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恩志
摘 要:我國近年來強調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希望以此減輕國家在教育方面的資金投入。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必須依托信息技術促進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的發展。該文從現階段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化資源共享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高職教育 信息化 資源建設 資源共享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2(b)-0180-02
1 高職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1 基礎設施建設不達標
隨著高職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開展,近年來不少高職院校已實現校園網和校園寬帶覆蓋,網絡基本能夠使用外部信息資源,網絡結構設置相對較合理。但是,針對一些基礎設施建設來說,仍有不少高職院校的硬件設施建設,如多媒體教室建設、校園網覆蓋、系統網絡教學設施以及基礎軟件設施平臺等方面不達標。這些基礎設施建設的不達標是目前高職院校硬件設施建設中較為突出的問題,大大阻礙了教育信息資源的共享。
1.2 現有的資源水平較低
在高職教育中,教育信息資源主要包括課件、練習題、教學案例、測試以及教學工具等系統內容。但是,結合高職院?,F有資源的整體水平來看,其問題集中表現為資源水平較低。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高職院校缺乏共享型高質量的系統數字資源;第二,多數高職院校的資源庫中積累的是教材內容,其資源整體水平不高,內容單一且存在重復現象;第三,高職院校中一些優秀資源散布在各個教師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共享機制的引導與整合,使得現有的信息資源造成嚴重浪費;第四,高職院校資源庫中的內容多數為教學服務,未能很好地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第五,在資源庫的設計方面還未建立相應的反饋機制,極不利于高職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1.3 對信息化資源的利用率不高
從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來看,仍然處于教學資源與實際教學模式應用的探索階段。一些高職院校雖然初步建成了資源庫,并未將其積極運用于實際教學中,資源整體處于閑置狀態。而且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對信息資源在教學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很多時候局限于使用多媒體課件、課后拓展等一些淺層內容,造成資源利用率低,資源推廣和共享進展緩慢。
1.4 教師的信息化素養不高
高職院校的廣大教師是教學資源的建設者和使用者,他們信息化素養的高低是整個教學資源建設的決定性因素?,F階段,仍有一些高職院校的教師信息化素質亟待提高,急需在教育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加快步伐,以達到整體范圍上提高信息資源共享水平。
1.5 資源共享機制不完善
現階段,資源共建的運行模式缺少一套切實可行的統一管理制度對其加以保障,而各高職院校紛紛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開發出不同的網絡平臺,導致了兼容標準難以統籌規劃,各高職院校間也會因利益關系或目標不同難以實現資源共享。在高等職業教育信息資源建設中,期待能有一套完整的企業和內部協同建設機制出現,使高職院校信息資源在社會層面上實現真正的資源共享。
2 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化資源共享的措施
2.1 完善信息化資源共享系統
在高職教育化資源共享系統建設過程中,相關人員一定要全盤規劃,不僅做到信息化資源系統的內容功能齊全,還應力求信息化系統使用方法簡單易行,盡可能最大限度地完善完備信息化資源共享系統。在建設信息化資源系統時,還應完善資源搜索,為使用者提供普遍性與個性化結合的服務。如,系統能夠根據學習者的搜索記錄,為其推送一些適合的資源,來輔助學習者完成學習任務。此外,在信息化共享系統建設中,還應豐富信息資源的屬性,使其不僅便于使用者檢索,還能自動發現適合的網絡并進行傳播。
2.2 以學習和使用者的需求為導向
在高職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上,應以學習和使用者的需求為導向,堅持應用驅動,使信息化資源建設更具規范性。如,可成立專門的課程專家小組或由一些教學和科研人員組成專業團隊對資源進行開發和制作。還可通過第三方評價與反饋機制來對資源內容是否滿足學習和使用者的需求進行評估。評估結束后,還應成立專門的技術服務小組,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從而確保資源建設的有效開展。
信息資源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學習者所用,在進行信息化資源建設時,要使信息資源庫能夠為學習者提供可隨意組合的知識,從而形成顆粒度小、儲存量大的資源池,并對其不斷充實,從而實現資源的整合。而在信息化資源建設中,建設者還要立足于高職院校的教育特點,努力為使用者構建以崗位需求為依據的實訓資源平臺,為高職教育的實踐教學提供有力的保障,并鼓勵教師積極與信息化技術人員合作。
2.3 嚴格遵循資源生成的原則
受高職教育特殊性的影響,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會形成一些生成性的資源。如何利用這些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從而推動資源建設的良性發展,應嚴格遵循資源生成的原則。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應遵循開放性原則。高職院校要打破學校及地域間的壁壘,面向全社會,吸引更多博物館、科技館、出版社等非教育部門的加入,在豐富自己信息資源庫的同時,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第二,應遵循可持續性原則。要在提高教育信息化資源整體水平的同時,避免出現孤立的、短時性的開發項目,而應采取資源采集分布性的措施,吸引大量用戶參與到資源建設中來,并在用戶使用過程中形成資源共享。第三,應遵循合法性原則。在信息資源的共享中會出現版權及個人隱私問題,在建設過程中,應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并謹慎使用版權。對于一些優質資源,則可通過購買方式實現資源共享。
2.4 實現資源的均衡共建
在高職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中,要想實現資源的共享,還必須關注和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通過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能夠避免出現信息孤島現象,從而有效形成教育大數據。教育大數據中的具體數據是經過嚴格分析和細致整理的,能夠根據使用者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為使用者的個性化發展提供必要保障,實現資源均衡共建,并最終推動教育信息化資源共享。
2.5 構建資源共享機制
政府部門要不斷加強對信息化資源建設的重視度,加大對薄弱地區的扶持力度,縮小東西部教育信息資源的差距。此外,政府還可通過制定相關政策來發展職業教育,并為其提供公共服務,從而促進高職教育信息化資源的均衡發展。高職院校要充分發揮其教育資源優勢,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并建立自己的信息資源平臺和學習管理系統,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資金浪費,從而推進高職教育信息化資源的共享。
3 結語
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化資源的共享要以提高全民信息化意識和信息化素質為基礎,同時還應滿足人們的整體全面需求。面對現階段高職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要采取積極措施,通過完善信息化資源共享系統、以學習和使用者的需求為導向、嚴格遵循資源生成的原則、實現資源的均衡共建、構建資源共享機制等措施,來實現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化資源的共享。
參考文獻
[1] 劉軼彤,孫靜,黃孌.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化資源共建共享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3,22(5):7-9.
[2] 田娟.高等教育信息化資源共建共享研究[J].信息通信,2016(15):272-273.
[3] 蘇云珊.高等職業教育共享資源信息化發展模式分析——以龍知網為例[J].北方經貿,2016(9):146-147.
[4] 張晉.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5] 王振如.北京高等職業教育創新與發展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