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秉琪
摘要:本文討論初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出了現代數學教育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轉變教學形式和觀念,重點探討了現代數學教學中新課堂的構建以及新的學生評價方式和學習指導方法,特別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
關鍵詞:現代數學教學;自主學習;課堂教學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8-0030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模式下,數學只強調數學的學科性,而沒有把它作為一門兼容工具性、藝術性、探索性和應用性的知識,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照本宣科,滿堂灌,學生跟練,泡在題海里,被動地、機械地學習使學生成了學習的奴隸,學生的天性受到摧殘。正如夸美紐斯所說:“學校成了兒童心靈的屠宰場”,其嚴重的后果是使學生只會“應試”,不會把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主要場所。“變革學習方式,促進素質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改變教師單純給予的思想,確立引導主動探索的意識,促進學生自主性發展,構建自主性學習策略,就成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一、自主性學習的核心內容
自主性學習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利用各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以培養學生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為目的的教學,它是一種與情境聯系緊密的自主操作活動,是對學生原有的知識進行主動構建的過程。構建主義認為,知識不是現實的準確表征,它是一種理解、一種假設,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學習是學習者主動構建的過程,一方面對新信息的意義進行構建,另一方面對自己原有的經驗加以改造、重組,從而達到理解與消化,形成帶有鮮明個人特色的新體系。因此,養成自主性學習的習慣,學生在認識、動機、行為三個方面都是積極的參與者。學生能夠激發自我內部的學習動機,主動地選擇組織建構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以及環境來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自主性學習既是一種學習理念,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學習活動。它是通過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來培養自主意識、自主能力、自主習慣,使自己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使學生敢于質疑、敢于發表見解,主動參與學習,面對真實的問題、情境,利用各種條件來鍛煉自己的能力。把課堂教學轉化為學生主動探索、認真探討、總結創造的場所。師生之間只有一種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責任心。
二、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構建自主性學習的途徑
自主性學習是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更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建構自主性學習所需要運用合理的方法。
1. 創設問題情境,形成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養成愛探究、愛思考的習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設計有探索因素的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沖突,可以激起學生自己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引導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經過學生的主動分析、探索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達到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發展智力的目的。
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注意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要有難度,但需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使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2)要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應面向全體學生,切忌專為少數人設置。(3)要簡潔明確,有針對、目的性,表達簡明扼要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學生盲目應付,思維混亂。(4)要注意時機,情景設置的時間要恰當,尋求學生思維的最佳突破口。(5)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問少而精,學生的質疑多且深。
2. 加強問題的變式,引申推廣,培養學生靈活思維探索和發現的能力
例:(1-x)(1+x)=1-x2
推廣1:(1-x)(1+x+x2)=1-x3
推廣2:(1-x)(1+x+x2+x3)=1-x4
在注重問題變式,引申和推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由于激發起好奇的欲望,探索欲望和創造欲望,所以他們就積極地探索、研究,獲取材料、信息,在自己的大腦中進行“分析和綜合、抽象和概括、歸納和類比、實驗和猜想、一般化和特殊化等一系列高級的、復雜的思維操作”。而每經過這樣一個過程,學生不僅創造出新穎獨特的“產品”,而且學生在活動中由于自發的努力不斷地探索、推廣結論,久之就會自然養成主動探索的良好習慣,進而也會形成自主性學習的能力。
3. 注重引導學生解題后主動回顧、反思,優化學生自主思維的品質,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通過解題后的反思可使學科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知識結構,能使零星的知識結構成為完善的知識結構。
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在解數學題這一心理活動中包括輸入階段——同化階段——運用階段。在數學學習中反思是發現的源泉是訓練思維,優化思維品質的極好方法。是促進知識同化和遷移的可靠途徑。荷蘭著名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也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數學活動,它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學生的反思是自主性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1)這個題我是怎么解出來的?解題思路是怎樣的,關鍵之處何在?(2)已經給出的解法是不是最佳選擇,是不是有另一條路可走?(3)所有的不同的思路有無共性,這種共性意味著什么?(4)通過解這個題目我有什么收獲(在知識上,技巧上,思維策略上等)有什么教訓。(5)這個問題可不可以進行變式、引申或推廣等。
4. 建議,建議的目的在于喚起、引導、幫助、鼓勵和賞識學生創造性、探索性的活動,激勵學生產生自主性學習的動力。發現不同學生的特點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指導他們。讓他去觀察思考,探索猜想驗證,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發現數學結論,學習數學知識。
最后,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構建,一定會有許多艱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將“情感教育”“挫折教育”“成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和頑強的意志。
(作者單位:甘肅省靖遠縣糜灘中學 7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