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內容摘要】自新課標課程改革之后,學生們的素質教育已然成為了當代教學的趨勢。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封閉式的教學課堂、應試型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束縛了學生們創新能力的培養,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們物理素養的提升,違背了物理教學的宗旨。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探究式教學模式以開放性的教學課堂為主,引導學生們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物理知識,并提升物理能力。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 高中物理 物理素養 素質教育
在傳統的物理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采取講授式的教學模式進行物理知識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們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對教師所講知識點只停留在一個短暫記憶的階段,并未上升到透徹理解的階段,顯然,這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效率極低,甚至還會阻礙學生們個人能力的發展。相反,探究式教學模式則是一種相對開放的教學模式,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教師充分發揮了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們對物理知識點進行自主探究,并從中汲取相應的物理知識點,相比傳統的記憶式教學而言,探究式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學生們對物理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從而將所學的物理知識點為己所用,長此以往,學生們的物理能力自然而然得以提升。在本文中,筆者便結合自身在探究式教學模式方面的研究與自身在物理教學方面的教學經驗,談談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巧妙將探究式教學模式運用于新課導入,成功激發學生們探究欲望
眾所周知,概念教學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一部分,其中不乏抽象性知識點,于物理初學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新課導入這一環節,讓新課導入變得生動有趣,從而為高效教學打下基礎。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現不少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開門見山”式教學方式導入新課,不僅未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讓學生們對新課學習產生一定的厭煩情緒,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相反,倘若此時教師能夠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巧妙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為學生們創建一個新課探究話題的話,則勢必能夠起到良好的新課導入效果。
例如,筆者在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中彈力的相關知識點時,設計了一個探究型物理小實驗。首先,筆者在講臺上固定了個小圖釘,并準備了一個小的橡皮筋,接著,筆者把小皮筋的一段與小圖釘固定在一起,另一端處于松弛狀態,并記錄松弛端的位置,然后讓學生們上臺來拉小皮筋松弛的一段,待皮筋處于繃緊狀態時,筆者再讓學生們松手,并觀察皮筋所處的位置是否與原來的位置一致。最后,筆者在讓學生們談談在這個小實驗中的感受。如此循循善誘,新課內容便自然而然被導入到教學課堂之中,同時,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也被極大的提高,進而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合理設計探究式問題情境,讓物理教學課堂更加精彩
問題情境的創設是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核心所在,一個合理而恰當的問題情境必然會使探究式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那么,教師在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時該如何才能合理地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呢?首先,教師應當結合當前實際的教學情況,盡量使得所創設的教學情境與實際教學內容相符;其次,教師應當考慮學生們的實際能力,問題太難則會讓學生們對物理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喪失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而問題太過容易則難以收獲期望的教學效果,故而,教師應當結合實際選取難度適中的問題去創設問題情境;再者,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創設具有吸引力的問題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們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學選修1-1中《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這一節內容時,筆者便結合本節的相關知識點為學生們創設了這樣一個探究式問題情境:冬天的時候,小佳在脫毛衣的時候看到了火花,同時自己的頭發也因與毛衣摩擦而“飛”起來了,她百思不得其解,學生們,你們知道為什么會產生這些現象嗎?顯然,這個探究式問題情境不僅與實際教學內容相符,更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順著這樣一系列的探究式問題,學生們的探究欲望被瞬間激發,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三、設計探究式課后習題,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課后練習是提升學生物理解題能力的關鍵所在,所謂孰能生巧,學生們也只有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物理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物理運用能力。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們的課后習題形式往往過于局限,并未起到良好的能力拓展效果。因此,教師要想全面提升學生能力,應當合理設計一些探究式的課后習題,引導學生們在做課后習題時同樣保持著良好的探究習慣。
例如,在教學高中物理必修2中《向心力》這一節內容時,筆者便給學生們部置了這樣一道探究型課后實驗:用一根細繩拴住一個橡皮擦,并用手握住另一端,然后讓橡皮擦做圓周運動,同時不停的加大手拽繩的力度,觀察橡皮擦的速度是否增大?之后再松手,觀察橡皮擦做何種運動,請學生們在課后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加以解答并驗證。
結語
總言之,探究式教學模式于高中物理教學而言必不可少,它能夠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法的不足之處,同時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故而,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當合理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從而培養出更為優異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海濤. 高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研究[J]. 教育學,2011.
[2] 柴西琴. 對探究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 教育學,2001.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