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瑜斐
【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開設職業指導課程,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和就業心理,學會職業規劃的一門指導性課程。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終極目標是實踐,本文從參與式教學和角色扮演教學法的定義入手,分析了角色扮演在職業指導課程中的運用。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 角色扮演 職業指導 就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77
職業指導也可稱為就業指導,是指為人們在職業發展過程中提供的指導服務。中等職業學校開設職業指導課程,就是幫助臨近畢業的學生在走出校門踏進社會之后,在社會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學會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于教師來說,需要思考的是應采取怎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將職業指導這門課程發揮出其最高效能;而對于學生來說,通過系統理論的學習,在老師的幫助下,如何學會選擇職業,獲得職業,及今后怎樣適應自己選擇的職業。因此,如何將實踐引入職業指導課程,如何利用參與式教學之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將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將參與式教學貫通到職業指導課程教學的全過程中,是我們值得探索的問題。
一、角色扮演教學法
角色扮演教學法是指在假設環境中,以學習者為中心,使其按照某一身份進行模擬活動,以達到學習目標和提高參與積極性的一種教學方法。角色扮演教學,需要進行充分地準備,包括涵蓋學習目標的劇本設計,學生角色的分配和準備,教師的指導作用及表演結束后的總結指導。角色扮演法的核心是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把學生帶入一個真實情境中,通過平等的師生對話、生生對話,調動學習興趣,誘發學生內部的學習動機,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模式。
二、角色扮演教學法的優點
(一)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表演,是語言的一種表現形式。扮演角色的學生必須要認真準備,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表演中去,做到把臺詞、劇本內容內化于心,同時加入個人情緒、表情、肢體動作。學生的模擬表演比老師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生動有趣的多。他們在表演的過程中加深所學的知識,其他觀看表演的同學也能加深記憶。
(二)模擬環境的真實性
角色扮演弱化了教學過程,突出了逼真的學習過程。在模擬真實環境中的學習更加高效。例如,我們在創設的面試環境中,面試者進入面試的房間,怎樣和面試官打招呼,怎樣入座,怎樣回答問題,面試結束后該怎么做等一系列問題都能在模擬情節中得到答案。真實性越高,學生的印象越深刻,更能加深書本知識的理解。
(三)可以有效的利用有限資源,創設高效課堂
角色扮演教學,相對于真實的求職及就業環境來說,節省了財力和物力。利用教育即教師、學生和課堂三個要素的有限資源,顛覆以往的傳統填鴨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強師生間的交流,最終實現課程的學習目標。
三、角色扮演法在職業指導課程中的運用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他們的身心發育還未完全成熟。中職學生大多學習目標和動機不明確,沒有合適的學習方法,欠缺學習的主動性,厭學情緒嚴重且普遍存在。因此,探索適合中職學生年齡特點的角色扮演教學法是非常有必要且切實可行的。角色扮演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自信,發揮其主官能動性,在求職中與積極與用人單位交流和溝通,規范求職行為,幫助其正確選擇職業、獲得職業、適應職業、規劃職業。
(一)加強學生與用人單位的交流和溝通
傳統的職業指導課程教學中,教師講、學生學的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觀、良好的就業心態,學會正確選擇職業、適應職業、規劃職業生涯存在巨大的缺陷。而角色扮演教學法則側重于開拓學生的主動性,加強了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信息反饋,是課堂理論和教學實踐的充分結合。
(二)規范學生的求職行為
學生在求職時,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難。那么,如何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贏得寶貴的面試機會?和面試官見面后,如何表現才能給他們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如何成功獲得職位?教學中,通過角色扮演來訓練學生的應變能力,培養良好的面試心態和心理素質,掌握回答問題的技巧,規范自己的求職行為,為自己成功獲得職業做好充分準備。
(三)提高學生能力,學會溝通與合作
現代社會提倡和培養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合作、探究精神。在教學中,采用角色扮演法不僅可以將學生由被動參與變為主動參與教學過程,還能讓他們相互交流溝通,學會了解角色,進入角色,完成角色表演。為學生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提供幫助,加深其對職業技能與知識的認識。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思考,相互幫助,增進合作,其主動學習探究的過程,也是提高自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
四、職業指導教學中角色扮演法的基本步驟
角色扮演法適用于職業指導課程教學中關于就業的教學內容,如求職、面試等教學內容。
(一)明確學習目標,布置學習任務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學生到用人單位求職的情境,教師把相關內容布置給學生,要求學生分成小組以表演的形式將內容呈現。要求認真、用心地完成教學內容。
(二)角色分工階段
各小組內部進行表演的角色分工,自由討論和擬寫表演劇本。在教師的指導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幫助下,準備道具和布置場景。學生自主分工,如扮演面試官、求職者、工作人員、等候面試的人員需要幾個人,誰來扮演等具體細節。通過小組討論表演的流程和細節,必要時可以進行預演。這個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的角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共同完成作業。
(三)預演階段
在前兩個步驟完成的基礎上,進行第三步:預演。在預演中,學生相互交流,提出自己的疑問和問題,共同修改劇本、完善表演。借此了解應聘時該怎樣回答面試官的問題,思考如何給用人單位的面試官留下好的印象等具體細節。修改和完善劇本的同時,能夠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其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加強了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合作。
(四)表演與評價階段
對于有表演任務的學生來說,角色扮演法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促使學生“行動”起來。表演的過程,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中職學校的課堂帶來了活潑的氣氛。參考本班學生身心特點,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制定評價表,讓其他表演的學生帶著評價任務有針對性地觀看,引導他們細心觀察,積極思考,作出評價。
將參與式教學之角色扮演法引入中職學校的職業指導課堂。教師是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學生是主動學習者的角色。在每次模擬情景教學后,教師要進行課堂回顧和總結。對于老師來說,課堂的回顧和總結可以幫助自己積累經驗,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取長補短,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對于學生來說,課堂總結是對教學內容的系統回顧,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消化。
參考文獻
[1]呂霄.論教師在參與式教學中的角色定位[M].農業與技術,2010.第2期:166.
[2]里德利,沃爾瑟.自主課堂:積極的課堂環境的作用[M].沈湘秦,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3]陳慧澤.角色扮演教學法在《餐飲服務》教學中的應用[M].現代企業教育,2009,07月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