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農村土地流轉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研究

2017-04-08 12:40:57賀文華
當代農村財經 2017年3期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摘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并進而加快農民群體分化。城鎮化需要農民市民化,而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則需依靠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在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的基礎上,從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過程中,還需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提高農業生產經營規模,提高農業生產率,切實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因而,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亟需改革農村土地制度和創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農村土地流轉;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

2016年10月發布的《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指出,“十三五”期間,農業現代化要以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為引領,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走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并明確提出,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大城市郊區、國有墾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等四個區域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1]。

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是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從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擴大生產規模,實現規模經濟。而規模收益的獲取,則要以農村土地流轉為條件,從傳統刀耕火種的耕種方式轉變為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經營方式。因而在加快農村土地自由流轉的同時,要促進農民群體分化,加快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力度,為現代農業發展培育經營主體,正確處理農村土地流轉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關系,加快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

一、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農民群體分化

現代城市對農村勞動力產生“拉”力具體表現為,城市工商業規模的擴大、新興工業部門的興起對勞動力需求增加以及城鄉預期收益差距擴大所產生的巨大引力,力推“民工潮”涌動。同時,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對農業勞動力又產生一種“推”力,在農業現代發展進程中農業機械的采用及其對農業勞動力的排斥,導致現代意義上的農民離村運動[2]。與其說近代中國農民的離村來自于城市工業化的“拉”力和農業機械化的“推”力,還不如說是源于人口壓力和求生本能以及市場力量的推動。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農村勞動力自由流動,是農民作為市場主體追求收益最大化從而依靠市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體現。

(一)城鎮化需要農民市民化

農村的改革是自下而上的誘致性制度變遷的過程。生產隊集體生產經營因監管困難而出現的磨洋工和搭便車現象,其結果必然是生產的低效率,使農民的生存面臨困境,從而對這種生產經營方式的存在性和持續性提出質疑。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現的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就是試圖突破這種困境,制度的破冰之旅釋放了巨大能量,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糧食產量連年增加,終于解決了吃飯問題。而后為穩步增加農民收入,實施以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余量的惠農政策。但由于糧食增量巨大,導致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現有糧倉無法儲存農民余量以及隨之而來的巨額存儲成本。二是收購農民余量給財政帶來巨大負擔,造成資金短缺進而出現打白條現象,傷害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具有一定知識儲備的青年農民開始思考未來的職業選擇,在農業經營比較收益偏低甚至根本利益無法實現的情況下,用腳投票是部分農民的理性選擇。與此同時,東南沿海地區的改革開放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巨大的平臺,農村改革的先行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準備了知識儲備和資金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開啟了城鎮化之旅,現已經歷了從農民到農民工再從農民工到市民的階段,現正處于農民工市民化的關節點。城鎮化是人的城鎮化,城鎮化的發展必須要農民工在城鎮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和安定的居所,這是農民工市民化的基礎條件。但要實現農民工真正意義上的市民化,需要具備相應的條件。一是城鎮的經濟發展,城鎮就業的高收入是吸納農民進城動力源,反之則會開啟逆城鎮化進程。二是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容納市民化的人口,其基礎設施需有相應的承載力,因而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對農民的市民化進程適度引導并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實現城鎮化與農民市民化的協同推進。三是農民工市民化要有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能激勵農民工市民化。

(二)農業現代化需要農民職業化

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數量的日益增加,農村土地出現拋荒現象,為農村土地流轉創造了條件。農村土地流轉與農村勞動力轉移互為動力,協同促進,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即初期農村勞動力轉移只是偶爾出現農村土地流轉,因農村勞動力轉移初期轉移出去的是農村富余勞動力;第二階段,即中期勞動力轉移伴隨部分土地流轉,土地從勞動力短缺的家庭流向勞動力富余的家庭,并提交數量不一的租谷;第三階段,即中后期的勞動力轉移伴隨大面積的土地流轉,流轉土地不提供地租,且出現土地拋荒現象;第四階段,即后期勞動力轉移,導致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勞動力急劇減少,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加快。地方政府合理引導農村土地流轉,通過網絡信息平臺發布土地流轉招商信息,農村土地流轉逐步規范有序,流轉雙方簽訂合同,農業規模經營開始出現,規模經濟得以體現,逐步從傳統的農業經營方式轉變為現代農業經營方式,進入現代農業發展階段。農業現代化呼喚新型職業農民,需要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縱觀四個階段,伴隨農村土地流轉規模的變化而出現新的土地流轉模式和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

