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珈豪
摘 要:本文圍繞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簡要概述、互聯網金融模式對傳統金融模式帶來的挑戰兩個方面展開討論,對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兩者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筆者自己的見解,希望能夠對我國的互聯網金融領域提供一些理論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傳統金融 挑戰
互聯網金融是指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在金融領域中的一種金融模式,我們可以將它看成是一種在傳統金融基礎上創新的新型模式,在網絡平臺的應用下進行資金支付以及資金融通,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而站在另一個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對于傳統金融模式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因此,筆者通過以下分析來尋找兩者間的平衡,以更好地實現金融市場的安全運行。
一、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簡要概述
(一)傳統金融的概念
站在廣義角度上來分析,傳統金融主要包括貴金屬買賣、 貨幣發行保管、 貨幣兌換結算等有關金融活動,因此我們可以將傳統金融作為一種具有代表性的自己融通手段。與此同時,傳統金融中最重要的兩個概念為廢棄成本以及使用成本。若站在狹義角度上來分析,傳統金融主要是指信用貨幣的通融。因此,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間的主要差異就在于經濟實體之間的關系以及作用原理等。
(二)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互聯網金融是一種多元化的金融模式,它充分利用了互聯網工具以及互聯網的優勢。在廣義層面來說,互聯網金融主要由第三方支付、信用評價以及金融電子商務幾個部分構成,而在效益層面來說,互聯網金融是指一切借助互聯網進行資金融通的交易活動。互聯網金融包括兩個關鍵部分,分別為非金融機構以及傳統金融機構。其中,非金融機構又包括了P2P網絡貸款、第三方交易平臺等企業,傳統金融機構則主要是指以網上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金融的普及度也在逐漸提升,并刺激了金融行業市場占有率的提高,為人們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金融交易途徑。除此之外,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還可以為金融行業帶來更多的社會影響力。
二、互聯網金融模式對傳統金融模式帶來的挑戰
(一)資金供求模式
受到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影響,我國有很大一部分企業都走上了以自我需求為向導、對傳統資金供給模式改革進行探索的道路。與此同時,我國傳統金融機構中涉及的企業接待方式以及信用評價體系都在逐漸產生著變化。另外,隨著微信公眾號、微博、QQ等網絡平臺的出現,各種理財目標也更容易達成。在對這些網絡平臺的充分應用下,傳統金融中介中的束縛都被再次克服,用戶可以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利用互聯網平臺來實現輕松、便捷的理財交易。
(二)銀行制度沖擊
我國大部分銀行都是按照傳統金融制度開展日常管理及運營工作的,這一制度對于銀行所涉及的業務具有十分嚴苛的要求。而作為銀行管理者來說,他們為了能夠進一步規范交易過程中的信用評價等環節,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在資金通融業務、信用貸款業務以及金融交易業務中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制度。正是這一行為才導致了銀行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的不靈活性。隨著新時期的到來,互聯網金融模式的普及度逐漸提升,很多銀行都對自己的業務進行了一定的創新,并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拓展,無論是對于銀行自己的經濟效益還是對社會效益來說,都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支付途徑擴展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電腦支付甚至是手機支付方式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這種新型支付方式的興起,使人們的金融交易活動變得更加便捷,實現了足不出戶的輕松交易,為忙碌的現代人節省了大量時間,而這一切便利都是在互聯網技術所創造的。目前,大部分城鎮居民都可使用互聯網金融進行各種繳費業務,例如水電煤費用、電話費等。由此可見,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促進了人們交易活動的網絡化發展,不僅提高了人們的工作于學習效率,還使人們的生活成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減少。
(四)融資困難克服
對于我國大部分中小規模的企業來說,互聯網金融模式的普及為他們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通常會存在一些困難,而這一困難在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發展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使我國民間融資業務朝著專業化、規范化以及系統化的方向邁進。我們在對互聯網金融進行長期的探索與實踐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不足及缺陷,這些問題基本上都能夠通過P2P模式來進行解決,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使金融信息的獲取途徑得到了多樣化升級,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金融信息的獲得渠道,對于大部分中小規模的企業來說,只要自身資質滿足準貸要求,則可以向P2P網絡平臺提出貸款申請,并在一些正規專業的網絡平臺中公布各種可行性較強、風險較低的投資項目,使中小規模企業的融資渠道得到拓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金融領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一個具有關鍵意義的部分,直接影響著我國經濟發展的進度。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成熟,它在金融領域中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逐漸形成了一種基于互聯網的金融模式,而這一新型金融模式的出現又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并帶動了我國金融領域的發展,為金融領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有效處理他們之間的關系,使我國金融市場能夠實現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厲彥蘄,李宜昶.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的挑戰[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
[2]申世軍,朱滿洲,劉若愚. 挑戰還是機遇?——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和金融市場的影響[J].金融市場研究.2013.
[3]丁曉權,雷艷.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挑戰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4.
[4]王錦虹.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盈利影響測度研究——基于測度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