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那曼卡孜
[摘 要] 馬鈴薯與小麥、水稻、玉米 并稱為四大糧食作物,具有產量高 、增產潛力大,營養豐富、糧菜兼用、綜合加工用途廣泛等特點,是產業鏈條最長的大宗農作物,馬鈴薯營養價值高,富含淀粉和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含量高于大米和玉米,因此素有“地下蘋果”之稱。馬鈴薯是提取淀粉最廉價的原材料,提取等量淀粉所使用的馬鈴薯比大米少25%,比玉米少20%。馬鈴薯提取的淀粉是醫藥和化工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解決“三農”問題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傳統的馬鈴薯種植和收獲依靠人工作業,勞動強度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低。馬鈴薯種植規模化,有助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從而增加農民收入。 我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分適合馬鈴薯種植,本章為發揮 阿勒 泰地區馬鈴薯資源優 勢,提升馬鈴薯種植產業化水平、運用機械化高產種植技術提供參考 。
[關鍵詞] 馬鈴薯 種植機械化 特點 技術要求
[中圖分類號] S233.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7)02-0216-01
1 我區馬鈴薯種植機械化現狀
阿勒泰地區從2007年開始試點推廣馬鈴薯種植和收獲機械化作業。 2008年阿勒泰地區農機推廣總站簽訂了地區科協馬鈴薯種植與收獲機械化推廣試點項目的合同。與此同時,在青河縣、富蘊縣、吉木乃縣、哈巴河縣以及阿勒泰市等縣市建立了萬畝推廣馬鈴薯機械化種植示和收獲示范田。而且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了4.65畝,平均單產2800公斤以上。
2 馬鈴薯種植機械化特點
2.1 馬鈴薯鋪膜機械的特點:馬鈴薯種植一般在四月底五月初,馬鈴薯播種機可以同時完成播種和施肥兩項工作。這種機械在播種時的株距和播深以及每個穴窩里的種子數量都是一致的,不會損害馬鈴薯種子,且不會留下空穴,塑膠薄膜壓實封閉。可以同時節約種子、地膜、人力、燃油以及資金,屬于現代農業生產中綜合性很強的播種機械。塑膠薄膜在提高溫度、保持土壤濕度、加快微生物分解速度、改善土質、預防土壤鹽堿化和雜草叢生等方面的作用顯著。與此同時,地膜有助于加快種子在土壤中吸收各種營養的速度,改善土壤物理特性。鋪塑料薄膜的耕地,可以降低人力成本,而且可以保護土壤環境,從而促進馬鈴薯早熟、高產。
2.2 根據馬鈴薯鋪膜播種機的不同型號,可以選擇在小型或中型拖拉機后懸掛。結構簡單,使用非常方便。
3 馬鈴薯機械化生產技術要求
3.1 在農業生產作業中,該播種機的技術狀況必須調整到位,播種時出種口務必不能封閉。從而保證畝產量不會降低。
3.2 必須因地制宜,選擇畝產高、品質優的馬鈴薯種子。
3.3 不能參雜畝產低下、品質差的馬鈴薯種子。同時,還要注意防止種子擠壓,選擇抗病能力強、后期生長能力強、高產優質的種子。
3.4 要選優質土壤。馬鈴薯生長時期所需的水和營養物質都是由土壤提供,因此,所選的耕地要平整、有機含量要高,土質疏松易于犁地,水和化肥的供應要充足。不可選擇土質硬化、貧瘠、不宜耕犁的土地。
3.5 在大風天氣播種時,為了防止地膜兩邊覆蓋不嚴實,需要有人跟在機械后面用土將地膜兩邊覆蓋嚴實。
3.6 農業機械駕駛人員專業技能要高,要開辦專業的培訓班,提高他們操作、使用及調試技能,從而按生產要求,保質保量地完成播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