在第一個階段,從農村轉移出去的勞動力只是具備一定知識存量的青壯年勞動力,是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因而,留守農村的勞動力通過提高勞動強度或延長勞動時間以彌補家庭勞動力轉移而產生的缺口,或通過資本替代勞動以及采用新的農業生產技術以解決在農忙時節勞動量的少量缺口。這一階段的農村土地流轉只是偶爾發生,主要以代耕方式出現。在農忙時節,為彌補勞動力暫時性短缺,農戶之間出現了兩種行之有效的處理方式:一種是勞動力富余的家庭在忙完自家農活后,接受勞動力短缺家庭的請求,在農忙時節進行幫工,并只提供一日三餐。二是勞動力少且關系融洽的鄉鄰通過互助合作的方式處理農活,這樣可以減少農具搬運的次數,在耕作過程中協調分工,沖抵土地細碎化經營的低效率。

在第二個階段,開始出現土地流轉,各種流轉方式應運而生。因第一階段外出打工的勞動力在農村形成示范效應,且城市工業化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拉力更趨強大,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逐步擴大,農村土地流轉也趨于活躍。農民工在城鎮的生活方式,也對經營農業的勞動力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農村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婚育觀念、價值觀念等都發生相應變化。通過親戚、朋友、老鄉等的幫帶,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擴大,開始出現部分家庭沒有足夠勞動力經營土地,以轉租的方式進行土地流轉,收取每畝200至300斤租谷;鄰里之間租種土地只有口頭約定,并無正式合約;有些家庭則改種雙季稻為一季中稻,出現季節性拋荒。地理位置偏遠、引水灌溉不便且較貧瘠的土地,也隨之出現拋荒現象。

在第三個階段,土地流轉的主要特征是地租變小甚至消失。農村勞動力轉移不但出現量的突破,也出現了質的變化。外出民工的年齡段小至十四五歲大至55歲以上,部分農民工所受文化教育較低。在這一階段,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出現農村空心化以及農村人口的“三化”現象,農村人口結構變化導致農業弱質化。留守勞動力已無力經營全部土地,土地拋荒規模擴大,從季節性拋荒到全年拋荒,從劣質地拋荒向優質地拋荒蔓延。鄉鎮政府為防止土地拋荒而給予罰款,勞動力不足的家庭把優質土地提供給親戚或鄉鄰耕種,不收地租。有些經營農業的家庭在農忙季節臨時雇傭勞動力,除供應一日三餐外還支付60—80元的日工資。由于農業比較利益低下,鄉鎮政府的經濟懲罰也難以抑制農民用腳投票,土地拋荒難以逆轉。“退耕還林、退耕還草”政策迎合了農民的利益訴求。隨著劣質土地拋荒,優質土地只種單季稻,土地已喪失了提供地租的理論基礎,政府在稅費改革后又廢除農業稅,并給予農業生產經營者補貼,保障農業生產的穩定性和農民收入提高[3]。

在第四個階段,農村土地流轉規模進一步擴大,并逐步有序化和規范化。這一階段的土地流轉受到鄉鎮政府的干預和引導,土地流轉雙方簽訂合同,政府設立招商引資項目以實現土地經營規模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與此同時,各種利益沖突頻發,各種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事件時有發生。為了保障農民權益,地方政府實施農村土地承包權益認證。土地流轉以政府為中介,把農民分散細碎化的土地按照合同條款集中,再轉包給種糧大戶或農業企業。根據土地土質特點因地制宜,農業生產經營出現了多樣化,或種植水稻,或種植水果,或種植花卉,等等。農業種植更加專業化,分工也更為深化和精細化。農業生產的產業鏈條逐步延伸,農業生產附加值增加。新型職業農民群體也不斷分化,農業生產效率穩步提高,農業現代化進程逐步加快。

二、農村土地流轉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一)城鎮化發展為農村土地流轉創造條件

在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農民群體逐步分化,一部分轉化為城鎮市民,一部分轉化為職業農民。在新生代農民職業化和農民市民化過程中,若兩者轉化成本相等,農民分化的進度和規模則取決于農民職業化和農民市民化的收益。在城鎮化發展較快、農民在城鎮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時,農民市民化的速度加快、規模擴大。在農業現代化發展快、在農村就業能得到較高收益時,則會有更多的農村人口愿意成為新時代的職業農民。因而,農民群體分化會出現均衡,實現城鄉協同發展。

