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川
摘要:音樂欣賞教學對于開闊大學生的藝術視野、提高大學生的藝術修養有著重要的作用。探索高校音樂欣賞教學方法的創新,有助于高校音樂教育的科學發展。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大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運用藝術性與通俗性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積累大學生豐富的文化內涵,從而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音樂欣賞;教學方法;探索;實踐
一、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音樂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欣賞音樂已經成為人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樂欣賞不僅是音樂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也是普通高校學生藝術修養課中的必修部分。通過音樂欣賞教學,可以使學生廣泛接觸各類音樂作品,在音樂實踐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可以使學生積累中外音樂曲目,增長音樂知識;同時,也是開闊學生藝術視野、提高藝術修養的重要途徑之一。
美育即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音樂等藝術形式,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給人以美感教育,從而達到培養人們的審美觀念,審美能力,發展人們的情感,影響人們道德與情操的目的。音樂教育能陶冶大學生的情操;提高大學生的全面素質;開發大學生智力;對于大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一)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的要點與思路
音樂欣賞教學過程要遵循大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還要以心理學、生理學和教育學作為科學基礎。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大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和發聲等訓練,促進了他們的呼吸器官、發聲器官、聽覺器官,以及大腦的正常發育。
高校音樂欣賞的教材要根據高校開展公共藝術教育的要求編寫。教材要匯集古今中外經典曲目賞析,用最美、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藝術素養。教材的編寫要面向普通高等學校學生。教材不但要講解一些最基礎的音樂知識,而且要按照由淺入深、從現代到古典,從國內到國外順序展開,分別介紹了中國古代歌曲、中國民間歌曲、外國民間歌曲、聲樂、戲曲、歌劇、器樂、民族樂器、西洋樂器等知識。為滿足各個層次的學生的閱讀需求,在講解基礎知識的同時,編者要特別注重以典型曲目為例闡釋相關知識,以讓廣大學生讀懂、感悟。
高校音樂欣賞教學要與時俱進,音樂體裁的選取,應考慮各類型中的中外名曲的賞析體制,使學生在循序漸進,諸曲解讀的過程中,鑒賞一曲,理解一曲,記憶一曲,層層深入,深入淺出、融會貫通。使學生從案例中逐步積累與掌握有關的音樂知識與技能。可以選取各種音樂體裁的感念,音樂要素的構成,音樂基本表現手法的運用,曲式表現的意見,音樂作品豐富的內涵,中外音樂流派及其風格特點等。音樂欣賞應該堅持全面、系統、科學的原則,讓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并鑒賞。
另外,高校音樂欣賞教學要遵循教學規律,教師要刻苦鉆研,并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積極改革高等院校音樂教學的方法,不斷更新音樂欣賞的教學內容,精心收集一些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流行歌曲。如:選取新時期大學生喜聞樂見的音樂作品讓學生進行欣賞。如《小蘋果》、《嗨歌》、《酒歌》、《成吉思汗》、《時間都去哪兒了》、《難忘今宵》、《我從草原來》等眾多熱門金曲。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使高校音樂欣賞教學更加豐富多彩,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而富有生機。
音樂欣賞的學習還要提倡理論學習與作品聽賞并重的原則,重視培養大學生對音響及音樂表現的感知能力,切忌空頭理論、紙上談兵,而忽視音樂的本質及音響的藝術表現。
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教師要采用藝術性與通俗性相結合的方法,介紹音樂鑒賞的基礎知識;并精選部分古今中外的經典名曲,從這次音樂作品及作者、時代背景、創作風格、創作思想、藝術表現以及民族特色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詳細的介紹;還要將理論與譜例、知識與情感的表現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大學生展現出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提高大學生鑒賞音樂的水平,開闊大學生的藝術視野,使大學生在默移默化中理解音樂、把握借鑒名曲成功的經驗,提高大學生的創作、演奏及演唱水平,積累大學生豐富的文化財富,從而提高大學生音樂藝術素質。
(二)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的方法
1.教師要堅持教書育人
隨著音樂鑒賞學習的由淺入深、由生變熟、教師要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獨立鑒賞音樂作品及把握音樂作品豐富內涵的能力,還要結合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人而異地選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輕松愉悅地學,可以學一節、長一智;也可以跳躍式學習,當然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還是以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方法為好。
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占主導地位,要善于啟發學生,誘導學生,使學生自覺地、積極地、進行思維活動,主動理解音樂內容,掌握各種音樂方面的技能、技巧,有表情地歌唱,不斷地克服學習上的難點。教師要指導和激發學生提高獨立學習音樂的能力。葉圣陶先生曾說:“作為一個教師,只把功課教好還遠遠不夠,最重要的是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這就是說,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堅持教書育人, 還要運用系統、扎實的音樂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技能,在豐富的高校音樂課堂實踐中,對音樂欣賞教學規律和教學方法有較深入的研究,并充分利用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挖掘音樂欣賞課程和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的人文內涵和美學情趣,陶冶學生的情感,凈化學生的思想,完善學生的品格,從而成為更純潔,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靈的健全的人。
2.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
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教學目的的教育,使學生明確音樂對于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有重要意義。使學生清楚地明白音樂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音樂能促進人的“自我和諧”與“社會和諧”;音樂能開發智力,激發創造力;音樂能培養審美感受能力;音樂對人的全面發展有推動作用。要讓學生明確音樂與其相關的學科相輔相成的關系。如文學、美術、體育、心理學與教育學等學科之聯系。明確學習音樂具有正確的方法和學習態度。總之,要讓學生明白學習音樂的學有所用之道理。
3.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主觀能到動性的表現,只有對音樂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引起學生參加課內與課外音樂活動的積極性;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情緒高漲;才能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感受音樂及音樂作品豐富的內涵。
在欣賞新的音樂作品時,教師可采用講故事或介紹與教材有關的歷史材料,時代背景等方面的知識進行導入新課,只有當學生對音樂作品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之后,才能事半功倍地學好音樂。如:欣賞《成吉思汗》舞曲時,運用多媒體課件以氣勢磅礴與振奮人心的樂曲,將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與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的壯闊的畫面表現給學生,使學生深刻領悟一代天驕的涵義,了解成吉思汗一生戰功赫赫,滅國無數,為以后元朝的建立奠定了雄厚基礎的原因,理解經典名曲《成吉思汗》的歷史與音樂的表達作用,激發了大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其音樂欣賞教學效果也事半功倍。
綜上所述,通過音樂欣賞教學的探索,不但能使大學生在音樂實踐中感悟音樂,理解音樂,還可以開闊大學生的藝術視野、提高大學生的藝術修養。在高校音樂欣賞教學中,只有遵循大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從大學生的社會實際出發,選取大學生喜聞樂見的音樂作品,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讓大學生在音樂實踐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喜歡音樂,使音樂欣賞教學成為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