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寧
[提要] 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科技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創新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創新發展,創新創業已成為當今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對高校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無疑是難得的發展機遇。本文通過相關文獻分析,總結當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究成果,以對未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能提供一點有益參考。
關鍵詞:創新創業;創新教育;人才培養;研究綜述
本文系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高教研究課題:“基于創新創業導向的應用型統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課題編號:GHYB160107)階段成果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2月20日
隨著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開展,創新創業在大學里已蔚然成風,已逐漸形成“人人想創新、個個要創業”的喜人景象。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支持創新創業,創新創業已經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主流和關鍵因素。并且,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培養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已經上升成為國家戰略,培養富有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人才”也已成為教育界特別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務之一。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新時期創新型應用人才,已經成為當下政府和高校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國家高層重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截至2016年12月31日,在中國知網以“創新創業”和“人才培養”為主題進行搜索,得到4,812篇相關文章。其中,僅各種期刊就有文章發表4,406篇,占比達91%,可見研究成果之顯著。在搜索到的文章當中,第一篇是刊登在1999年11月3日《神州學人》上的文章,是報道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當年國慶節前夕參加的“面向21世紀創新人才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的講話,會上李嵐清指出:“培養創新人才是新世紀發展的需要,必須把高素質的優秀科技人才擺在重要的戰略地位。”2010年5月教育部發布文件《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需要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與模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加強就業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促進科研與教學良性互動與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相結合。2011年10月25日《中國青年報》報道,由教育部、科技部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年會暨“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啟動工作會在同濟大學舉行。教育部林蕙青指出: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尤其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
2014年9月召開的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李克強提出,要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黨的“十八大”更是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宏偉遠大的發展戰略,并要求“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習近平也非常重視創新發展,在很多場合都提到創新發展問題。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創新驅動發展是一個長期戰略,也是近期工作重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面臨雙重任務:一方面是要跟蹤全球科技發展方向,努力趕超,力爭縮小關鍵領域差距,形成比較優勢;另一方面是要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創新突破我國發展的瓶頸制約。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在安徽合肥考察中國科技大學、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時強調:要增強使命感,把創新作為最大政策,奮起直追、迎頭趕上。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參加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時也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應對發展環境變化、把握發展自主權、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然選擇,是更好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有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創新創業的高度重視,這無疑為當前高校探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增強了動力,同時也堅定了國人創新創業的信心與決心。
二、高校注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一)創新教育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必須。創新型社會需要創新型人才來建設,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創新創業教育。田碩、顧賢光(2012)認為“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措施”。另外,鐘麗霞(2011)等認為“影響和限制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發展的因素主要是:創新目標不明確;創新思維運用不足;重視課堂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專業設置狹窄,不重視實踐教學,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等”。
(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努力。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過程中,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虞亞平(2016)認為,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其教師不僅要具備理論研究水平,同時要兼具成果轉化的實踐能力。當前中國處于經濟發展新常態中,高等學校應該以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為契機實施特色發展。只有教師隊伍的科研素質得到提高,才能提升學生總體的創新能力,高校創新實踐活動才能真正顯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此外,高校還要定期對這些教師進行教育培訓,提高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讓這些教師時刻走在創新教育的前沿,并將其創新知識教授給學生,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能力培養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核心。劉國巍、程國輝(2015)認為“創新創業導向就是將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作為基本的教育目標”。張曉婕(2012)認為無論從國際人才競爭,還是從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以及從解決目前大學生社會就業來看,培養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有其現實必要性,且已成為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迫在眉睫,勢在必行。