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江市官塘中學 孫祥波
加強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實踐研究
江蘇省鎮江市官塘中學 孫祥波
在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必須開展概念教學。本文j簡單說明了數學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舊的數學知識、應用典型試題開展數學概念教學的方法,希望能幫助數學教師提高概念教學的效率。
初中數學;數學教學;概念教學
數學概念,是指一類體現數量關系或空間關系的數學事件的高度概括。學生只有深入理解了數學概念,才能逐漸做到應用抽象性思維解決各類數學問題。作為教學內容之一,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一定會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本次研究說明了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的策略。
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普遍較差,如果教師應用抽象的語言為學生描述一個數學概念,學生可能根本就聽不懂這些數學概念。從初中學生的思維特點來說,他們更容易理解圖形描述的意思、動畫呈現的意思,數學教師可以在開展概念教學的時候,應用圖形、動畫來呈現數學概念知識。
以數學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這一概念為例。如果教師告訴學生,平行四邊形就是兩個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學生可能難以理解什么是“兩個對邊分別平行”,或者僅僅只能從字面的意思理解平行四邊形。有一名數學教師是這樣引導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概念的:在教學的時候為學生播放多媒體動畫,多媒體動畫中,一支筆在紙上畫了一個點,點開始延伸,點一共折了三次,畫出了一個封閉的四邊形,學生迅速理解了平行四邊形首先是一個封閉的四邊形;多媒體動畫用直尺表示出平行四邊形的上下、左右兩個邊是平行的,學生迅速理解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就是兩個對邊平形;多媒體動畫用三角尺描述平行四邊形的角可以不是直角,現在改變平行四邊形的角度,當平行四邊形的任何一個角是90°的時候,平行四邊形就變成了長方形……學生在觀看這一段多媒體動畫的時候,能夠迅速了解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特點及與其他圖形之間的聯系。
初中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概念知識的時候,可以應用多媒體動畫課件直觀地呈現數學概念,讓學生在看動畫的過程中迅速理解數學概念的意義,避免學生在學習數學概念的時候出現語言理解的歧義。
教師如果在開展概念教學的時候,直接提出一個全新的數學概念,學生可能不能完全理解數學概念知識,部分對學習數學缺少自信的學生可能會產生畏懼學習的心理。為了能讓學生迅速理解數學概念知識,數學教師可以應用遷移教學法,讓學生在理解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的數學概念知識。
以一名數學教師引導學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為例,這一名數學教師引導學生舉出幾個方程的例子及幾個不等式的例子,引導學生分析方程與不等式的區別。有一名學生舉出的例子為3+x=8、3x=9、10-x>3、x/12>1。這一名學生觀察了方程和不等式的特征以后,發現方程和不等式都是由左邊的算式(或數)+符號+右邊的算式(或數)構成的,并且其中必須包含有未知數。這一名學生從觀察方程及不等式結構的相同點中理解了方程和不等式的相似之處,是探討一個未知數的問題。接下來,學生分析比較,學生認為方程的未知數至少有一個解,不等式的解可能只有一個,也可能會有更多。當這一名學生認為到這里就理解了方程和不等式的區別以后,教師又引導學生繪制方程的圖形和不等式的圖形,通過對比圖形來理解新知識不等式的概念。通過畫圖,學生發現了現階段方程是探討一個定值的問題,而不等式探討的是一個取值范圍的事,它們似乎屬于同一個數學體系。這一名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學習方程的基礎上完成了對不等式概念的學習,通過這一次的學習,他全面理解了不等式的概念。
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概念教學的時候,可以在學生學習過的舊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應用對比相同點或相異點的方法學習新知識。當學生覺得可以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時,他們會覺得新的知識比較容易理解,從而愿意積極的學習新的數學概念知識。
初中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概念知識的時候,要引導學生主動把數學概念知識形成一個體系,使學生能從數學體系的角度上理解概念知識。學生只有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數學概念體系,才能靈活應用數學概念知識解決數學問題。數學教師可以應用典型的數學嘗試題引導學生形成數學概念體系。
以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做以下的數學習題為例:參看圖1,已知三角形ABC,現AB邊上有一點P,連接CP,請問P滿足什么條件,可讓三角形ACP相似于三角形ABC?學生只有仔細研究數學根本,系統理解相似三角形的知識,才能完整回答出數學答案。

圖1
初中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典型的數學嘗試題,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概念知識。學生在做數學嘗試題的時候,可以結合數學實踐系統理解數學概念知識,從而能對數學概念有較深的理解。
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概念教學的時候,可以用多媒體直觀地呈現數學概念、應用遷移的方法降低數學概念教學的難度、應用引導學生做嘗試題系統理解數學概念。只要數學教師應用這樣的方法開展數學概念教學,就能提高數學概念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