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傳瓊
【摘 要】初中階段作為人才培養的基礎教育階段,更應該重視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的全方位的發展,在不斷加強自己文化課程的學習的同時,還要不斷地培養中學生的體育意識的培養和塑造,加強和完善中學生的人格的形成和發展。體育課程本身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團結協作、不斷創新的競爭協作意識。
【關鍵詞】初中體育 學生 體育精神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44
體育教師不要局限于對學生身體機能的訓練,更應該在體育教學和體育運動中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學校領導、教師應該大力提高中學體育課的教學質量,這直接影響著未來建設人才的身體素質和精神風貌。體育教師應該站在民族、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思想和模式,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安排教學內容,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大膽實踐,培養學生體育精神和創新精神,最終完成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標。
一、培養中學生體育精神
體育課程相對于其他課程來說,在對于培養中學生的體育精神來說,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對于中學生的人格的塑造和培養方面來說,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本身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快速成長的階段,通過體育課程教育教學的不斷的練習可以更好的幫助他們健康的成長以及練就強壯的體格。
培養中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和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能力。中學生的體育課程中有很多都是需要集體的參與和協作才能夠較好的完成,要想獲得比賽或者運動項目的勝利,就要集體中的每個成員要齊心協力、精誠合作,來共同的完成。這樣的體育運動除了可以有效的增強中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能力之外,還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培養中學生的愛國主義的意識。愛國主義意識的教育對于中學生的發展和進步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他可以提高中學生的民族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體育運動的話,相對而言,可以更好的幫助中學生們不斷的喚起他們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的意識。
培養中學生公平競爭的意識和精神。體育運動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競爭的現象,這也是體育運動的特點,體育運動中的競爭性可以極大地激發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勵他們發揮自己的潛能。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當中,激烈的競爭體制已經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行業和領域,如果在初中的體育運動課程的教學中就可以教會學生們有競爭的危機意識,鼓勵中學生們樹立自信的人生價值觀念,不斷的培養他們的競爭的意識和精神以及樹立自信的人生觀,這樣可以有效的幫助中學生們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現代化的快節奏的生活。
培養中學生們樹立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中學生如果想要熟練的掌握一項技能或者體育運動的話,就要經過不斷的努力和鍛煉,需要長期的反復練習,付出較多的汗水和辛勞才能夠達到自己滿意的結果。中學體育課程中的攀巖等課程,不僅可以幫助中學生很好的鍛煉身體,同時,可以塑造中學生艱苦奮斗的意志和品質。
二、用體育精神進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種著眼于發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質的培養。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統一協調發展的日趨健全、完善人的心理品質的培養過程。體育教學中通過體育精神對中學生的人格教育,一般應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
1.發展社會認知,在體育的社會交往中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和集體主義榮譽感。人是社會的細胞,人需要在社會實踐中去認識社會、理解社會。體育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較為獨特的社會交往活動,是人生和社會的一個縮影。讓中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去認識體育的實質,從而達到認識人生、認識社會。在體育活動中讓學生學會競爭,培養學生拼搏進取的意識。在體育的相互交往中學會尊重,學會合作,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集體榮譽感。這是一種健康的人格品質,將會成為一個人的永不衰竭的生活動力。
2.自尊、自愛、自強不息,培養積極參與意識,發揮人的自主精神。體育活動中無論是個人項目或是集體項目,都要讓學生學會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講究個人行為的規范性和道德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行為和道德風尚。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增強參與意識。在運動實踐中讓學生學會獨立的觀察判斷,獨立的應付突如其來的賽場變化,充分發揮學生的個人特點、特長,發展個性,培養自主精神和獨立人格。
3.培養學生的是非感、正義感。體育運動是嚴格規則約束下進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動,教育學生遵從規則與規定,按規則允許的精神去認識問題,辨別是非,不斤斤計較,不小肚雞腸,不裝孬使壞,不投機取巧。尊重事實,弘揚正義。對的就支持贊揚,錯的就批評屏棄,培養學生愛憎分明,態度明朗的人格精神。
4.注重中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教育。價值觀、人生觀是一個人看待、了解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基本觀點,是調節和控制個體行為的高層次的參照系。體育運動是一種對抗游戲,是人的身體、意識、心理和智慧的對抗,也是技術、戰術的技巧對抗。要讓學生學會辯證的、客觀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實事求是,遵從事物的客觀規律,趨近事物的本質。學會靠真才實學,靠真正實力,靠智慧技巧,靠人格精神去戰勝對手,取得勝利。追求體育的真義和價值,實現人生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愿望。
5.培養學生吃苦耐勞,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的頑強意志試論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體育精神與人格教育論文。體育運動的教學訓練和比賽,都要求參加者付出極大的身體和心理能量,需要接受艱苦的磨煉。要讓學生學會在運動中吃苦耐勞,疲勞時學會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困難時學會堅韌不拔持之以恒,失敗時學會決不氣餒再拼再搏,勝利時學會冷靜處之決不得意忘形。
總之,在初中體育課程的教育教學中,體育老師要不斷的引導和培養中學生的體育精神,根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身心發展特點,不斷的加強中學生的體育課程的教學理論,更好地在初中的體育教學中培養中學生的體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