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福林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0
?
土建類高職院工程管理專業群共享課程建設思考
曾福林*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0
為了適應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產業轉型升級以及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需求,提升服務城鄉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水平,需要深入推進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同時還需要加強專業群建設。
根據專業群建設需要按照專業基礎相通、技術領域相近、職業崗位相關、教學資源共享的原則構建,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群構建以工程造價專業為核心,涵蓋建設工程管理、建筑經濟管理(建設會計與投資審計)、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房地產檢測與估價、物業管理等專業組成。具體見圖1。

圖1 工程管理專業群構成圖
(一)工程管理專業群課程體系的構成
遵循專業群建設群內教學資源充分共享的原則,以就業為導向進行課程體系建設,創新構建“基礎模塊+專業模塊”群內共享課程體系;通過校企合作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分析職業工作過程和典型工作任務,研究崗位基本能力,基于學生知識獲取規律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動態調整群內課程和教學內容,以滿足項目化、模塊化教學以及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的需求。基于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基礎能力→專業能力→拓展能力→運用實踐”的模塊化專業群課程體系框架,具體見圖2。

圖2 工程管理專業群課程構成圖
(二)工程管理專業群共享課程體系的構成
經過實時引入行業企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標準、新工藝、新成果和國際通用的技術技能人才職業資格標準,動態調整教學方法和手段,工程管理專業群群內六個專業共確定了27門專業課程(不含人文素質課程)。依照專業群課程“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的建設思路,工程管理專業群共享課程主要除了基礎能力課程完全共享,在專業能力課程中間還有專業群平臺共享課程,具體見表1。

表1 工程管理專業群共享課程
(一)專業群共享課程教學內容構建
在課程教學內容建設方面,應發揮專業群內各專業“專業基礎相通、技術領域相近、職業崗位相關”的優勢,滿足“教學資源共享”的要求,構建“基礎模塊+專業模塊”課程共享模式;同時課程內容要體現專業方向特色,依據專業特點,形成“共享模塊+方向模塊”的課程內容結構。以《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為例,分析共享課程教學內容的適用性情況,具體見表2。

表2 《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共享課程教學內容分析
(二)專業群共享課程教學資源建設
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內容一般主要包括“課程標準、電子教案、教學課件、作業試題、作品展示、競賽資料、視頻資料、圖片資料、推薦網站、推薦圖書、文獻資料”等項目。專業群共享課程教學資源因適用性廣,應進一步設置課程答疑、作業點評、網絡測評等項目,逐步實現以移動終端為載體的課前和課后學習。
共享課程教學資源的建設與一般課程相比,其內容的紛繁復雜,涉及到多個專業,不僅需要主講教師的投入,同時也需要專業群教學團隊的協同合作、共同開發,另外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完成。
在目前“5+1人才培養模式”下,對于基礎能力課程與人文素質課程,一般是安排在第一、第二學期;專業能力課程大多安排在第三學期;中層分立的專業特色課程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拓展能力課程主要安排在第五學期;運用實踐課程中畢業設計安排在第五學期,頂崗實習安排在第六學期。
從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群建設方案來看,工程管理專業群包含六個專業,八門共享課程所有專業都開設,按照傳統的教學組織,如果課程標準一樣,教學內容相同,并且同時開設,這有利于教學管理,以及有利于大專業(專業群)招生。但從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教學資源、特別是教學(實踐教學)場地、教資都不充裕的情況下,存在資源分配與利用阻力。
另外按照目前的專業群共享課程設計、加上人文素質課程,總課時超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總課時的60%以上,課程門數也占到專業課程體系中五分之三以上,這不利于專業特色的發展。
為避免這些問題,建議專業群共享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可以采用“共享模塊同步,方向模塊二次”或者“共享模塊必修,方向模塊選修”等方式實施,在把握專業群共享課程“共性”同時,還要注意到專業群內各專業對專業課程的“特性”要求,以免造成專業群共享課程的變成專業群內各專業的“融合平臺”。
[1]胡英,等.專業群平臺課程的教學改革與設計[J].教育與職業,2012(09).
[2]施能進,等.高職院校專業群共享課程的教學改革和實踐[J].職教論壇,2013(14).
曾福林(1973-),男,湖南攸縣人,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房地產類專業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房地產經營與項目咨詢。
G712;F
A
1006-0049-(2017)08-01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