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設“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社會的前提,是進一步實現全面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要認清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的現狀及問題,通過各項措施來健全和完善我國的“法治政府”建設。
關鍵詞:法治政府;現狀;問題;完善
中圖分類號:D9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08-0140-02
作者簡介:鄭苗苗(1979-),女,漢族,山東濟寧人,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司法實踐。
依法治國要求國家是法治國家,社會是法治社會,政府是“法治政府”。建設“法治政府”是建設民主法治社會的前提和進一步實現全面和諧社會建設目標的基礎。在社會大發展的同時,政府還需不斷革新理念,不斷創新思路,不斷整改政府內部體系。“法治政府”的建設不但可以健全政府內部管理模式和構建體系,還可以給群眾知法、懂法、守法作出榜樣,為未來城市大發展做好堅實的服務后盾。
一、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當前我國正處在全方位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中,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還應當加強政治文明建設,其中一項就是加快完善“法治政府”建設。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是我國新時期的經濟轉型、社會的高速發展以及法治建設的必然要求。中國要成為一個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不僅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物質后盾,而且要有嚴密的政治制度、規范的社會運行模式、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作為政治上的支持。后者更是構成一個現代化國家的核心內容。
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當前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會遇到各類社會問題,有些更涉及到其根本利益調整。面對這些突出的社會問題和矛盾,政府也只有通過依法行政,加大“法治政府”建設,進一步樹立政府機關依法行政的形象,才能使“法治政府”觀念深入民心,得到群眾的廣泛擁護,才能從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上正確引導群眾,并最終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為鞏固執政黨的地位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的“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體表現在:1、各級政府機關更加重視法治建設,立法進程加快,制定了一系列操作性較強的法律法規;2、政府職能逐步轉變,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3、行政執法機關執法力度加大,對一些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增強,有效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4、各級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行政意識不斷增強,行政執法水平進一步提高。這些都為“法治政府”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法治政府”建設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進程,是充滿曲折和反復的。目前,我國的“法治政府”建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1、在立法在司法實踐方面,法律制度還不夠健全和完善,部分現行的法律法規已不能很好地適應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發展的需要;2、政府行政能力和執法水平有待加強,對社會經濟生活各個領域的指導和協調作用發揮不夠明顯;3、某些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缺乏法治理念,沒有樹立起憲法和法律至上的法治觀念,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的存在集中反映了社會矛盾的主題,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不僅是對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依法行政的重大考驗,也是對一個政府在法治建設中的重大考驗。
三、如何推動和完善“法治政府”建設
黨的十八大提出將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作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也明確了建設法治政府的總體目標: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綱要》為我們提供了新時期建設“法治政府”的依據。為了實現建設法治政府這一目標,各級政府要不斷創新理念,開拓思路,以不斷推動和完善政府的法治化進程。
(一)狠抓基層政府干部的法治觀念和素質培養
要想加快“法治政府”的建設,就得從政府干部本身做起,因為干部才是構建政府的基材。只有落實到政府的每一位干部,對建設“法治政府”才不是一句空話。要從政府機關內部抓起,提高干部的綜合法治意識,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培養,只有干部帶頭學法、帶頭守法,才能影響和帶動群眾,形成全社會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尤其是接觸群眾最多的政府、機關、單位,要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以案釋法的制度,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建設發展氛圍,大力宣傳“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科學合理性。
(二)著力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力度和工作質量
當前社會發展日趨加快,矛盾凸顯加重,在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同時不能忽視政府工作部門的力度和質量。特別是有些行政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對自身要求不嚴,為了加快辦事效率,工作粗糙,對工作后的評價不重視,影響了工作力度和工作質量。如果力度無法提高,那工作的整體水平就很難提升,對“法治政府”建設就會滯后,因此,著力提高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力度和工作質量,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又一塊基石。
(三)完善政府工作人員與實際需求的配備
法律要普及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在政府中更是不能少,政府的各個職能部門應該根據實際工作中的需要配備相應的專職的法治專員,以便隨時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務。只有擁有必備的法律支柱,在執法或工作中才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否則工作的時效性難以體現,“法治政府”建設就難以順利的開展。在各個職能部門機關單位,需要有好的法律支撐作堅實的后盾。特別是接觸群眾最多的職能部門,自身的法律意識不能淡薄,否則將會導致在執法觀念出現硬化、偏差。在政府部門合力配備專職法治專員是建設“法治政府”的一項重要措施。
(四)“法治政府”建設既是政府的責任,也是群眾的義務
表面上提的是“政府”建設,但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離開群眾的政府就遠離了政府存在的本質意義。只有我們的建設和群眾攜手共進,得到群眾的支持和認可,才算是建設的成功,也體現出建設的根本目的和存在的必要性。群眾擁護政府,支持政府的做法,對執法的滿意,對工作質量、業績的贊許,這才體現出“法治政府”的建設不光是政府內部的責任,也有群眾的義務。政府要大力推進法律顧問全覆蓋工程,推行并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推動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促進城鄉法律服務均等化、一體化,利用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開展公益法律服務,切實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需求。
“法治政府”的建設離不開群眾的支持和擁護,群眾也正需要一個公正、嚴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大力宣傳“法治政府”建設的必要性、科學性和重要性。從而引導群眾走向一個革新的理念,讓他們真實的理解“法治政府”建設的好處和對社會、集體、個人生活發展的必要性。做到以人為本的基本思想,依法執政的正確觀念,找準一個正確的發展建設道路方向是“法治政府”建設成功的導語。
[參考文獻]
[1]唐文靚.淺析法治政府建設面臨的新挑戰[J].法制與社會,2016,05:160-161.
[2]楊榮.以推進依法行政為重點建設陜西法治政府研究[J].法制博覽,2015,3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