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I課程是廣告設計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也是一門集企業視覺形象、企業管理理念、企業行為理念,為構成主體的藝術視覺行為與理念管理行為龐大工程,是學生獨立完成集綜合性、創新性、藝術性的實踐課程。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很高。結合社會及行業對設計人才需求標準不斷的提高,如何來提高CI課程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專業水品、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創新能力,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這門課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就針對該課程教學思路及方法提出了針對性方法。
關鍵詞:教學創新 教學方法 實踐能力
一、課程背景
就CI設計課程而言,它是一門實踐性強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內容涉及十分廣泛,綜合平面設計專業所有課程也是廣告學、設計學、品牌學均包含的核心專業課程,對培養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與行業需求的專業人才具有很高的實用性。這門課程主要是為企業品牌設計與企業形象及理念策劃與傳播,它依托中國經濟環境的快速成長,以成為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一門核心專業課程。CI設計既涉學科廣泛,相關專業知識及企業文化理念、制作材料、生產環節,整個過程中是對學生綜合方面專業素質的考察,要求學生涉獵的知識廣泛。因此,在“CI”課程教學中加入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二、廣告設計專業CI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廣告設計媒介環境正在發生巨大的變革,傳統廣告形式以變為歷史逐漸被新媒體沖擊。而學科及課程建設在高速發展環境中面臨著種種考驗,眾多的因素難以跟上人才培養的需要,尤其表現在課程設計及課程導入過程中缺乏創新性、和市場脫節,理論和實踐脫離,在實踐教學環節中能力培養訓練不足。無法適應就業崗位的實際需要。對此,教育模式及課程教學改革的創新迫在眉睫。
(一)人才培養及課程內容實施方向定位不準確
在新媒體環境下,行業市場對人才需求不斷的提高、廣告人才培養無論是人才培養方向還是課程實施定位,都要充分的考慮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在整體培養模式定位要清晰的明確,精英教育、大眾教育、實用教育。就CI課程教學實施定位要適應市場經濟運行體制,及市場對行業人才要求標準。要以學科課程實施為基準,人才培養為目標,行業市場為導向。
CI課程傳統教學輕理念(MI)重表現(BI、VI),整個CI系統中MI是支撐系統核心,而(BI、VI)是理念升華符號表現。但是往往缺乏市場對人才標準需要的導向、及課程標準定位模糊,導致學生對課程錯誤的判斷、理念有無無謂,表現才是核心。沒有真正的理解企業策劃意義。學生作品無疑成為皇帝的新衣,缺乏靈魂的軀殼。
(二)理論與實戰脫離
CI課程是一門極強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需要縝密的思維構理念造策劃及很強的社會實踐性。因此要特別重視實際操作能力培養構建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要構建多層次的教學體系。加強建設人才培養實踐基地建設,搭建校企共建合作平臺,構建信息化平臺。打破傳統教學課程模式,紙上談兵、虛擬課題教學模式已不再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標準。也正因為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這樣的校企互動的人才培養模式,才突出學生創意能力培養,使之真正進入情境中進行實踐能力的訓練,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團隊協作、交流溝通能力,具備從理論到實踐的能力,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
三、廣告設計 CI設計課程教學創新點
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尋求新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率、課題教學質量。實施教師角色互換,打破傳統的填鴨、灌輸式、教師一言堂教學方法。把課堂教還給學生,教師由主導變為引導。
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團隊的合作能力及專業設計綜合能力,對于該課程的教學,主要采用案例教學法和體驗式互動教學法、新媒體教學法。
(一)案例教學法:通過導入案例,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探索的興趣
項目化教學以培養關鍵能力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在教學中應用實踐項目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具體方法如下:
實際項目導入:從具體操作的情況來看,這種以項目實訓為導向的教學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CI設計課程當中,我們可以導入一些行業實際項目和合作企業的真實項目或者利用網絡“威客”平臺以線上線下模式獲取實際項目設計案例。比如標志設計、CI系統設計、品牌策劃方案等作為實踐教育題目。
設計競賽導入:將實際項目引入課堂,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將設計競賽內容與課堂內容相結合,以大賽主題作為實踐項目進行討論與設計,比虛擬課題更具實用性,發現的問題更切合實際,解決問題更具針對性。教師在實踐指導時能及時發現設計構思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學生予以糾正,使學生充分感受項目設計的全過程,使設計的成果更具實際效應。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增強實戰能力,積累豐富經驗,在進入社會后才能快速融人工作崗位。
(二)新媒體教學
利用新媒體互動幕課模式構建網路教學平臺。同學們可通過平臺涉獵更多的專業知識,及互相學習交流。教師角色變為觀察者、引導者。可通過這種形式掌握學生對CI課程學習狀態及項目實施過程進行實時指導及互動反饋。
(三)體驗式互動教學法
通過分組教學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通過分組創作的方式進行項目實施。選定小組負責人,個其分工根據項目進展情況,進行討論與講義。教師可通過討論得知教學反饋信息,制定測評標準。反饋和測評對教學工作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同時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提高人際溝通等綜合素質和能力。師生關系是一種強大的教育工具,雙發都建立在認知和信任的基礎上。通過此環節拉近了老師與學生距離,便于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容易交流。
四、廣告設計 CI設計課程教學創新實施
在該門課的理論教學上,我將CI的三大組成部分MI、BI、VI的概念及相互之間的關系和地位作用給學生講授清楚,并在講課中注意結合實例。這樣使得學生對CI理論形成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對CI策劃的順序、VI設計的方法等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
其次,在CI策劃方法的講授上,主要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師需要收集國內外成功運用CI系統塑造企業品牌形象的案例,從該品牌CI策劃的市場調研階段開始,包括企業理念的提煉和升華、新Logo的設計、營銷和推廣方案的制定、為企業重新帶來的生機和活力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通過案例分析,使學生能拓寬眼界,更加深刻地領會CI策劃的內涵。再次,在VI視覺系統的核心標志設計的方法講授上,我根據廣告專業學生的自身特色,制定了適合廣告專業學生的教學計劃。整個授課中,采用階段教學的方法,將教學目的分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為優秀賞析,教師分類收集整理標志設計的成功案例,針對其行業共性和企業個性,結合審美發展趨勢、企業文化理念等進行賞析,這樣,學生更容易掌握設計的思路。
第二階段為設計創意提案階段,這一階段可以采用項目驅動教學法,導入一些實習基地和合作企業的真實項目或者利用網絡“威客”平臺以線上線下模式獲取實際項目設計案例,然后進行設計創意的提案。
第三階段為提案討論修改階,建立師生專業交流平臺,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是學生思維的主要動力。在這一階段中,鼓勵學生展開課堂討論,對自己和同學們的方案進行積極的評價和建議,通過課堂討論,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到自己方案存在的不足從而進行修改,提高設計水平。
最后,是CI手冊的制定,通過前面幾個階段的教學,學生已經形成了完整的CI設計方案,在最后這個階段,就是要求學生在實驗室里上機操作,將前期的準備工作形成完整的手冊。手冊的制作同樣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同時嚴格要求學生在制作上力求精致,避免抄襲和粗制濫造,教師應從整體上對學生的設計要素進行把控。
綜上所述,廣告學CI策劃與設計的課程體系必須進行改革,教師在授課時,必須注意將授課內容與社會實踐和市場需求緊密結合,并且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穿插運用,才能把學生培養成綜合素質較高的、適應社會發展的廣告人才。
(作者簡介:高于輝,學歷:研究生,單位:黑龍江工業學院,職稱:講師,專業:廣告設計與制作,研究方向:視覺傳達、環境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