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蘭
摘要:在新課標改革中,強調用新型的教學模式進行數學教學,數學作為一門重點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影響。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開展一些教學性的數學游戲,對于數學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過分析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結合實際情況,探究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數學游戲;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應用
一、數學游戲在教學中的意義
(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如今,網絡和電子設備充斥了小學生的生活,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小學生的需求。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對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因此,增加數學這一學科的趣味性顯得尤其重要。作為小學生而言,刻板的傳統教學方式并不能帶動其學習的熱情,游戲的方式卻可以很好的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避免學生對于學習產生排斥的心里,另外,通過游戲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儲備知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對于學習的認識。
(二)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在對數學游戲進行安排和策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有更多交流和溝通的機會,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使得教師能夠更多的站在孩子們的角度考慮問題,為教師以后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同時,在學生進行數學游戲的過程中,學生有了和教師合作的機會,在互動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另外,數學游戲的過程也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教師的教學思路,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
(三)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不足。因此,實施數學游戲教學符合當今時代教育發展趨勢,只有通過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才能使得學生在以后的學生中保持高度的熱情和積極性,以正確的態度投入到數學的學習當中去,從而大大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二、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轉變
小學數學可以鍛煉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縝密的思維,如果教師引導得好,對以后更高難度的數學題學生都可以游刃有余,因為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能力來分析推理題目中的條件,相反,如果教師不能在學生這個關鍵時期找到合適的教學方式,很大一部分學生可能不會再對數學感興趣,這會影響學生以后的選課和職業的選擇,所以教師的教學方式很重要,而現在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的態度是“一切錯誤都是因為學生不好好學習”,而自己的引導方式沒有一點錯,教學方式也太過傳統,都是把習題寫到黑板上,然后經過運算寫出答案,一切都按照自己的節奏,不在乎學生的情緒,對于一些反應比較慢的學生,老師也不會放慢腳步。在教育方式的不斷改變和社會各界人群的思想觀念不斷開放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必須做出改變,否則會引起學生和家長的不滿,從而被淘汰,教師可以通過以下的教學方式來指導學生。
(一)在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
在我國的春秋時期,受教育已經不再是貴族人的權利,孔子在這一階段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針對不同水平、不同情況的學生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在上課的時候根據大多數學生的情況進行教學,在課后對于少部分不能跟上進度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或者鼓勵學習進度較快的同學幫助落后的同學,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跟上教學進度。
(二)通過數學游戲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
數學是一門相對比較枯燥的學科,而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更加活潑好動,沉悶的課堂氣氛只能使得學生對于數學課堂產生抵觸的情緒,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適當的采用游戲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找到樂趣,變被動為主動,更加積極的投入到數學課堂中來。另外,教師還可以成立學習互助小組,鼓勵學生相互討論解決問題,讓學生授課或者是改變上課方式,借助工具來上課等方式來改變教學方式。
三、數學游戲和有效教學之間的內在聯系
提高教學質量而針對教師開展的研究,是在美國新教育運動以后。它起源于“有效教學”,此后開始研究視角拓展并探討除教師原因之外的其他影響教學的原因。后經研究發現,一種稱之為學生“非投入”現象在課堂上存在。學生在課堂中的非投入和表面化現象,國家和個人在教育投資上日益高漲的熱情,促使“有效數學”研究關注學生的主題作用的就是這種強烈的反差。“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是《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的,學生需要在數學游戲中動手實踐自己的想法,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探索獲得簡單的數學游戲答案,數學游戲比較復雜的,可以通過同學之間相互討論,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而完成。
四、適當的進行數學游戲
游戲和數學之間存在相互統一、相互滲透的緊密關系,游戲對數學有著深刻的影響,挖掘和發揮數學游戲的作用,合理運用集游戲和數學于一體的數學游戲,具有極大的價值。但是,數學游戲不能代替一切,對于數學教育來說也好,對整體教育來說也好,都要注意一個適度。要注重“有趣”和“實用”相結合,數學游戲教學不能只停留在游戲的表面。游戲本身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教學服務的,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旨在鼓勵和推動學生參與數學。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要用多種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數學游戲能夠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使學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志宗.淺談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現代化,2015,(06).
[2]馮宇.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06).
[3]李道博.試分析小學數學游戲性教學策略的設計與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4,(36).
[4]尤炎海.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2).
[5]沈萍.淺談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3,(04).