林暢(2013)認為隨著創新型社會的發展,社會需要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大學生。大學生實踐能力已成為衡量其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提升大學生實踐能力勢在必行。初銘暢(2014)則認為“加強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高等學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并且,“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是培養創新實踐能力的有效載體”。董云飛等(2014)認為只有通過優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立多學科綜合的導師團隊和搭建大學生實踐平臺等方法,才能促進并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另外,蘇曉晉(2014)等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要培養創新創業人才,高校需構建由“實踐創新模塊”、“大學生研究計劃模塊”、“創業雛形模塊”、“學術交流模塊”四大功能模塊及“全程導師制”、“特色俱樂部”兩大支撐載體的“4+2”創新創業素質工科人才培養體系,把實踐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可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三、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張黎明(2009)指出:目前大學生培養現狀是大學生普遍具有創新意識,但是由于不善于利用和創造條件,導致缺少創新實踐技能。劉偉(2011)則認為,目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尚有三點瓶頸問題,即“絕大多數高校沒有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主流教育體系中的一部分,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科定位模糊;多數高校尚未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專業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之中,僅限于操作層面和技能層面,使得“創新創業教育執行與專業教育體系分離”;再就是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面的師資、教材、資金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資源與手段缺失,嚴重制約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呂小艷(2016)認為地方本科院?!芭c企業的需求契合程度不高,培養計劃不完善;教學資源和實踐資源短缺,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缺乏工程實踐鍛煉”,并且“地方高校實踐教學隊伍力量比較薄弱,許多學校把實踐教學的專職教師列為教輔人員,在實驗室工作的教師學歷相對較低、理論功底不夠,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边€有就是“學校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整個教師隊伍的工程實踐能力與研究能力都較弱。”這些都是制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人才培養的不利因素,亟待改進和解決。
四、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途徑及對策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系統工程,需要政策、資金及制度等全方位的支持,營造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良好環境,需要教師開拓進取,努力工作,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需要大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創新創業訓練中去,發揮主觀能動性。只有各方的共同協作,創新創業教育才可能結出豐碩成果。
唐根麗等(2011)認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需要高?!盃I造鼓勵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創新創業學生團隊,加強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強化實踐活動環節;加強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力度等措施?!睆埨^河等(2011)則針對高校培養本科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困境,提出了五條對策,即“要構建個性化的人才培養目標;加強實踐教學工作條件的支撐;充實優化實踐教學隊伍建設;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和支持學生進行科研實踐訓練”。錢小明(2014)等則認為導師制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教育是高等院校做好創新創業教育、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的有效途徑。另外,姜騫等(2016)從三個層面給出了大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路徑,認為學生要培養興趣愛好,培育創新意識;教師要樹立創新與實踐的教育思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并要“科研教學互動,創新與實踐并行”;而學校方面則要創建創新創業培訓體系和搭建網絡平臺,以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有序發展。
五、總結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復雜系統工程,高校肩負著重大的教育任務與歷史使命。如何進行教學改革以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已現實地擺在教育者的面前。高校作為社會的一個子系統,要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就必須要有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創設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能力培養的文化氛圍,有符合學生個性特點和專業特長的培養模式,有豐富的可供學生選擇的校內外教育資源,如此形成全方位的育人環境,以滿足當今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高校人只有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道路上,不斷學習,努力實踐,積極探索,才能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
主要參考文獻:
[1]田碩,顧賢光.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5.
[2]鐘麗霞.大一新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研究[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11.
[3]虞亞平.高校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調查分析——以南通大學為例[J].教育觀察,2016.5.5.
[4]張立敏.新形勢下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J].大學教育,2016.6.
[5]劉國巍,程國輝.基于創新創業導向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上),2015.12.
[6]張曉婕.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模式的構建[D].山西財經大學,2012.
[7]林暢等.研究生教育創新體系構建探索[J].中國高校科技,2013.3.
[8]初銘暢,李曉梅,高薇欣.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實踐與探索[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4.
[9]董云飛,鄭麗波.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策略思考[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4.5.
[10]蘇曉晉,武珺,曹瑛.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現狀及培養途徑[J].中國高??萍?,2011.11.
[11]張黎明.大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素質培養問題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4.
[12]劉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思考[J].教育科學,2011.27.5.
[13]呂小艷,文衍宣.地方高校工科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對策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