提高農業生產經營規模,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提高農業生產率,發展現代農業,先決條件是減少農業人口并推動農村土地流轉。而要釋放農村耕地和住宅地,促進農村土地流轉,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則要激勵農民市民化。農民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要想讓農民積極自愿轉化為市民,就需要城鎮化能給農民帶來足夠的吸引力,而不是逼農民進城和逼農民上樓的被城鎮化。農民愿意轉化為市民的前提,是農民市民化的收益高于市民化成本,城鎮化發展則是提高農民市民化的收益的原動力。隨著農民市民化規模的擴大,城鎮化的規模效應也能得以實現。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人口集中的城鎮規模擴大,為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提供人力資源。二是城鎮規模的擴大更利于實現產業集聚和專業化分工。三是在城鎮內部產業分工深化精細化的基礎上,可以實現農產品的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有利于發揮農業的“接二連三”的效應,使城鎮成為聯結農村和大中城市的結點,便于在全國范圍內深化產業分工、優化物流網絡,集約使用土地資源,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和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城鎮化過程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同時,也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要積極引導、審慎制定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現狀和發展遠景的發展規劃,尤其是要設法降低農民市民化的成本,給農民市民化提供財政支持和補貼,體現“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實現城鄉協同發展。政府要因地制宜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鎮的人口承載力,尤其是水電、教育、醫療等供給能力提高要與城鎮化發展規模相適應,避免“城市病”。尤其是要加快建立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解除農民市民化的后顧之憂。市民化的農民要真正融入城鎮,還需要政府、原城鎮居民、市民化的農民共同努力,設法消除政府對市民化農民的歧視性政策和原有市民對市民化農民的歧視性觀念,讓市民化農民逐步改變原有的生活觀念并適應城鎮的生產生活方式,使農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民。

一般而言,城鎮化的農民市民化的成本和農業現代化的農民職業化成本在初始期都很高。農民市民化的成本主要是城鎮住宅、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支出,農民職業化的成本主要體現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和現代農業所需要的現代農業機械的購置支出。在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城鎮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邏輯起點,農民市民化購置的城鎮住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投資行為,在保值增值的基礎上容易變現為現金;而新型職業農民的農業機械設備的購置和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所需成本支出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變現能力差。因而,城鎮化發展須先行于農業現代化。城鎮化發展需要農民群體逐步分化,并投入一定量的初始成本,可讓有意愿市民化的農民放棄農村耕地和住宅地,并逐步轉換為政府給予的城鎮住房補貼或社會保障支持,降低農民市民化成本。此外,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以及東南沿海地區的改革開放所釋放的巨大生產力,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累積所獲得的巨大收益為城鎮化提供資金支持,基礎教育投入的增加為城鎮化提供智力支持,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為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蓄積了足夠的能量。在一定時期,若市民化的預期收益現值大于初始成本,就會激勵轉移出來的農村勞動力逐步市民化以減少農村人口。農村勞動力轉移推動的農民群體分化,把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推入快車道。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則要把握其行駛的方向,調適其發展速度,及時解決發展過程的問題,尤其要避免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損害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

(二)農村土地流轉推動農業生產經營規模擴大

現代農業發展初期,需要數量巨大的投資。這些投資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需要投入數量可觀的資本,用于添置農業機械設備,使農業從手工和畜力耕作的傳統農業向利用電力的機械化耕作的現代農業轉變。二是為適應大規模的現代農業耕作方式,需把細碎化耕作的小塊土地重新平整規劃,修建溝渠、機耕路等設施,這就需要農田基礎設施的重置投資。與此同時,由于土地權屬的分散化,在實施基礎設施的土地分攤時,還需投入談判、協同等交易成本和永久租金。三是培育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投資,為了適應大規模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方式,需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培育具有專業技能的新型職業農民。

在規模擴張初期,存在農村土地閑置現象,因而土地流轉用于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的機會成本很低,且易于流轉,在一定產量范圍,平均成本呈遞減趨勢,可利用規模經濟獲取規模收益。在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隨著閑置土地的充分利用,農業生產經營規模的繼續擴大必然受到主客觀條件的制約,成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障礙。比如,要在一定區域內擴大規模,就必須減少農業從業者數量,這受城鎮化以及農民市民化的制約;要讓農民放棄土地,城鎮就必須有健全的社會保障系統,通過提高在城鎮化生產生活的誘惑力,減弱農民對土地的依戀度,主動進而放棄農村土地。

