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正茂
摘要:學校德育工作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根據學生個性差異實施分層德育工作注重以人為本,培養良好人格品行,樹立理想信念,塑造美好心靈,使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分層德育;學生;職業教育
一、引言
德育教育是對學生思想正確引導的一種特殊的素質教育方式,也是一種復雜的思想道德教育過程,特別是德育教育體現出素質教育的人文性,都是其他教育無法達到的,所以學校德育工作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點。中職學校學生文化基礎素質比較差,紀律觀念相對薄弱,各層次的學生群體參差不齊。如何加強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塑造學生美好心靈,顯得尤為重要。我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厚德精藝,實施分層德育的教育目標,學校根據學生年齡不同,采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分層德育教育內容,取得了可喜成效。
二、開展分層德育工作的意義
與中學德育工作相比,職業教育具有兩點特殊性:①教育面對的對象特殊,教育面對的對象基本是學生,雖然職業教育也是如此,但是職業教育的學生與傳統教育中的學生還是有所區別,一方面由于受到的挫敗和否定都比其他學生要多,存在較多心理問題;另一方面普遍素質和能力都要低于一般教育體系中的學生;②教育方向的特殊,職業教育的教育方向是以專業教育為基礎。而隨著社會發展的需求,對于人才素質的要求也漸漸被提出,所以將德育工作作為發展的方向也是中職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三、以不同年級為主體,實施分層目標德育
學校德育要體現以人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職業學校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給職業學校的德育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職業學校的德育工作必須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分層德育工作就是根據學生年齡、行為習慣差異、思想認識不同,提出不同的德育工作要求,利用各種載體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四、開設心理健康課,成立心理咨詢室。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職校生的家庭背景、個人經歷不同,一部分學生的心理存有一定障礙,如不及時消除他們的心理陰影,勢必會引發一些不良的行為。為此,我校專門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設置了心理咨詢室。除了定期對全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講座以外,還開設了心理健康宣傳室和心理咨詢信箱,并在課余時間和學生面對面交談,消除學生成長中的困惑,糾正學生的不良心理,從根本上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分層目標德育的提出,在于能夠激起各層次學生提高自身思想品德素質的內在需求,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成長的快樂和收獲。我們還為每個同學制作了成長小檔案,由班主任掌握,及時和學生溝通,讓各層次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確自己的目標與努力方向。通過分層次思想品德教育也端正了我校教師的德育思想,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通過分層次思想品德教育凈化了校風,培養的學生深受社會的好評。
五、重視職業道德教育
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營造以德育人的良好氛圍,塑造學生健康向上的美好心靈。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校園育人環境,使學校成為弘揚正氣、團結友愛、生動活潑、秩序坦然的精神文明建設基地。在教學樓、實驗樓和圖書館的醒目位置懸掛中外名人的肖像、名言警句和職業知識宣傳海報。這樣通過多種宣傳和教育的結合,形成良好的校園文明氛圍,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潛移默化作用,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同時把職業道德教育和就業創業教育作為職業學校的特色教育。職業學校學生不同于一般中學生的地方在于他們的職業性,他們在校學習的過程也是為將來走上職業崗位做準備的過程,所以職業道德教育和就業創業教育對他們格外重要。
六、利用網絡為分層德育創造有效工作途徑
網絡環境下德育內容的運行載體多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出現,為拓寬了德育工作的渠道提供了更為強有力的途徑。學校德育要在可控范圍內讓互聯網豐富的資源為學校的德育內涵在思想政治課、各科課堂教學、社會實踐和團學活動等傳統德育途徑的基礎上開辟新的途徑。通過建設具有鮮明教育特色專題網站,開發德育課件、介紹優秀案例、推薦優秀的學生等途徑保證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在校園網上開設在線交流、留言板、網上咨詢答疑、在線討論等各種交互式欄目創設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交流的互動平臺。傳統的德育方法是學生接受信息的單向教育是以灌輸為主的被動教育手段過于呆板和單調。網絡環境下德育過程具有交互性和平等性,教育主客體應以對話的方式通過雙向互動交流達到教學相長共同提高。通過實踐體驗主體參與情感陶冶,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等方法提高德育效果,同時要賦予傳統德育方法新的元素。在網絡環境下既要主動灌輸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占領網絡領域的制高點又要加強實踐體驗讓學生自主選擇。既要采取疏導的辦法培養和提高學生對有害信息自覺抵制的意識和能力,又要健全制度規范和采用技術手段對網絡信息過濾,使傳統德育方法和網絡德育的新形式有融合,實施分層德育教育促使學生思想品德自由充分和諧地健康發展。
分層德育工作的開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別是對于職業教育而言,由于學生本身存在一定的心理和素質基礎較差的問題,所以開展分層德育工作一方面需要根據學生情況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然后通過潛移默化的日常教學感染和活動影響,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感悟和形成;另一方面,要加強班主任教師隊伍的建設,通過提升教師素質,從而提升分層德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