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海虎

摘要:高等學校作為國家和社會提供高等公共教育產品的經濟實體,每天都在發生大量的經濟活動來支撐和保障教學及科研等各項業務的開展。對于高校而言,經濟合同管理也是精細化管理一個較為重要的環節。能否對經濟合同實施有效管理,把好經濟合同管理關,已經成為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同時,管理好經濟合同也是高校在事業發展中自我約束、自我保護的需要,因此,高校加強經濟合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等學校;合同管理;問題
一、高等學校經濟合同管理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由于高校每年都要簽訂大量的經濟合同,故幾乎每天都有合同履行時點出現,合同履行情況既無法即時匯總,也實現不了動態智能管理。高校的經濟合同從資金流向方向區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付款合同,即高校購買貨物或者勞務等需支付外單位或個人款項的合同;第二類是收款合同。收款合同又分為聯合辦學合同、資產租賃合同、對外投資合同、國有資產處置合同,接受捐贈合同,應收水電費、取暖費等合同。
1.聯合辦學合同。即高等學校與有關教育機構、企事業單位簽訂的學歷教育、技能培訓合同。主要涉及學費、培訓費、住宿費的收入分成,收入分配時點,違約責任等。
2.資產租賃合同。即高校將閑置的教育教學設備以及教室、食堂、超市、房產、車輛等資產對外租賃取得收入簽訂的合同。
3.對外投資合同。即高校利用貨幣資金、實務資產和無形資產向其他單位投資簽訂的合同。
4.國有資產處置合同。國有資產處置是指資產占有單位轉移、變更和核銷其占有、使用的資產部分或全部所有權、使用權,以及改變資產性質或用途的行為。資產處置的主要方式有:調撥、變賣、報損、報廢以及將非經營性資產轉為經營性資產等。資產處置應逐級申報,分級審批。資產處置行為應和購買方或接收方簽訂經濟合同,借以規范雙方的權利義務。
5.接受捐贈合同。學校接受校友、有關企事業單位或者個人捐贈均應簽訂捐贈協議。以證明資產產權轉移和作為財務入賬業務依據。
以上各類經濟合同的履行時點高校幾乎每天都會出現,財務報銷、審核、入賬又需要一定過程和時間。故高校基本上不能即時匯總出所有經濟合同的履行情況和結果,也不方便跟蹤管理。
(二)財務審核和合同管理脫節。高校財務部門崗位設置有的合同管理人員和報銷審核人員不一致,報銷審核人員不了解和掌握經濟合同的簽訂和履約情況,也就不能科學、準確地辦理款項支付業務。比如:某一時點,某基建工程款應付對方工程款的總金額?應掛往來科目的款項金額?第二次付款時點?第二次應付金額?留取質保金多少?等。在工程款中還應扣取多少租賃校產款項、水電費等一系列復雜的經濟往來控制要素。如經辦部門或者經辦人員出現遺漏,財務部門再不精準地掌握合同內容,就容易造成多付款,少收款等問題的出現。
(三)提供給決策層的數據滯后,不能為領導決策提供最新、最準確的數據。高校決策層在對學校整體運行情況作宏觀部署時,要審議高校的資產負債情況,現金流量情況,收入負債情況。其中,分析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等往來款項的依據就是經濟合同。由于財務賬套確認應收、應付往來科目受對方單位開具發票,本校各部門、各級次簽字審核報銷程序的制約,故財務確認應收、應付資金情況有滯后性。高校決策層需要審議經濟合同整體履行情況,只能發動各部門將繁多的經濟合同按收、付款情況分成兩種類型分析,故牽扯面廣、周期長,比較繁瑣,不能為決策層提供即時、最新數據。
(四)目前的經濟合同管理中環節較多,容易出現人為缺失給高校造成損失。目前,大部分高校簽訂經濟合同的程序是部門或處室牽頭→法律顧問審核→分管領導審閱→學校決策層會議通過→合同簽訂→經辦部門交辦公室存檔編號→辦公室編號后轉交財務備案→紀檢審計部門存檔。如果以上幾個環節出現某個紕漏,會給經濟合同的執行帶來實質性損失。
