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剛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高職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問題,通過對高職學生就業難困境進行分析,提出了提升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的人才培養策略。
關鍵詞:就業指導 人才培養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5-0121-01
據教育部統計分析,2016年,在全國多達765萬高校畢業生中有300多萬學生畢業于高職院校。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既影響未來自身的發展前途,又決定著高職教育的進一步健康發展。由此看來,加強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策略的研究不僅有利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而且對緩解我國就業壓力,促進經濟發展也有重要意義。為了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現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高職學生就業難的困境分析
近年來,高職學生就業難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而形成高職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又是多種多樣的,包括高職學生本身的原因、學校的原因還有社會的原因等。本文主要針對學生和學校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高職院校學生缺乏一定的綜合素質
大量調查研究表明,當前高職院校畢業生綜合素質完全不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主要表現在學生的基本素質、人際交往能力、求職技巧等方面。高職學生缺乏基本的做人素質,叛逆心理強且容易沖動;又由于高職學生很少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因而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高職學生嚴重缺乏專業方面的技能,盡管高職院校一直強調要重視專業技能的學習,但實際上學生的動手能力很差;高職學生缺乏面試技巧,大多數高職學生在就業應聘中,求職心理不成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缺乏求職技巧。
(二)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與用人單位的需求相脫節。缺乏對專業內涵的建設,忽略了專業與單位需求間的矛盾。二是高職院校課程設置不合理。一些高職院校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輕動手能力的培養。而且一些高職院校缺乏實訓條件,加之師資水平的不足,無法對學生進行實踐技能的培養。三是高職院校缺乏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導致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低下。
(三)高職院校需加大就業指導力度
高職學生要順利走向工作崗位,不僅要靠自己的努力,還要靠學校的就業指導。而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做得不到位,很多問題都需要解決。第一,專業的就業指導教師的短缺。由于高職院校缺乏專業的就業指導教師,目前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教師大多都是由輔導員擔任,而他們缺乏就業指導經驗和專業的就業指導知識,無法達到就業指導的目的。第二,就業指導目標不明確。就業指導應該做到使學生對就業有客觀正確的認識,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但是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僅是盡快把學生想方設法送到用人單位去,從而提高就業率。第三,就業指導時間滯后。就業指導課程應該貫穿于大學學習的全過程,而不應該只在畢業學期開設。
二、提高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
解決高職學生難就業問題,需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目前,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如此嚴峻,對于高職學生來講,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盡一切努力去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首先,要加強高職學生的心理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其次,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當前大多數高職學生的就業觀不正確。最后,要具備基本的求職技巧。
(二)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主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根據用人單位崗位需要調整所開設專業的教學設置層次,從而培養出崗位所需要的綜合性、技能型人才。第二,豐富專業課程體系和提高專業內涵建設,以實用為基礎,根據單位所需來選取教學內容,著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第三,強化師資隊伍和豐富實驗實訓設備,師資力量和實驗實訓條件的建設是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首要條件。
(三)重視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在當前就業形勢相當嚴峻的情形下,高職院校一定要重視就業指導工作。首先,要開展就業指導課程。就業指導課不能只面向畢業生,而應從新生入學開始。其次,定期開展就業講座。另外,提高在職就業指導教師水平。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和專業教師隊伍一樣,都需要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和學習,同時還要引進更高水平的就業指導教師以提升學校指導教師師資力量。再次,采取生活輔導員與專業輔導員相結合的模式。學校將不同專業的學生分派給他們的專業任課教師,讓他們擔任專業輔導員,負責幫助學生學習專業知識、進行畢業頂崗實習指導及論文寫作指導等。
參考文獻:
[1]游富相.高職畢業生就業問題及對策探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8(4).
[2]張建政.加強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提高就業競爭力[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7(9).
責任編輯:孫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