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哲福 王穎
摘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文化價值取向逐步多元化,使得人們思想文化成長環境受到各種繁雜信息的沖擊,時常游離于“現在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矛盾當中。對于中職院校來說,如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中職生德育教育當中顯得尤為重要。對此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發展,社會對于中職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已成為廣大師生的共識。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中職教育;德育教育;應對策略
1.中職德育教育的特點分析
1.1學生特立獨行,忽視德育教育培養
個性張揚,特立獨行嚴格來說通常被視為每代年輕人所具有的時代標簽。通常情況下,每代年輕人所獨有的特性一般表現在不同的方向。例如,20世紀70年代的年輕人較為現實,20世紀80年代的年輕人較為叛逆,20世紀90年代的年輕人標新立異。這種獨特個性通常代表了時代背景下整個群體所具有的思想文化、行為舉止、言談風格等,然而這種思想卻很難被普遍大眾所廣泛贊同。當前情況下,中職生普遍都熱愛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卻與傳統優秀文化背道而馳,否認了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因此學校在進行德育教育宣講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不能一味地采取集中式宣講的方式,這對提升德育教育的質量十分重要。
1.2學生思想活躍,優秀傳統文化卻嚴重匱乏
當前我國在中職教育中,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普遍較強,積極探究新事物的能力也逐步得到培養。與此同時由于缺乏升學壓力,其身心發展長期處于放松狀態,思維方式相對活躍,這樣有助于突破思維局限,積極探索新思路培養自身創新能力;同時其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一旦缺乏正確德育教育的指導,極易出現思想與能力的錯位現象,使得德育教育的質量得不到提高。
1.3學生厭學情況嚴重,對德育教育認識匱乏
當前,中職學生普遍存在學習態度差、知識儲備匱乏、自身修養不足等特點。一旦學生進入中職院校后,由于缺乏升學壓力,學習認為與學校管理普遍較為寬松,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厭學現象的發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厭學情緒感染性強,德育教育態度差;其二,厭學情緒與德育教育相互排斥,使得學生德育教育的興趣很難培養,學生普遍存在“德育無用”的認知。此外學校對于德育教育也普遍存在認識不足和不夠重視的現象。2中職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能力分析
優秀傳統文化既能夠對學校教育起到廣泛的推動作用,又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家庭教育與社會道德的培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舉止,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學生自身修養的提升奠定基礎。通過調查發現,中職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普遍存在廣泛認同的心理,愿意繼承與發揚優秀文化,同時我們還應明確中職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處于非常薄弱的地步。其一,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途徑上必須注重其時效性與行為策略,要能夠做到因材、因人施教;其二,在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態度上,必須充分重視德育教育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理念,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傳統文化進行多元化、多角度宣傳;其三,充分重視學生對傳統文化與德育教育的融合,明確教育并不是僅僅要教會學生擁有一技之長,還要使得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自身修養得到提高,積極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道德意識。這樣有益于充分展現優秀傳統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為其進一步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3.中職德育教育中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應對舉措
3.1中職德育方式多樣化,添加優秀傳統文化元素
中職德育教育普遍以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和修養為基本目的,有助于學生成為自信、自強、自尊、有文明、有修養的高素質人才。首先,合理選取中職教育中關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教材,中職生普遍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學習能力不夠強,使得他們在知識的接收能力與認知能力上普遍低于普高學生。所以在德育教育時,適當程度的添加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合理選取教材,對于中職生為人處世能力以及自身修養極為重要;其次,積極引領學生正確對待優秀傳統美德,中職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樹立積極學習的態度,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感。所以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可以適當添加優秀傳統文化,這對提升學生道德修養極為重要;其三,可以適當改善中職生文史素材當中優秀傳統文化所占比例,這樣可以有效學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能力和知識儲備。
3.2改良中職德育教育方式,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中職教育普遍遵循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然而中職德育教育卻普遍存在缺失人生目標和人生理想、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社會公德意識薄弱等現象。因此在進行中職德育教育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將優秀傳統美德融入到中學生教育守則中,明確德育教育的規章制度和相關規范;第二,高度重視傳統節日、非物質文化、傳統文藝等優秀傳統文化,將其融入到中職德育教育當中,使其與中職校園文化活動相統一,進而提升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能力和參與力度;第三,適當舉行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當前我國每年都有評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活動,對于提升人們道德修養、改善社會風氣、樹立感恩、正義、勤勞的社會理念,同樣在中職教育當中,將一些優秀的德育模范進行積極宣傳對于培養學生道德修養極為重要;第四,充分運用多媒體宣傳突進,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推廣,使其深入人心,進而影響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提升其自身修養。
4.結語
當前,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廣,人們普遍對中職生德育教育的培養越來越重視,特別是在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基點的德育教育中發展空間極大。文中通過針對中職生德育教育的特點以及優秀傳統文化認知能力進行探究,明確了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職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相關應對策略,為提升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職教育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