性狀,具有持續供肥的能力。這些營養元素多呈有機物狀態,難于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必須經過土壤中的化學物理作用和微生物的發酵、分解,使養分逐漸釋放,因而肥效長且穩定。另外,施用農家肥有利于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使土壤中空氣和水的比例協調,使土壤疏松,增加保水、保溫、透氣、保肥的能力。
2 農家肥的特點
農家肥具有肥效高、肥期長、肥份全、肥源廣等特點。營養物質比較全面,它含有氮、磷、鉀,但是這些營養成分必須通過發酵和分解,才能讓養分逐漸釋放。
3 農家肥的效益
農家肥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促進作物早熟,主要表現在作物生長前期苗齊,苗壯,長勢喜人;生長后期表現更為明顯植株生長旺盛,葉片黑綠,果實成熟度高,抗倒伏。肥期長主要表現在從農家肥施入田里后到果實成熟時,一直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降雨量偏低時,化肥不易分解,但農家肥仍然在發揮著肥效,相當穩定,不燒小苗。肥份全主要表現為富含多種營養元素。肥源廣主要原材料廣泛,草木灰、人畜糞便、各種腐熟秸桿、各種家禽糞便等,經過浸濕、混拌、堆制、倒堆、發酵積造出最好的有機肥料。
4 化肥和農家肥配合使用
在農業生產中,提倡農家肥與化肥配合使用,化肥與農家肥配合施用可取長補短,有效解決作物所需營養元素的供給平衡問題,可以全面供應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農家肥大多是完全肥料,養分含量低、肥效慢但持續時間長;化肥的特點是養分含量高,肥效快但持續時間短,養分較單一;兩者配合使用,同時可以減少養分的流失,化肥的溶解度大,用后對土壤造成較高的滲透壓,影響作物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這就增加了養分流失的機會。化肥施入土壤后,有些養分會被土壤吸收或固定,從而降低了養分的有效性。若與農家肥配合施用,就可以減少化肥與土壤的接觸面,從而減少養分固定,提高肥效。另外兩者配合也會促進微生物活動,提高土壤活力,增加土壤養分。調節土壤酸堿性,以提高土壤的緩沖能力,調節酸堿性,使土壤酸性不致增高,改良土壤結構。
5 結語
在增施農家肥確保措施方面,要制定嚴格政策和管理條例,同時加大保護耕地宣傳力度,提高培養農牧民種地養地的思想意識和積極性,樹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加強科學施肥的指導,使化肥和農家肥取長補短,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確保糧食安全問題是涉及國家穩定發展的重要環節,增施農家肥則是保護耕地、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施用農家肥是促進現代新農村建設,保護生態環境,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農業措施。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農家肥合理科學地利用,不但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而且保護農村環境,改變了農村臟亂差的面貌,合理利用了農村資源。
參考文獻
[1]李志遠,郝俊麗.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植保技術[J].河北農業科技,2008(17):21.
[2]馬玉霞,毛建忠.農民的文化素質、鄉村科技文化環境對其采用無公害植保技術的影響[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7(3):80-82.
[3]席北斗,魏自民,夏訓峰.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M].新時代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劉秀芹,建平縣人,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義成功鄉農業服務站,農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