(五)合同管理較為粗放。一是高校的每個處室或部門出于職能需要,都會牽頭與有關單位或者個人簽訂經濟合同。高校財務部門和檔案管理部門、紀檢審計部門有時拿不到經濟合同,或者拿到經濟合同時間比較滯后,也容易在有關款項催收,支付過程中出現紕漏。
(六)合同管理意識不強,合同簽訂部門和人員作為經濟合同管理第一責任人的意識缺失。經濟合同簽訂的重點部門是學校的后勤基建部門,招生培訓部門等。以上部門容易出現摸不清自己的家底,管不好自己的合同臺帳,盡不到合同執行第一責任人的義務,不能第一時間催收催辦。
二、抓好經濟合同管理工作的建議
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推動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的戰略要求。確立了新的歷史時期高校教育科學發展的方向,要求高等學校切實轉變發展觀念,積極推進內涵管理。這就要求高校將經濟合同管理納入智能化、規范化、精準化的管理軌道。針對以上情況,筆者建議高校開發經濟合同動態管理平臺,基本功能設想如下:
(一)網絡會簽功能。各處室、部門按照職能設立各初始登記入口。合同簽訂經辦部門經辦人在簽訂經濟合同之后,將合同的名稱、標的物數量、金額、質量要求、付款期限、違約責任等登記到系統中→合同簽訂部門的部門負責人在網上審核→法律顧問網絡審核→財務處網絡審核→上報分管校領導網絡審核→校長網絡審核(重大合同的簽訂需經高校領導集體研究簽訂)→法人代表簽字、驗印經濟合同專用章、簽訂紙質正式合同→辦公室檔案管理員網上編號后收集紙質文檔→紀檢審計部門存檔。此功能,相比傳統合同會簽流程,網絡會簽能實現無紙化辦公,更方便、快捷,而且能實現異地會簽,避免傳統方式因某一節點人員離校耽誤合同簽訂的缺陷。
(二)經濟合同履行情況動態化管理功能。經濟合同網絡動態管理平臺構建最關鍵的一個功能就是要實現財務數據動態化錄入。財務部門要設定錄入端口,由主管會計根據各項收入和支出的動態情況,依據合同目錄及時錄入收入和支出金額。實現此功能的前提是財務數據要及時更新,對已經收付的款項,在記賬軟件下賬后,要同時在經濟合同網絡動態管理平臺中登記。
(三)經濟合同網絡動態管理系統要設定合同履行節點自動預警功能。經濟合同網絡動態管理平臺運行時,到關鍵時點時要實現紅字預警功能,及時提醒經辦部門及時催收或者辦理相關財務報銷手續。同時,財務、紀檢審計部門和分管校領導都能收到合同到期預警信號。
(四)根據工作需要可為學校領導設立超級管理員賬戶,隨時調閱每個經濟合同的應收和應付情況,并能統計出某一階段的高校應收金額和負債金額,便于領導層宏觀管理和決策。
(五)經濟合同網絡動態管理平臺的總管理員最好設在學校紀檢審計部門。該部門可隨時跟蹤檢查經濟合同的執行情況,并可隨時生成經濟合同履行情況報表。經濟合同網絡動態管理平臺要設立兩個基本模塊,即收款模塊和付款模塊,兩個模塊都要分別設立報表系統,要能生成以下數據:一是經濟合同應收款總金額,二是經濟合同應付款總金額,三是經濟合同已收款項占應收總金額的百分比,四是經濟合同已付款項占應付總金額的百分比。
隨著教育事業發展各種新常態的涌現,高等學校要進一步提升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推行內涵式發展和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推動高等教育事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翟苡辰.財務管理要注意對經濟合同的簽訂與執行的監督[J].經濟研究導刊,2010(15).
[2]毛丹.高校新區建設中經濟合同管理的財務介入[J].現代經濟信息,2010(04).
[3]鄒敏.淺談如何加強工程監理單位的合同管理及財務管理[J].財會學習,2017(02).
(作者單位:山東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