以湖南省隆回縣為例。調研發現,在現有情況下要獲取規模收益依然存在瓶頸。有一農業生產經營大戶,初期流轉土地480畝,爾后又追加了50畝。合同中租谷按每畝400斤計算,若折算成現金,則按每百斤140元的中稻價格折算,每畝租金560元,一年的租金支出近30萬元;添置收割機、插秧機、播種機等設備,投資117萬元;初期廠房投資60萬元,后期還需要幾百萬元的追加投資;農忙時需雇請20—30人,每人每天100—150元工資并提供中餐,雇一個人一天幾乎要支付100斤谷子。扣除以上成本,即便不考慮設備折舊,目前每畝虧200—300元。如果不能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獲取規模收益,則難以看到扭虧為盈的前景。但在現有的情況下,要擴大規模經營阻力重重[4]。規模收益實現的關鍵,是需要改革農村土地制度,實現農民市民化、農民職業化、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協同發展,進而實現城鄉協調促進共建和諧社會。

(三)農業生產經營規模擴大推動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

由于初始成本數額巨大,經營規模小難以實現農業生產經營的規模效益。只有實現規模經營,職業農民才能在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中獲得高收益,這是農民轉化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先決條件,也是穩定職業農民隊伍和保障農業安全必要條件。因此,現階段的農業發展首先要設法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規模,破除現代農業發展的瓶頸。

農業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必須要釋放更多的農村土地,并在政府的引導下逐步流向種糧大戶和農業企業,前提是農民愿意出讓自己的土地。而在現階段,農村土地依然承擔社會保障功能,農民對土地有較強的依賴性。在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發展的起步階段,農村土地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腹地,可起到抵消外界經濟沖擊的作用,如2008年美國次級債務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產生的巨大沖擊,導致沿海地區外向型企業的倒閉潮,從而引發農民工的返鄉潮。在農民工沒有享受城鎮的社會保障的條件下,農村土地是農民的最后防線和堡壘,在沒有融入城鎮之前,土地依然是他們最后的生存保障。

推進進城農民土地承包權有償退出試點,是政府為突破土地流轉瓶頸的提供政策支持。但要讓農民釋放自己的耕地和住宅地,必須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城鄉統一的基礎設施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供給的城鄉均等化,促進城鄉協同發展。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為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做了前期準備。尤其是城鄉道路的聯結,為農村認識城市、接納城市文化,并讓農民融入城鎮做了思想上的準備,有利于農民改變生活觀念,進而實現城鄉文化融合,推動農民市民化進程。農村住房結構的變遷以及電、網等設施的完善,使農民能更快接受外界的信息。飲用水、食品衛生質量提高以及醫療衛生設施的逐步完善,更促進了農民生活方式的改變,為減少農民釋放農村土地提供了推力。二是逐步轉變農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弱化農民對土地的依戀情結。這必須先把農民從土里刨食的生產生活方式中解脫出來,讓農民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真正體現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的發展。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就是逐步推動城鎮化發展,讓有條件有意愿的農民轉化為市民,釋放他們的耕地和住宅地,推動農村土地流轉,為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創造條件,深化農業生產經營的分工體系,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業生產率,實現農業現代化。

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規模也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靈藥。在邊遠區域,地理區位以山地丘陵為主,因而難以通過土地流轉實現大規模農業生產經營。在這樣的情形下,只能因地制宜,根據地理區位特征和土質特點,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林業、創意農業、觀光農業,開發中藥材種植基地、水果種植基地、蔬菜種植基地、花卉苗木種植基地以及養殖基地等,結合區域內的農業、林業區位優勢和地域民俗文化開發生態旅游、民俗旅游,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逐步實現城鄉協同發展。在區域內實施適度規模經營,把農業產業和旅游產業結合起來,立足區位優勢,開發特色產業,挖掘優勢產品,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區域內農業產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質量。

三、農業現代化需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一)新型職業農民是現代農業的經營主體

在傳統農業社會,人們依靠經驗處理未來不確定性,面臨的風險也高。為了化解風險,人們以血緣宗親為紐帶,結合在一起共同面對困境。隨著農業技術進步,宗族制度逐步失去存在的基礎。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出現,顛覆了農民的傳統觀念,科學農業代替經驗農業逐步改變農民的思維方式,生產經營方式的變遷也使農民的生活方式發生緩慢演化,并導致農民群體的分化。農民群體的分化,回答了現代農業社會中誰為市民、誰為農民的問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也解決了以何種方式種地的問題,以及種地的農民應該具備何種特質方能適應現代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逐步培育現代農業的經營主體。

