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麗娜
摘要:初中物理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承載著教授學生基礎物理知識,培養學生理性科學思維,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作用。傳統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受應試教育影響,普遍側重理論知識教學,學生被動接受物理知識,學習興趣低下,限制了物理課堂教學發展,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束縛,解放學生思想,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就課堂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發表幾點看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探究式教學
G633.7
物理課程是初中學習階段一門基礎課程,對于學生科學知識積累、科學思維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傳統物理教學模式受自身局限性影響,不在滿足與現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應在尊重學生教學主體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課堂探究式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學習思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自主性學習探究中,直觀理解、感受物理知識,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目的。
一、應用探究式教學的意義分析
初中生年齡偏小,處于成長過度時期,保留較強好奇基礎上,逐漸產生個人的見解和主張,渴望通過與他人的交流獲得他人認可。傳統初中物理教學,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師習慣使用灌輸式教學模式開展教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理解學習教學內容,相對忽略了學生主觀學習需求和見解的表達,學生整體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較低,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影響物理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初中生抽象思維發展不成熟,學習物理具有一定的難度,理論性的知識講解,不利于學生理解,多數學生強制記憶學習,“高分低能”問題嚴重,不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
探究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側重于引導學生在自主性學習探究中,直觀感受教學內容,同時總結物理規律,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使學生進行學習表達,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從而達到強化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初中物理開展探究式教學的實際措施分析
物理是一門建立在觀察和實驗基礎上的學科,多數教學知識是由實驗總結得到的,具有抽象性學習特征。因此,教師應通過情境教學、生活化教學、實踐教學等手段,為學生創建學習探究條件,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構建物理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初中生普遍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對于新鮮的事物學習,具有較高的興趣和學習動力。而大部分物理知識是由特殊到一般推理、驗證得出的,具有一定的情節性和層次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初中生認知和心理特點,通過構建教學情境的形式,營造特殊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思考,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某教師在進行《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教學前,使用兩個水杯和一段線制成了一部“土電話”,隨機選取四組學生,在教室內和教室外進行傳音游戲。在游戲中,教師對比了使用“土電話”和不使用“土電話”的對話效果,引導學生思考“聲音是靠什么傳播的?”、“以及在傳播過程中受什么影響?”、以及“如何提高聲音傳播效率?”三個問題。經過一個情景游戲后,學生的注意力被有效集中到教學內容上,此時教師提出問題,可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思考,并在課堂交流中促使學生完成學習表達。
情景教學的優勢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情景構建簡單、內容豐富。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興趣,構建教學情境;二,故事性、情節性的教學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三,教學情境可豐富學生學習感官。教師實際教學中,可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優勢,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資源,構建教學情境,以提高請教教學效果。
2.通過生活化教學,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物理具有極強的實用性,現實生活中充滿了物理知識的應用,這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具有巨大的教學應用價值。物理學習具有鮮明的抽象性特征,學生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如將物理教學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可借助學生對生活現象的認識,僵化物理學習難度,同時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親切感和自主性學習能力。
如在學習《光的反射》章節時,某教師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塊小鏡子,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隨機制定某幾名學生,在不改變自身位置的情況下,利用鏡子將陽光打到制定位置上。這種簡單的游戲學生普遍都玩過,但在學生的配合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反射特性。
3.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實踐教學是探究式教學的核心內容,物理是一門以實驗探究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學生在實踐動手操作中,可以直觀理解抽象的物理教學內容,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理解,激發學生學習思考,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傳統教學中,受多種因素影響,物理實踐教學多由教師完成,學生在一旁觀察實踐過程和結果,由于缺少親身參與經歷,學生知識積累和動手能力提升緩慢。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確保每一名同學都參與到物理實踐教學過程中,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器材、記錄數據、得出實驗結果,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以歐姆定律探究實現為例,教師在完成基礎要求教學后,應組織學生自主挑選實驗器材、完成實驗電路連接和記錄基礎,并在記錄數據基礎上,逐項計算線路電壓、電流和電阻值,對比歐姆定律公式驗證公式的正確性。教師在實踐過程中,需向學生解釋誤差對于實踐結果的影響,幫助學生規范自身實驗行為,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對于學生學習成長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積極探索探究式的物理教學模式,通過情境教學、生活化教學、實踐教學等手段,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探究,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田斌.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2(02).
[2]劉攀.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2(05).
[3]趙愛娟.淺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J].學周刊,2015(15).
[4]江文翠.如何在初中物理課堂上開展探究性教學[J].科技風,2015(22).
[5]朱兆躍.初中物理課堂探究教學的誤區淺探[J].群文天地,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