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玲?洪小青
摘 要:植樹造林是較為復雜的一項系統性工程,其最主要的目標就是使樹木獲得較高的存活率。而在進行植樹造林的過程中,如何提升植樹造林質量,并獲得較高的成活率,則是林業生產中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因此本文對植樹造林質量的各項技術提高途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從而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植樹造林質量的各項技術方案和策略,以期為植樹造林質量的提高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植樹造林質量;各項技術;提升途徑;分析
一、科學規劃
在進行植樹造林的過程中,必須根據自然規律,并按照因地制宜的造林原則,這樣才能確保植樹造林獲得較高的質量。在進行造林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對樹種的合理搭配予以重視,并盡可能的選擇能夠適應該地區生長的各種灌木、闊葉以及針葉樹種,并進行混交,以防止出現單一林種。同時在設計造林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恢復和發展生態平衡,注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并實現良性的生態環境循環,這樣才能將造林地的優勢自然充分的發揮出來,從而實現全面發展林地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的目的。
二、合理整地
在植樹造林的過程中,一項確保樹木保存率以及存活率的重要措施就是整地工作。合理的進行整地不僅能夠有效的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提升植樹造林的成活率,還能有效的提高生長環境,從促使苗木實現健康的生長。而合理整地的要求具體為:對造林地進行耙耬、翻耕、鎮壓以及平整,這樣就能徹底全面的清除樹根、雜草以及亂石等。另外在整地的過程中還需要滅鼠,并采用深翻的方式損壞其棲息地,這樣才能有效的改善造林地的條件和衛生。
三、適地適樹
在植樹造林的過程中,先要對造林地的氣候狀況、立地條件進行詳細的了解,然后對栽植樹種的生長規律以及生長特性進行調查和了解,這樣才能根據該地區的條件選擇適合的樹種進行造林。通常情況下,植樹造林一般選用鄉土樹種,并且在引種之前,還需要進行試種檢驗,避免出現盲目引種的情況。另外在沒有進行試種的情況下,不能進行引種,更不能進行大面積的植樹造林。
四、良種選擇與壯苗
在造林的過程中,所選樹種的質量優劣,直接影響著苗木的生長質量以及存活率。因此在進行植樹造林之前,應盡量選擇遺傳性狀比較優良的品種樹木來進行植樹造林。而在選擇苗木的過程中,要求品種必須是根系發達、芽基飽滿、主根粗短、品種純正、無病蟲害以及發育正常的樹種。而無論是苗木或者樹種,基本的選擇標準就是:在進行造林時具有較高的存活率,具有較快的生長速度,具有較強的抗逆性、成材率高以及木質堅硬。
五、播種造林
造林播種又稱之為造林直播,其指的是直接將樹木種子播種到已經整地過的造林地上。通過直播的方法進行植樹造林,能夠將育苗工序免去,并且實施的過程也非常簡便,因此非常有利于進行大規模、大面積的造林。但是這樣的造林方法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即要求的立地條件非常嚴格,且對于撫育幼苗以及進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行植樹造林的過程中,播種的方法主要有:穴播、條播、塊播、撒播等。在使用這些方法之前,種子必須進行一定的預處理,即必須對種子進行浸種、消毒以及催芽等,這樣才能有效的保證播種時候,其能盡早出芽,從而提升幼苗的抗病害能力以及抗旱能力。
六、栽植苗木
在整個植樹造林的過程中,栽植是一個非常關鍵且重要的環節,栽植技術的水平,會對苗木的保存率以及存活率造成直接的影響。而在進行植樹造林的過程中,需要撫育苗木,具體的操作為:在起苗之前,對苗木進行一次透澆水,使得苗木能夠獲得充足的水分,同時還能疏松苗木周圍的土壤,從而有效的防止起苗時對根系造成損傷。在起苗之后要將爛根以及傷根及時剪去,并進行泥漿蘸根,并且在運輸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根坨,要將苗木的根部包裹到位,并進行保濕,防止被風吹日曬。另外在栽植苗木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樹坑是否合適,且根坨與樹坑邊緣應保持10cm的間隔距離。在剪開包裝時,要防止損傷根系,而在進行填土前,要將根系盡量舒展開,要一次性完成提苗、填土、踏平以及澆水的等作業。要達到舒展根系、適中深淺、不露根、不窩根,以及苗木直立的栽植效果。
七、撫育苗木
當栽植苗木完成之后,還要按照“三分栽植,七分管理”的原則對苗木進行撫育,這樣才能保證苗木達到較高的存活率。在撫育苗木的過程中,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土壤管護、樹體管護、林地管護等。在撫育苗木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打梢定干,定植之后還需進行打頭定干,并進行整形修剪,這樣才能保證苗木的旺盛生長。在中幼齡樹木使其,必須對其進行撫育管理,并進行有效的滅鼠。此外,還需要對修枝的強度以及撫育伐枝進行控制,這樣才能促進中幼林能夠更快的郁閉成林。
八、加強田間管理
在苗木栽植結束之后,還對田間加強管理。首先需要及時灌水,一般栽植后兩至三天進行一次透澆水,確保苗木能夠存活。而每次的灌水量,需要結合天氣情況、樹種樹齡以及土壤的濕度進行確定。其次進行合理施肥。在樹木生長的過程中,養分與水分同等重要。因此合理的進行施肥,才能保證苗木的生長發育正常健康。一般在施肥的過程中,主要使用基肥與追肥來進行。三是進行幼林間伐,當其郁閉程度一定時,就需要進行合理的幼林間伐。而在間伐的過程中,需要按照除彎留直、除密留疏、除弱留強、除小留大的原則來進行。最后是需要對幼林進行保護,其主要包括:防火、防病、防寒、防蟲、防鳥、防鼠以及防治牲畜的啃食和踐踏等。
九、結語
綜上所述,在植樹造林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其質量,就必須將各項技術措施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確保植樹造林能夠達到較高的質量以及較好的效果。因此在進行植樹造林的過程中,為了提高造林的質量和效果,就需要對其加大研究,這樣才能保證植樹造林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譚福強,左靜. 提高植樹造林質量的各項技術措施[J]. 黑龍江科學,2016,14:62-63.
[2] 蔣鳳梅. 淺論植樹造林中的技術措施[J]. 農民致富之友,2016,11:139.
[3] 謝貴民. 提高植樹造林質量的各項技術措施[J]. 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5,04:36.
[4] 馬金書. 關于植樹造林技術的幾點思考[J]. 農業與技術,2015,08:86-87.
[5] 鄧乃平. 弘揚生態文明 建設綠色北京 堅決打好植樹造林的攻堅戰[J]. 綠化與生活,2012,0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