隨著現代農業替代傳統農業以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根本性變革,經營農業的主體也會發生相應變化,從傳統農民轉變為新型職業農民。新型職業農民與傳統農民的區別體現在純職業性,不再具備身份屬性,而傳統農民具有身份和職業的雙重屬性。新型職業農民的“新”主要體現為觀念新、知識新、管理理念新、經營方式新以及責任范圍之新。

由于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生產目的變化,農產品生產不再局限于一家的生存需要,其產品必須進入市場,生產目的不再是自給自足,要滿足其他消費者的需要,體現的是新型職業農民社會責任的擴大,是生產者對消費者的責任,市場中供給方對需求方的責任。因而,新型職業農民的生產經營除了要面臨自然風險、技術風險、政策風險等風險外,更需直面市場風險,農民不僅需要掌握現代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還需要變更生存觀念、知識信息、管理理念,以適應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的需要。

在農產品市場中,農民作為參與市場的主體,需要擁有一定的經濟理論知識,把握政策信息、市場信息等,在綜合各種信息的基礎上對農產品的市場行情進行預判以做出自己的生產經營決策,實現利益的最大化。由于生產經營方式的變化,新型職業農民還需掌握相應的機械技術、農業科技信息,以適應大規模現代生產經營的需要。為了化解各種風險,除政府應設立相應的保險機構外,農民也需通過各種方式盡量化解和分散風險,如通過農產品期貨市場以及對沖化解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

(二)現代農業發展需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

農村和農業的主體是農民,他們是建設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的承擔者和推動者。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技術水平和文化素質,直接決定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成敗。農民分工分業細化、農民收入增加,需要依托新型職業農民的智力支持。因而,現代農業發展需加快創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 [5]。在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新型職業農民已分化為六類,即生產型職業農民、加工型職業農民、經營型職業農民、裝備技術型職業農民、管理型職業農民、專家型職業農民[6]。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是一個與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農民職業化的協調促進的系統工程,是人的選擇空間不斷擴大的過程,也是人的發展的重要體現,而資金投入則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7]。國外有許多學者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內容、作用以及不足之處進行了廣泛研究。Rogers研究指出,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重點是提高農民在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自我決策能力[8];Van den Ban & Hawkins的研究成果則顯示,讓職業農民的培育者獲得交流技巧尤為重要[9];Ahmed T對卡納塔克邦小黃瓜種植者的收入變化的實證研究表明,對小黃瓜種植者進行適當的培訓,有增加產量、提高收入的效應[10];Bennell認為,培訓項目低效率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訓反饋和課程評審,是對培訓后續活動缺乏支持以及培訓內容與實踐應用的弱相關性等導致的[11]。

因此,為提高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質量,需借鑒國外成功培育經驗,不斷創新培育機制。

一是精心遴選培育對象。從學者們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內涵和特征研究成果看,新型職業農民是跨區域、流動性、社會化和職業化的農民,是有文化、懂科技、善經營、會管理的新一代職業農民[12];是具有較高的職業穩定性和社會責任感的市場主體[13];符合“經濟人”假設,能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新型農民[14]。新型職業農民的最為重要的特征是穩定性、責任性和知識性,只有保證職業農民的穩定性和責任性,才能有效保障農業生產的安全性;只有具有知識性,才能抵抗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中的高風險性,保障糧食安全。因而,政府和職業農民培訓機構需對職業農民進行認真細致的遴選,在提高培育質量的同時保證新型職業農民的生產和再生產,保障農業生產經營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二是拓展籌資渠道。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政府應對農業生產經營實施適度生產補貼,以期提高全社會的福利。除實施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外,還需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給予支持和補貼。除財政支持外,還需廣泛拓展籌資渠道,保證職業農民培育資金的有效供給。由于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具有廣泛的經濟外部性,全社會有責任和義務支持農業發展。要廣泛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支持職業農民培育,包括政府、企業、城鎮居民、農民和金融、保險、基金、農業合作社等其他組織,要加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資金的籌措,以保障培育資金的供給。同時,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快師資建設,創新培育模式。

