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玲
摘要: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改革要適應互聯網時代的基本要求,本文重點分析了互聯網時代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機遇與挑戰,提出可行的改進方法,以幫助高等職業院校順應互聯網時代發展的要求,提高互聯網時代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效率和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
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也面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發展過程中的挑戰,傳統英語教學受在線教育的影響。只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積極運用互聯網資源,給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添加多媒體技術等基礎設施,改進教學方法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一、互聯網時代下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現狀
1.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高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的主要對象是普通高中畢業生、職業高中畢業生、技術學校畢業生和中學生,他們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基礎不是太好,近些年高校擴招,入學門檻降低,更降低了總體英語入學水平。有些同學考試成績也好,語法,單詞,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好,但和人交流過程中就會出現吃力的現象,這就意味著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英語的語言環境,缺乏聽的本領,互聯網時代,讓這種困境得以妥善解決。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和交流,一些詞組段落和習慣用語,在聽的過程中,可以預知一些語言的后續部分,可以很快理解一串話的意義,以至于在生活中靈活運用。
2.考核方式不科學
高等職業學校英語以考試為主,把卷面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標準。職業院校的課程多樣化,考試內容缺相對單一,有些同學平時不努力,到考試時候,借鑒前幾年的考試試卷,對一些內容強化記憶,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還有一些同學,上課不好好聽課,看課外書,有些甚至裝病請假,考試時候憑借1.5度的好眼睛,環顧四周,對答案,少數服從多數,擇優選則,也可以考得比較好的分數。卷面考試難以對同學學習做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
3.教學模式無創新
高等職業院校英語老師大畢業于高校的英語專業,而非師范類院校,對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不精通。不知道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以為學生就像土豆,春天種下地里,自己會沐浴陽光雨露,到了秋天就長成很大的果實。中國有句古話,叫“生不學,師之惰”,當然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學習的浮躁心態也不是本老師一個人的錯。而對學生積極學習習慣的引導則要費教師一番心思。教師可以由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學會和學生互動,觀察學生在課堂上有無聽懂,看他們的反應,還有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針對每一位給與合適的學習方向指導。教師在講解課文時,能夠把所掌握知識點當堂消化,這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老師點滴積累。
二、改革路徑探索
1.教材建設改革
適當的教學材料是高等職業院校英語學習的物質保證。目前,高職院校本科生主要采用教育部推薦的教材,輔助材料非常完善。這些材料一致,內容有條理,可靠,文章大多來源于期刊或雜志,同一使用教科書存在問題:難以適應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難以適應學生專業的差異,教材改版動作大,改版困難。因此,高等職業院校要符合學生專業和實踐水平,選用教材考慮到實用性,專業目標,可信性和趣味性。
2.課程計劃改革
現在所有高等職業院校在新學期開始時都要制備詳細的教學計劃,表現為本學期教學進度和內容,并作為教師課堂教學標準。教學計劃可以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但其缺點是教學計劃只是對教師教學進度和內容的限制,但同時也限制了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在備課時給予教師一定的自由空間,讓他們根據課程本身和學生具體情況和教師自身情況靈活安排,每一位老師都希望在同樣的時間給學生傳授最重要的知識,讓學生有最大的收獲。
3.教學模式改革
教學模式由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決定。雖然,現在主張在英語教室里,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但老師如果想要在課堂上很好地主導,應該有一個好的教材作為支柱。但現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室完全由應試教育所控制,教師的教學,往往側重于分析詞語,強調短語,理解文字等。英語是一門強調知識和技能的語言課程。英語課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僅僅由教師解釋不能讓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全部提高,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革的整體改進是必要的。由于“改變”是勢在必行的,那么“如何改變”是問題的關鍵。英語課堂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那么最好的改革方案應該自然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行使自己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可以使用大數據如微課、英語電影等,提高學生英語溝通技能。利用大數據擴大英語教學聽說的內容,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形式,將英語國家聽說材料納入語言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興趣。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中,也可以使用互聯網來收集實際的閱讀和寫作英語教學內容,并靈活運用,提高學生對英語讀寫的掌握程度。
4.考評模式改革
由于學分制度的影響,大多數英語高等職業院校都在使用單一的期末考試來評估學生。雖然各學院和大學都評價學生的最終成績是老師的平時成績加上期末考試成績(3:7或4:6)。這種評估模式雖然考慮到考試的公平性,但是降低了平時成績的作用,難以提高平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平時成績對學生的督促作用。因此有必要提高平時成績在評估學生分數中的比例,讓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好,還有努力學習的勤奮精神,遠離浮躁,靜下心來學習。這樣,他們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就能夠承受艱苦的工作,而不是拈輕怕重,可以把工作做細做穩,有對工作高度負責的品質,和對老師,同學的很好團隊合作精神。
三、結語
互聯網時代高度整合的大數據,對高等職業學校英語帶來挑戰,也帶來機遇。面對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我們不要有畏難情緒,積極面對互聯網給英語學習帶來的影響,爭取最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搜索自己不會的單詞,為單詞正音,對單詞的釋義開闊視野。閱讀英語電影擴大英語語感的學習興趣,培養高等職業院校英語實際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