三是加快師資庫、教材庫和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動員和組織科研院所、農業院校、技術推廣中心以及其他教育培訓機構和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業園區等,推薦優秀教師、專家和人才加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師資隊伍,通過出臺惠農政策,鼓勵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充實到師資隊伍中。要根據職業或專業分類標準,構建全國性或區域性的師資庫;根據區域性農業產業發展要求和農民培訓意愿,地方農業部門可從上一級師資庫中遴選專業技術師資和通用知識師資,并建立地方性師資庫。要把解決農民實際問題、提高農民綜合素質作為考核培育效果的唯一標準,以求提高農民的滿意度,增強農民參與培育的意愿。同時,加強教材庫等數據信息平臺建設。首先是建立教材規劃制度,要在開發普遍適用的通用教材的基礎上,省、市結合地域產業發展特點,做好區域教材規劃和開發并進而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其次是建設信息共享平臺,要組織農業電視、農業廣播、農業網絡等教學資源,建立移動學習資源庫,進一步完善手機終端移動輔導平臺和資源共享平臺,對接各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師資庫,建立教師、專家與農民的互動機制,提高培育質量。最后是創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模式,通過創建“田間學校+田間課堂[15]”的模式,避免培訓內容與實際應用的弱相關性,提高培育資源的產出效率。在學員相對集中、產業高度集聚的地區,可依托示范引領作用強、教育培訓設施條件完善的農業企業、農業園區、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建立農民田間學校,逐步形成產業鮮明、各具特色的農民田間學校建設布局。師資庫中的專家,要對農民田間學校的建設和運行提供前瞻性指導,并積極參與農民田間學校的教學工作,提升新型職業農民的專業素養。地方政府的農業部門應發揮主導作用,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逐步建立任務帶動、政策推動、扶持拉動、機制聯動的運行機制。農民田間學校和示范性農民合作社要互為依托,推廣農業技術服務等項目。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6〕58號)[D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0/20/content_5122217.htm.

[2]彭南生.近代農民離村與城市社會問題[J].史學月刊,1999(6):88—93.

[3]賀文華.農村勞動力轉移與現代農業發展研究——基于農業經營體制變遷的視角[J].中國農村研究, 2013·上卷:252—267.

[4]賀文華.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農村土地流轉研究——基于湖南省隆回縣的調查[J].中國農村研究, 2015·下卷:212—229.

[5]賀文華.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研究[J].當代農村財經,2016(10):2—8.

[6]王思萍.城鎮化背景下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6):153—155.

[7]賀文華.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農民群體分化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J].新疆農墾經濟,2016(5):19—25.

[8]Rogers,E.M. Diffizsion of Innovation,Free Press [M].1995.

[9]Van den Ban A.W. and Hawkins H.S. Agricultural Extension,Blachwell Science [M].1996.

[10]Ahmed T,Reddy B V C,Khan T A et al.Economics and Employment Generating Potential of Gherkin

Cultivation in Karnataka[J].Economic Affairs,2015(2): 277.

[11]Bennell P.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anzaania and Zimbabw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Reform,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Research Series,1998(28) : 74—79.

[12]王秀華.新型職業農民教育管理探索[J].管理世界,2012(4): 179—180.

[13]朱啟臻.新型職業農民的內涵特征及其地位作用[J].中國農業信息,2013(17): 16—18.

[14]馮飛,姬雄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研究綜述[J].榆林學院學報,2016(5): 24—27.

[15]于慎興,龔明.“農民田間課堂”模式的分析研究[J].農民科技培訓,2016(1):17—20

猜你喜歡
新型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研究
新型城鎮化路徑選擇
城市權利:從大衛·哈維到中國城鎮化問題
價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2:58:33
用新發展理念引領民族地區城鎮化發展
國內各大城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對比研究
新型城鎮化是經典城市化的回歸和升級
江淮論壇(2016年5期)2016-10-31 16:23:41
以協調的發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鎮化建設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33:03
農村基層團建工作如何變革
人民論壇(2016年27期)2016-10-14 13:17:39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職業農民培養意愿研究
企業導報(2016年11期)2016-06-16 15:31:09
優化河南新型城鎮化格局的方法初探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1:51: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视频|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3p视频|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 欧美日本激情|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无码专区第一页|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国产迷奸在线看|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网| 91在线丝袜| 亚欧美国产综合|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区|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日本精品影院| 亚洲二区视频|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欧美色亚洲| 99人体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七七在线播放|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色久综合在线| 成人永久免费A∨一级在线播放|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亚洲一级无毛片无码在线免费视频 |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国产在线日本| 天天综合网站| 亚洲嫩模喷白浆| 麻豆国产精品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福利片91|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a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亚洲无码37.| 日韩高清一区 | 午夜毛片福利|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欧美精品色视频|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免费亚洲成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午夜毛片免费看| 在线免费观看AV| 午夜精品影院|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日韩第一页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